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改气”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论文_齐金强,朱健华

浅谈“煤改气”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论文_齐金强,朱健华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阜新 123000

一、调研的目的

1、落实习总讲话,实现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模式。

在2016年12月21日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今年两会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总理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

目前,国内“煤改气”已经相对成熟的北京、甘肃、陕西等地区,大多采用的是依靠当地较低的天然气价格,加上政府补贴的方法,强力推动。特别是河北、山东近期分别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清洁取暖的支持性政策,主要方法是: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用财政资金对用电、用气的取暖设备购置给与一次性补贴,并对于过渡期内的用电、用气给与一定量的专门补贴。

2、为大唐阜气项目开发增量市场,促进项目全面投产达效。

大唐阜气项目一期设计生产能力为13.3亿标方/年(折合常温状态下约为15亿标方/年),计划于2018年6月正式投产。大唐阜气项目已经按年产40亿标方的生产能力基本完成了电厂、空分等配套装置的建设,公用工程分摊成本较高,同时目前正在整合煤源、铁路等相关资源,预计可在2020年形成80亿方的年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项目二、三期建设,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40亿方/年的示范任务,发挥规模效益,摊薄前期投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势在必行。目前,虽然国家启动了旨在加快天然气市场化利用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但天然气的销售仍是制约煤制天然气行业的瓶颈问题。因此,在存量市场扩容预期有限的情况下,实施以“气化辽宁,阜新先行”的“煤改气”试点工作,在供暖行业加快实施“煤改气”工程,培育新的增量市场成为了加快煤制气行业发展的突破口。同时,作为辽宁本土企业,大唐阜气公司将以质优、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为阜新、为辽宁的“煤改气”工作提供充足、价稳的燃料保障。

二、调研结果。

1、供热行业发展趋势。

北京作为我国冬季取暖“煤改气”执行最为彻底的地区,已经在五环内实现了除大型热电联产供热企业外的煤炭全面禁燃。北京市多年来在煤改气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北京市主城区的取暖方式基本代表了国内的发展方向,即:以实现超低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的热电联产供热企业为主,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智能化分布式集中供暖为辅。

2、燃气用量分析。

测算情况:根据阜新地区节能居住建筑耗热量指标测算,单位面积供暖需耗用天然气约10立方米/平方米。

沈阳地区实际用气量。

沈阳地区供暖时间与我市相同,气温也与我市接近,因此沈阳的数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沈阳盛泰供热和祥和供暖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整个供暖期新小区用气量为10立方米/平方米,老旧小区为12立方米/平方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步了解,沈阳市供应的燃气约7000-7200大卡,按大唐阜气等供气企业提供的国家一类天然气8400大卡/立方米折算,用气量约合8.6-10.3立方米/平方米,按新旧小区各50%计算,平均用气量9.5方/平米,与理论预测值相当。

3、成本分析

燃料成本对比:

天然气供暖:按照每个取暖季10立方米/平方米的用气量计算,若燃气成本(政府补贴部分)控制在2元/立方米,燃气成本约为20元/平方米;

燃煤供暖:根据市发改委相关部门调研燃煤锅炉数据:阜新市燃煤供暖锅炉使用的煤炭平均热值为4500大卡,采暖期每平方米达到供暖规定温度需要煤炭35千克,按照今年煤炭每吨含税价格530元计算,采暖期每平方米燃煤费用为18.55元,脱硫脱硝等其它费用每平方米2元。燃煤锅炉采暖期每平方米所需燃煤费用为20.55元。

用水成本对比:天然气供暖与传统供热企业基本一致;

用电成本对比:供暖行业用电主要集中在水循环过程中,因天然气供暖采取的是分布式集中供热,供热管网较短,循环半径较小,所需动力成本较传统供热企业略有降低。

人工成本对比。天然气供热企业因采用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单个锅炉所需操作人员大幅度减少(一般仅为每班一个);同时,由于减少了燃煤运输、上料、清运灰渣等环节,人工投入大幅度减少。

三、调研结论

1、热损失小。

据省城乡规划院的暖通行业专家介绍,供热管网传输过程中的热损失可达20%,天然气供热采用的是分布式的集中供热,供热面积集中,热水输送距离短,较少的热损失为燃气供暖低成本运行,提供了条件。初步估算,热损失方面,天然气取暖效率约为燃煤取暖的1.05-1.1倍

2、热效率高。

在燃料热值相同的情况下,热效率直接决定了燃料的使用成本。传统燃煤锅炉的热效率低,一般仅在75—80%之间;而我国燃气供热锅炉技术成熟稳定,一般采用国外进口的燃烧机,故障率低,热效率可以达92%以上,同时通过加上烟气回收技术,热效率甚至可达到102%以上;初步估算,天然气供暖的热效率约为燃煤取暖的1.2倍;

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在调研中我们获悉,目前的供暖行业已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烟尘滚滚的靠烧锅炉的老师傅凭经验“看天烧火”粗放式经营的行业了,互联网技术为燃气供暖行业不仅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更实现了供暖的精准化。第一代燃气锅炉采取的是根据设定的回水温度,燃气锅炉自行调整工作状态,而目前较为先进的是在供暖用户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户型的用户,在其家中安装传感器,将室内温度数据实时传送回总控制中心,结合室外温度进行综合分析,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数学模型,由总控制中心向各燃气锅炉发出指令,调整燃烧状态和参数。最终实现精准供暖。

四、调研建议。

1、形成价格机制。

天然气的终端价格是决定“煤改气”能否实施的前提和关键,而在燃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决定终端价格完全取决于燃气公司对于利润的预期。因此,建议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和在天然气市场的价格主导作用,按照国家“煤改气”工作,“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改革原则,整合大唐公司、燃气企业、供热企业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2、鼓励新建小区采用燃气方式取暖。

我市目前的新建小区多位于城市边缘,热电联产的两个供热企业管网很难高效覆盖到位。因此,建议对于新建的小区结合其周边已建成且处于供热末梢的小区一并直接按燃气取暖设计,新建小区缴纳给供热公司的入网费便可完全覆盖燃气锅炉的初始建设资金。

3、加快对非热电联产供热用户的改造,逐步替代产能落后的小型热电联产项目。

加大“煤改气”改革力度,对标先进水平,聘请高标准的团队对我市现有供热体系进行重新评估,科学规划,利用现有供热管网进行分割改造,按照居民用户与公共建筑合理搭配的方式进行组合,按20—50万平方米的规模,规划燃气供暖锅炉布局,确保供热规模适中,改革进程稳步推进。

4、政府给与适当补贴。

一是对于硬件投入的补贴。主要包括燃煤锅炉向燃气锅炉改造的费用,以及燃气锅炉附属设施的费用;二是对于燃气的补贴。一方面降低管输费对供热企业的影响,确保供暖企业得到相对低价的燃气供应,一方面用于对供热企业采用燃气锅炉前期投入的补贴;三是若政府在前期锅炉建设过程中投入困难,可按相关规定与域外投资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供热企业采取PPP的形式开展合作;四是由于燃气锅炉相对占用空间较小,因此可将部分节约下来的土地调整规划,作为存量建设用地出让,收回资金用于供暖设施建设。

5、其它说明。

上述调研的出发点和所提建议的前提都是在不增加居民支出的情况下,即供暖费维持在26元/平方米,以及尽可能的少增加政府投入的情况下提出的,以打造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双重收益的可持续的“煤改气”方式。

论文作者:齐金强,朱健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  ;  ;  ;  ;  ;  ;  ;  

浅谈“煤改气”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论文_齐金强,朱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