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课外阅读论文,习惯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叶圣陶在《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一文中说:“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实施课外阅读的需要,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促使学生养成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常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语文学习,对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也大有好处,可谓终身受益。
一、阅读习惯培养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
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都还比较弱,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强,独立倾向明显,因此很易出现“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现象,具体往往表现在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1]所以,在初中生课外阅读实践中,只有形成制度,结合外力驱动与内需驱动,提高学生意志调控能力,使学生将其最初的短时兴趣转化成长期习惯,使阅读从最初的教师要求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一种行为。
(二)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
荀子说:“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说明专心的重要性。在阅读中,注意力稳定性不强是初中生课外阅读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注意力稳定性不强除了注意对象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初中生主观原因造成的,例如对阅读缺乏兴趣,没有强烈的需求感,或者缺乏紧迫的时间意识,行为紧张不起来,对阅读漫不经心等。只有引导学生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使其学会控制专注时间的长度,这样阅读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三)培养学生品评阅读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时浮光掠影,抓不住内容要点,或片面追求新鲜刺激,过分关注故事情节,这些问题主要与学生理解阅读的自我要求有关。教师应该纠正这一类的粗读、浅读,逐步培养学生深读、品读的习惯。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所谓阅读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做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能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意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2]
二、培养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阅读习惯培养制度化
阅读而想有所成效,非“有志、有忍、有恒”不可。志在读书,则须持之以恒,应该对每天、每月、每年的阅读时间作科学而有效的规划。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规定了学生的具体阅读时间:初一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初二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初三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从新学期第一天起,学生就必须根据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制订一份学期读书时间计划表,以此来强化时间意识,加强阅读意志的培养。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21天才能养成,因此我们以三周为时间间隔,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效。
具体做法是,从七年级开始的第一天起,每生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每分钟阅读250字,每人坚持21天(三周),不得间断。这样,学生在第一期的训练中共阅读30×250×21=157500字。这样的阅读量,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分析自己的阅读行为,并在同伴反馈、教师指导下,慢慢沉积阅读品性,养成阅读志趣,提升阅读品质。
(二)阅读习惯培养模式化
班杜拉的自我调节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行调节自己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它不仅注重学习的外部指导,而且重视学习的内部指导与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反馈的结合。基于此种认识,笔者在实践中建立了两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模式。
1.直接指导模式
直接指导主要运用于阅读策略的教学中。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阅读理解监控能力为主要目标,将阅读策略和阅读理解监控活动作为直接讲解的内容,进行明确的指导。作为一种培养方法,直接指导对于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也为许多研究者关于直接指导的探讨所支持。[3]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认为此模式的实施可分三步:第一步,教师有意识地明确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内容和方法;第二步,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进行监控和调节,可直接讲解有关监控活动的知识,包括如何进行阅读习惯监控,何时何地进行监控策略,以及如何评价监控效果。还可进行示范,即教师描述自己运用策略时的思维过程,将运用监控过程中不外显的心理活动过程明确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可减少学生的模糊认识与猜测,使其准确、恰当地掌握阅读习惯监控策略。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心理示范和讲解之后,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进展给予适当形式的辅导;第三步,使学生通过运用阅读习惯监控策略进行积极调节,从而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如在“品评阅读习惯的培养”中,笔者就采用了直接指导模式。
教师借助“课外阅读成功宝典”的专题活动设计,直接指导学生养成多向度积累和提炼的课外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每日积累“三个一”:一个词语,要求注明词语的含义,并用它写一个不少于20字的句子;一个精彩语段,要求摘录并背诵课外阅读中最感兴趣的一个语段;一条自我感受,记录自己的阅读现象并展开评价。每月提炼“三个一”:分析上月阅读情况,制订本月个人阅读计划一份;整理本月得到的一条最好的阅读建议;修改并誊写本月最满意的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整理“三个一”:整理自己的“读书成长档案袋”一个;开列本学期看过的课外书清单一份,并为每本书撰写不少于100字的推荐语;参加一次班级读书沙龙活动,总结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定期的积累、反思和沉淀是“课外阅读成功宝典”编写活动的实质,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是培养学生阅读素质的有效手段。
2.合作互动模式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中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另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分别由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个体轮换扮演。研究表明,阅读活动中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和长久地促进理解和记忆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3]
实施合作互动模式的一般过程如下:第一,学习者相互配对,确定课外阅读任务,建立合作阅读情境,激发积极的状态。第二,每对合作者选择课外阅读具体内容,进行角色分工。第三,操作者进行口头报告,口头报告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具体的习惯培养任务而定。第四,检查者进行检查评价,检查操作者报告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并对口头报告作出评价和建议,以促进操作者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五,交换角色,继续活动,重复二至四步。
如在“专注阅读习惯的培养”中,笔者采用了合作互动模式。
第一步,自我评价。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自我评价和监控的表格,请学生进行阅读记事,记录阅读时间的起讫点、阅读成绩、阅读问题,以此监控自己的阅读专注度。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学生会渐渐发现自己在时间利用方面的问题,这对那些低效利用时间的学生特别有意义。
第二步,小组反馈。当对自己利用时间的习惯有所了解后,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观看他人的时间记录表,从而了解别人是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并完成阅读任务的。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学生们了解他人的可取之处,以便对自己的阅读成绩进行反思。
第三步,教师、家长指导。教师每周观察学生的评价表,以掌握各个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表现。以三周为限,对学生的表现做综合性点评,或鼓励,或建议,使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可取之处,并对问题比较多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师生沟通或家校联系,以便问题的监控和解决。比如,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方式,督促摒弃阅读坏习惯,给出更明确的指令,创设更完善的阅读环境等。我们发现,那些原本阅读速度比较慢、容易分心的同学,通过自我监控以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速度后,他们的阅读专注程度在不断提升。
以这三个步骤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要接受来自自我、小组、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的监控和指导。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去观察和客观地评价其他同学的课外阅读,同时改善自我评价的技能,培养阅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小组反馈得分一直比较低的学生,教师、家长可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修正它们。
三、实践策略运用的效果分析
明确的指导、有效的评价、生动的形式训练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发现,被试班级中不良阅读倾向受到遏制。一方面,一些追看言情、武侠、灵怪类小说的学生,没有成为班级阅读的中心人物,阅读“通俗风”因而也不能“暗流纵横”;另一方面,优秀作品被越来越多地提及、阅读、品评,直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的书籍选择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据统计,被试班级中选择名家名作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在一年内增加了27%。
另外,由于同伴之间的多维深层交流活动的频频开展,一些原本因阅读能力差而导致阅读兴趣低下、阅读面狭窄、阅读认知薄弱的学生,在“间接阅读”中既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享受到同伴交流的心理愉悦,从而提高了自主阅读兴趣。被试班中表示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在一年里增加了11.3%,而表示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则从4.2%减为0。
同时,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得到充分培养。由于从每天到每学期,都有内容充实、反馈及时的小组阅读活动展开,学生养成了坚持阅读和撰写阅读笔记的习惯。一年中,完成或超过规定课外阅读量的同学占被试班级人数85%以上;在课外阅读中经常做读书笔记的学生从16%增加到84%,一年内增加了68%。
总之,在课外阅读实践策略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应及时地得到评价反馈。这种评价不仅针对课外阅读的量,也针对课外阅读的质;不仅体现在对学生集体的课外阅读评价上,也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课外阅读评价上;不仅体现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课外阅读的结果里。对教师来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结果,鼓励学生为改善阅读习惯而付出的努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