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第三中学 南部 637300)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请同行斧正。
一、转变教师观念,确立正确的化学教学观
我们初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化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化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课前要求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前,要指导学生预习课堂学习的内容,养成先预习,后参加课堂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的学习,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创造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1、教师要联系生活现象,利用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在指导自学《燃烧》这一节时,教师可事先提出以下问题:①燃烧应具备那些条件?②燃烧过程中能产生哪些现象?③燃烧与灭火有什么联系?谁能用燃烧条件说明在住房内发生火灾时,怎样采取自救措施。学生为了急于弄清与“燃烧有关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起自学的兴趣。
2、 组织开展化学游戏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化学游戏晚会,如“水中取火”等表演、“化学寓言”讲演等,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确实感到有情有境,情境交融。这种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操作技能。
四、 创设自学氛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好化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还要对化学有一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并把它和实践相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满堂灌”,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被迫地学,很大程度束缚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化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化学的真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互动式教法是我在教学中尝试的一种非传统教法,这种教法强调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解放了学生,给学生自学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积极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让化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气氛,使化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2、在实验中启迪创造性思维。
实验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在教师演示之后能掌握些什么,重要的是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但应该善于应用演示实验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不倦探索的学习动机,激发稳固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克服以往经验的障碍,摆脱思维的习惯过程,力争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试验,在含酚酞的水中加入过氧化钠直到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且有气泡产生。设问是生成的氧气、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褪色还是其它原因?让学生自学课本、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寻找原因,然后分组进行试验探究:第一组,在含酚酞的水中通入氧气;第二组,在含酚酞的水中分别加入浓、稀的氢氧化钠溶液;第三组,向已褪色的溶液中加水稀释;第四组,在含酚酞的水中加入双氧水,比较各组的差异实验现象的不同,讨论得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双氧水使酚酞褪色。通过四组实验探索,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以上,是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点滴总结。在今后初中化学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论文作者:任晨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自学能力论文; 酚酞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8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