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优化方法的基础研究论文_王喜平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优化方法的基础研究论文_王喜平

行政审批服务局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274600

摘要: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工作而言,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确保建筑结构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才可以使工程设计得以正常进行,进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样才可以将地震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小化,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受到威胁。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引起设计师的重点关注。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优化方法

引言

地震会给建筑工程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抗震结构设计理念随着地震的多发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和抗震功能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依据。只有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完善现有设计中的不足,健全抗震设计体系,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本文分析了抗震理念的基本原则以及抗震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1抗震结构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抗震结构设计中构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延性有更严格的要求。针对结构构件的薄弱环节,应采用较高的抗震性能。应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使用垂直承重构件。此外,地震结构体系需要在框架-筒结构抗震设计中,应连接延性良好的结构构件。以整合框架和剪力墙。多通道防御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避免建筑物在第一次破坏后的余震破坏,可以采用不同的防御线。实现延性和刚度的有机统一,消除地震产生的能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结构的地震效应。由于地震结构中构件的强度不同,有必要对其进行抗震处理。主要耗能防线破坏后,测力结构可灵活调整,防止结构损坏。倒塌并进一步损坏。具体来说,抗震结构设计原则如下:1)整体设计原则。抗震结构设计需要保证从建筑的整体进行考虑,例如,在高层建筑结构要保证地板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结构可以收集和传递惯性,相当于在水平上进行分区,实现垂直倒立结构具有的功能。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要保证各个子结构的抗震性能,才能使整体抗震性能得以实现。2)结构清晰原则。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涉及到地震力的传递路径,只有在设计的时候遵循结构清晰原则,才能对结构模型的位移情况、内力和薄弱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清楚的计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了建筑结构设计效率。3)使刚度与抗震能力相适应。建筑物遇到地震时对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具有双重考验。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结构的刚度可以抵御来自所有方向的震动,控制结构的变形和平衡度,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充足的刚度和完好的抗震能力是一般建筑物的结构需要必备的基本功能,尤其是高层建筑。4)结构的规则性与均匀性。建筑的布局分为垂直和纵向,在结构设计重要保证与抗侧移刚度一致,使轴承在抗侧移的过程中刚度不会突然发生改变,尤其是在设计垂直结构的建筑布局时,由于建筑基础较为薄弱,要保证建筑的结构设计符合抗侧移刚度的要求。

2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优化方法

2.1建筑结构的具体选型

一般来说,选择建筑工程结构类型关乎到抗震设计,在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在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结构类型的正确选择。结合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仔细分析,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立面结构以及平面结构,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较多的,必须要紧紧围绕结构的可靠性落实到位。例如:选择结构类型时,既要简洁安全,防止繁琐复杂影响抗震效果,又要重视整体的和谐型,只有确保自身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才可以使抗震效果得到大大的提升。此外,在选择建筑结构类型时,还需要多角度分析构件的强度,保证整体结构可靠,提升抗震能力。

2.2地基部分的抗震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开展,技术要求很高,在推动建筑行业整体持续化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完善的地基设计,能够起到增强建筑结构抗震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阶段,不同地基上不可以同时建设相关单元的建筑物,同时不可以使用处理地基以及整合地基,尽量采用天然地基。进行建筑基础埋设时,要合理增加埋设的深度,避免弱化建筑物的嵌固作用。除此之外,若地基埋设深度不够,当出现地震情况时,受到大振幅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坍塌危险。因此,开展建筑设计时,要将位移作为抗震设计基点,做好结构定量分析,避免地震发生时地表能量散发,同时避免引发共振问题。

2.3建筑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均衡性。当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所受到的力不仅仅来自于地面,而且还有来自空气冲击的相关作用力,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单一的考虑建筑的受力,需要结合各方面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从平面主轴为出发点,保证其稳定性和刚度符合要求,并且刚度就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也就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2)空间结构简单性。结构越复杂,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也就越多,在这过程中需要计算各种各样的繁琐参数。因此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做到简化设计,这样就能减少可能影响到抗震性的因素,除此之外,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和分析,对其进行全面的抗震处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空间结构整体性。抗震设计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并不是独立的对建筑中哪些部分进行单独的抗震处理,因此设计人员要充分的结合楼盖、建筑内部以及底层结构,当地震来临时,使其能够以整体的方式来抵抗地震作用力,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部分结构抗震性不合理而造成整个建筑坍塌,在提高抗震性的基础上保障整个建筑的安全可靠。

2.4选择适宜的场地

选择合适的场地是设计人员进行抗震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良好的场地便于抵抗地震力,相对平坦开阔的空间能够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均匀的土质能够传递相同波速的地震波,防止在同样的部位产生不同的力,密度和承载能力较好的土质能够很好地分担建筑结构传递下来的重力荷载,还能提高建筑物与地基的整体性。在选择建筑场地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开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采空区以及河岸边缘等地段,避免土体中密度不平均、硬度和凝结度不同对建筑结构设计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例如滑坡、泥石流等地段也应当合理规避,还要避开地震断裂带,以免降低建筑结构对于地震的抵抗性。

2.5做好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要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尤其是抗震设计工作,需要对建筑结构的参数进行选择,如果参数的选择错误,会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就应当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科学选择,不能够确定的参数通过实验进行确定。在模拟地震灾害所建立的模型当中进行计算与分析,甚至可以按照比例建造建筑物的模型,并在振动台上模拟地震作用进行试验,找到建筑结构抗震的薄弱点,进行计算与加强,从而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合理与科学性。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建筑基本结构的处理,保证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从而也就能保证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抗震性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有效的抗震性能在地震来临时最大限度保护建筑不受损坏,保护人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实际设计时,对于结构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严格的控制建筑抗震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魏芬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理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8):114-115.

[2]吴智成.地震与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研究[J].低碳世界,2017(33):257-258.

[3]杨德银.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内涵与应用[J].低碳世界,2017(33):245-246.

[4]王洋.建筑设计在建筑物抗震中的作用[J].广东蚕业,2017,51(11):21.

论文作者:王喜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优化方法的基础研究论文_王喜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