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de统计核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de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从1991年3月以低通胀、低失业并携2.5%的增长速度实现连续适度的经济增长。1996年12月美国《商业周刊》撰文称美国已出现“新经济”。1997年2 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公开演讲中指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美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率先跨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权威定义是1996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组织)在其《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提出的:“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知识经济”进行多角度的阐述。例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为支柱的经济。”(注:天舒,《资本的革命》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年8月); “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注: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月)知识经济改变着人们的市场观念与价值取向, 也必然会影响到反映市场运行的统计体系,我们不仅要从质的方面来认识知识经济,还要尽可能地对知识经济进行量的描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定量刻划,观察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同时通过对我国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研究,反映我国的现实状况,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数量依据。
一、“知识”性质与统计核算思维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教育,知识的应用则创造出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时代,投入要素——劳动力与劳动对象中知识的含量越来越多,知识成为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并行的“知识资本”。
“资本”具有二层含义,一是存量的概念,即财富,它既是生产的成果,又是下一个生产循环的条件;二是流量的概念,是财富的形成,是一定时期的财富增量。作为资本的知识应该同样具有存量与流量双重含义,只是其独特之处在于无形性与依附性。表一反映了各种资本的存量与流量状况。
表一 各种资本的存量、流量状况
资本种类期初存量
流量变化
来源使用
人力资本 期初时点上
劳动力构成 各类消费 劳动报酬
物质资本 期初时点上储 蓄 原材料消耗
各种物质构成资本转移 固定资产折旧
知识资本 期初时点上
劳动力和各种知识投入知识产出
物质构成
资本种类 期末存量
人力资本 期末时点上
劳动力构成
物质资本 期末时点上
各种物质构成
知识资本 期初时点上
劳动力和各
种物质结构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对物质资本的核算较为全面,存量反映在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流量反映在资本帐户中;而对人力资本的核算,纳入核算体系的只有流量部分,其存量由于难以用价值量计量,因而是放在体系之外进行单独核算的。知识资本的存量完全依附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可能有独立的形式,期初到期末劳动力和各种物质构成的差别,是流量变化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可以对流量进行分解,核算出影响知识资本存量变化的投入与产出流量。
二、知识的投入与产出核算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知,知识的投入与产出都是流量的概念,并被包容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流量之中,这里我们探讨对流量指标分离的可能性。
1、知识投入核算
OECD组织提出的知识投入指标是:①研究与发展经费;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就业;③专利;④用于技术方面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注:刘大椿等,《知识经济中国必须回应》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11月)。这样的考察方式从知识应用角度偏重于技术方面,而忽视了知识的传播费用,即教育投入;另外有的指标,如“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的就业”难以用价值量来描述。
我认为知识投入指标可从两个方面来设置,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各种消费”流量中分离出“教育费用支出”,它是指国家、家庭和个人用于教育过程的一切费用支出。“教育支出”项目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消费支出,核算在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中,而现在我们则把“教育费用支出”作为智力投资,它是知识存量形成的源泉,是生产性支出,应该在资本帐户中核算。二是从物质资本的“储蓄”流量中分离出“研究与发展(R&D)经费”,它是指投入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科技活动的经费。在向知识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教育费用支出与R&D 经费会越来越多,占整个资本形成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大。
教育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对教育投入规模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统计年鉴》中列示了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都在5%以上,最高的是加拿大,达到7%;而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较低,在2—3%,我国近年来平均在2.5%左右, 并呈下降趋势(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计算,教育经费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R&D 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投入规模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表二是我国近年来的情况。
表二 我国1988—1994年我国R&D经费状况
年份 1988 1989199019911992
1993
R&D经费
(亿元)
89.5112.3125.4
142.3
169.0
196.0
长(%) - 12.5511.56
13.48
18.76
15.98
R&D经费
占GDP(%) 0.64 0.70 0.710.700.700.62
年份 1994
R&D经费
(亿元)
222.2
长(%)13.37
R&D经费占
GDP(%)
0.50
2、知识产出核算
相对于知识投入,知识产出是指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可归功于教育投资和科技投资的部分,也就是说知识产出应该从产出指标中分解出来。但是由于知识在生产过程中是依附于人力和物质资本的,它的转移是无形的,因此对产出的分离比较困难。
六十年代,在完全市场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技术中性”构建的CD生产函数:Q=A·K[α]·L[β]计算出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知识经济时代,从知识投入传递过来的技术进步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索洛用“剩余法”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估算;丹尼森运用全要素的概念,对投入增加及生产率提高对人均国民收入的贡献进行了估算,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进一步划分为知识进步、科研成果运用的加速、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效益等等;乔根森证明技术进步应作为改善资本的投资过程来分析,对资本、劳动投入的量和质分别核算以反映知识对产出所起的作用。前人的努力未能将知识产出从总产出指标分离出来,但用模型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也许是我们进一步奋斗的方向。
三、知识经济对产业分类的影响
产业指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它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结构,而经济结构又反映了一国的经济水平,并受到技术结构的制约。目前,传统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整个产品价值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步降低,而创新的构想成为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例如,家电产品,难的不是制造工艺本身,而是新颖的设计和开发。
在论及知识经济时,出现了许多有关产业的提法,如“知识产业”、“头脑产业”、“教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第四产业”等等。仔细分析它们的内含,这些“产业”的关系如图一。
图一:各种“产业”名称的关系
这些“产业”从统计的角度看,它们都不是产业。统计产业分类的最高层次是三次产业,前面提到的各种“产业”实际上都是包容在三次产业中的某个行业中。
“教育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行业,同时它又是知识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产业”。当今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劳动力的结构正在发展着变化,脑力劳动的成份日趋增加,而体力劳动的成份相对减少,知识和技能成为人们就业竞争的焦点。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产业的教育,它不仅包括日常的正规教育,更重要的是发展成一种终生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应该得到全面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是以高科技为主要资源依托的“产业”,它涉及第一、二、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联合国对“高技术(High technology)”的分类是:信息科学技术、 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高新技术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传统农业需要高新技术谋求再发展,传统工业需要高新技术更新改造,医药、金融等服务业也离不开高新技术。通过高新技术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渗透,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高新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不断产生的高新技术会使一些行业衰落、另一些行业崛起。
从产业结构看,原有的三次产业分类已经难以界定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技术产业属于原第一产业的范畴,又和传统农业有本质的不同;许多信息科学技术运用于第二、三产业中的某些行业,使这些行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实际上近年来某些行业的突出发展形成了显著的群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而且以极强的渗透性影响着所有行业的发展。
显然,构建一个反映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的核算框架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统计核算又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因素知识有着无形性与依附性,在许多场合下难以与依附指标分离核算,因此重新设计一个全新的体系不仅核算成本太高,而且也不可行。我认为可以构建一个核算子体系,在不破坏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延续性的基础上,重组“产业”统计资料,使子体系中的“产业”是知识经济所界定的支柱产业,同时这个子体系具有灵活地增减机制,以适应“产业”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