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既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业务拓展平台,从而优化了企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也保障了企业职能多元化发展;同时凭借维护流程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也为后续自动化和智能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操控基础,确保了整体企业经济环境能够被有效转型。本文基于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流程化综合管理平台设计展开分析,在明确相关技术和网络构建措施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企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
关键词:信息系统;维护流程;管理平台;设计研究
一、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概述
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工作是基于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稳定性需求提供的概念。在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既能够凭借信息系统建设的先进理念,有效转变传统企业经济发展模式,为后续经济平台的构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商品销售环境,同时根据维护流程管理工作,巩固了企业经济体系,为后续平台运维工作的落实提供严谨参照,也完善了企业网络环境,为多功能经济交流平台的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流程化综合管理工作的落实,是确保企业网络信息化转型有效的基础,并且也是经济网络信息环境必须深入钻研的问题。故而,综合管理平台设计工作必须确切落实,并针对内部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确保整体信息化环境构建完善,并具备可持续性的优势。
基于以上论述,可知当前大部分企业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与维护保障方面仍旧存在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项目工程建设所设计的专业范畴较广泛,且工程流程复杂,工期要求紧凑,在此基础上从信息系统建设需求来看,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为了实现更好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必须针对系统框架与管理流程进行细致划分,才能避免操作系统实用性降低,影响原有企业经济管理的状况出现。以下是根据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初步方案特点拟定的设计思路。
二、系统平台网络拓扑分析
信息系统平台采用B/S架构体系方案进行设计,以内网设备体系为主要数据控制核心,通过服务器安装部署,并具备网络数据传导的条件,便能够使客户端用户能够跨区域访问,促使信息服务工作落实有效,同时也为远程操控系统的落实提供了帮助。期间,应用服务与数据库服务通常部署于互联网、政务内网与外网机房中,在功能利用过程中,单位设备能够直接通过网络访问的形式对数据服务器进行操作,以便企业数据运转环境稳定的同时,能够将网络拓扑的优势贯彻,增强企业内部职能交流网络使用水平。
三、系统整体框架设计分析
1. 功能模块化分析
(1)工程信息分析
其中记载了工程信息编号、权责部门、工程名称、项目负责、启动时间、完成日期、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审核意见、评审条件等多方面的信息。期间,必须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针对性提供稳定的存储环境,以避免意外造成工程信息的损失。
(2)职能人员分析
在职能人员体系构建中,需要凭借系统框架对人员的权责、技术水准、职责分工、角色信息进行全面统筹,以便整体工程相关人员框架完善,促使系统基础职能运转完善。另外,还应当拟建完善的权限系统,以确保工程人员资料私密性满足要求,避免对后续工程的开展带来影响,同时保障了人员档案的基本权益。
(3)计划管理分析
信息工程构建应当拟定设计方向和信息特点提供给设计单位。期间,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期间,相关工程人员应当配合维护人员进行分析,确定初步的系统编制报告,再由具备专业性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查看,以此逐步完善设计方案与步骤。
(4)设计管理分析
设计管理工作应当确保设计方案在开展过程中,具备工程环境数据和勘察参照图纸,以便有效识别地方参数,并结合完善的工程规范与标准进行深入分析,才能避免工程体系建设出现偏离需求的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评审管理分析
评审工作是凭借具备专业性学者对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管理、耗材等工作的审查,确定内部存在隐患与风险因素,以此提供评审意见让设计单位逐步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评审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若设计方案得到认可,在应当在短时间内提供最终设计方案以及地区勘察报告,以便评审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完善。
(6)施工管理分析
施工管理工作应当明确材料和设计图纸内容,在清晰设计人的设计意图之后,以图纸信息为核心采购设备及材料。期间信息系统的构建,应当针对设备信息和材料数据进行有效获取,并针对当前市场造价有所表述,以确保设备接收后满足工程施工稳定要求,并能够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水平。另外,在施工技术选择方面,应当积极结合信息工程平台进行分析,确保技术具备先进性,且满足工程体系构建的需要,才能保证项目建设流程稳定且严谨。
(7)验收管理分析
验收管理工作的落实是确保建设单位经济成本具备实际效益的保障审核措施。在落实期间,需在系统中接收验收申请,而后再凭借施工图纸在现场逐步细查,采取有效的方式测定工程质量。若质量未通过需要施工方进行整改,待整改落实后再次申请验收工作人员检验。
(8)维护管理分析
维护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建成之后,由建设单位人员接收展开的工作体系,通过信息工程环境能够明确工程状况,同时以工程内容型拟定日常维护制度,以确保整体工程具备可持续运转的前提。
(9)档案管理分析
在工程项目建成后,应当将工程档案进行单独存放,并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保管。
2. 运维框架化分析
用户管理:通过系统用户管理界面,管理员可以创建多个用户,并给他们指派合适的角色,这样创建的用户即可执行相关功能操作。
角色管理:系统管理体系采用了多用户多角色设计模式,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将页面操作功能分配到不同的用户角色中,通过将操作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内,管理员就可以方便的实现对不同用户进行操作权限的管理工作,既满足了多用户操作的需求,又可以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日志管理: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记录了所有的操作日志,为后期查询提供定位。提供搜索和导出功能,搜索功能可针对各查询条件进行单个或组合条件查询,导出功能支持日志导出,导出为EXCEL格式。
数据备份: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系统的性能,综合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备份功能。数据备份为自动进行,且所备份的数据能备份到指定的FTP服务器上。
四、总结与展望
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流程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有效构建,不但能够解决传统工程环境中数据不共享、不及时、不明确的运转状况,有效利用电子化流程管理模式强化工程建设的严谨性,同时根据传统工程中维护困难的问题,利用系统平台为工作开展提供信息参照,以此完善维护管理系统的构建。故而,在论述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流程化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必须针对系统构建技术与流程严谨性深入分析,明确工作之间的衔接状况,才能为后续企业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乐成, 夏智伟. 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流程化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研究[J]. 信息通信, 2017(5):126-127.
[2]张福铮. 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及科研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 企业管理, 2016(S2):522-523.
[3]孙肖芬, 何伟, 王成程,等. 基于流程化设计的大科学工程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系统浅析[J]. 项目管理技术, 2018(3).
[4]何盛国. 基于网格化的乡镇社会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西南交通大学, 2017.
论文作者:魏立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信息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流程论文; 系统论文; 管理平台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