关键词:历史与社会;问题意识;初中生;教学情境;教学效率
前言:学术研究指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就导致学科教育的氛围比较沉闷,未能引导初中生开展主动学习和知识探索,制约学科教育的成效性。所以历史与和社会教师不仅要对初中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也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班级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最终质量,也能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更符合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一、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发现与有效探索问题
历史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因为立足问题意识的培养能指导学生们对教材内容开展深度的探究,提高知识教育的实效性。而基于初中生体现出的课程基础和认知能力,本文认为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则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发现与有效探索问题。
例如对学生们开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时,历史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相关的课程知识点,然后将这些资源展示给学生们,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科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源,让初中生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以及过程等内容进行理解,从而促使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1]。历史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们分析相关的课程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相关的课程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树立问题意识。这样能指导学生们对课程知识开展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强化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利于收获更优质的教学质量。
二、通过合作探究强化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利于强化整体的教学质量
研究指出历史教师应该对初中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他们对课程知识开展主动的探索和问题分析,强化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合作学习能更好体现出班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初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的兴趣,利于学生们在探究中养成问题意识以开展高水准的知识探究和思考[2]。所以本文认为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强化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利于强化整体的教学质量。
以“中国的抗日战争”课堂教学为例,历史教师需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重视对他们开展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学科教师应该分析班级学生们的个体特征和课程基础,合理分配小组合作的成员,指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所学的课程知识,这样可以帮助班级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其次,历史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对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条件、具体过程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强化班级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通过发现并合理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加初中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历史教师应该科学制定课堂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们树立问题意识
根据初中生呈现出的理解能力和课程基础,历史教师要想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不仅要开展以上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也应该科学制定课堂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们树立问题意识。
例如对学生们开展“新中国的诞生”教学时,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的课程基础和课堂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机制,多途径鼓励学生们树立问题意识。一方面,历史教师应该对初中生的课堂参与行为进行评价,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程知识探索中[3]。另一方面,历史教师也需要对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进行评价。围绕教材内容分析班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们在知识学习中体现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结合多种因素对班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这样能鼓励学生们树立问题意识,同时也能通过教学评价提升学科教育的最终质量。
结论:综上可知历史教师对初中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究。本文认为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则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发现与有效探索问题。同时,教师能通过合作探究强化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利于强化整体的教学质量。此外,历史教师也应该科学制定课堂评价机制,重视鼓励学生们树立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田蓉.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问”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17):96-97.
[2]谢慧青.探析在历史与社会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方法与途径[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4):18-22.
[3]张冲.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中汲取精华——以初中历史与社会《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的教学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6(3):125-126.
论文作者:毛淑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们论文; 初中生论文; 意识论文; 教师论文; 历史论文; 课程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