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的人生智慧论文_汤锦蕾

汤和的人生智慧论文_汤锦蕾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滁州 233100

摘 要:汤和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在朱元璋决心要杀尽功臣的洪武一朝能够善终的奇迹当归功于他的人生智慧。本文结合汤和的人生经历从刚柔相济、方圆相间、进退有度探究了汤和的人生智慧。

关键词:汤和 人生智慧 刚柔相济 方圆相间 进退有度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后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镇守常州击败张士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国公。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汤和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之一。朱元璋为了永久延续他的大明王朝,对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功臣大开杀戒,如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镰、傅友德……起初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被他斩尽杀绝,或许可以说是历史上残杀功臣最多的帝王。但汤和却能够幸免于难,一直太平无事。汤和论功劳不如韩国公李善长,论亲近不如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皇帝对他恩宠有加,其中奥妙应该在于信国公汤和的人生智慧。

汤和的人生智慧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刚柔相济,以柔克刚;方圆相间,以圆隐方;进退有度,激流勇退。

一、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汤和深知此理。《周易·象上》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铸就了中华民族刚柔相济的民族性格。先哲认为生之道表现为天道就是“天行健”,即刚健勇猛,要有积极的进取精神;生之道表现为地道,就是“地势坤”,即柔顺厚道,要有宽厚的包容精神。

刚柔相济让汤和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汤和有着积极的进取之心,他26岁参加农民起义军,63岁平倭返乡,一生征战37年,既有雄才又有谋略,在一系列的战役中屡建奇功,功勋卓著,同时又能够保持恭谨的态度,深受朱元璋赏识。

汤和“幼有奇志……倜傥多计略”,有大志有抱负,有智有谋,他还是朱元璋走向起义道路的引路人。在郭子兴起事之时,汤和已“帅壮士十余人归之”,并“以功授千户”。而此时的朱元璋还是皇觉寺小和尚,汤和写信邀请他共谋义举、同享富贵。按讲汤和可以领导朱元璋,但他甘居其下。《明史·汤和传》载:“(汤和)从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军总管。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约束甚谨”是甘居其下,展现的是自己的一片忠心。

汤和生性好酒,再加上性情中耿直的一面,也让他多次因酒醉犯错。《明史·汤和传》曾记有一事:“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可以说汤和是借着酒兴表现自己“刚”的一面。之后,在平定中原后论功行赏时,朱元璋借以其他理由不封汤和公爵。封他为信国公时,朱元璋仍列举他在常州时的过失,并命人刻在世袭凭证之上。汤和从此事中察知朱元璋的秉性,便展现“柔”的身段,不封公爵他没有表现内心的不满,面对朱元璋的指责,他唯唯诺诺,叩头谢罪。当然,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解读常州之事,也可以探知汤和也许正是借着酒话表明自己是胸无大志之人,为一点小事,可以酒后胡言。他自幼跟朱元璋一块长大,又共事多年,对朱元璋自然了解很深,他的战战兢兢、自我反省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乐意让朱元璋贬低其功,从而让朱元璋能够对有大功的他放心。这样看来不得不佩服汤和的大智慧了。

以柔克刚,汤和在得知朱元璋不悦他酒后妄言后,就在拜见朱元璋之前绝不饮酒,说话更是小心谨慎,谨小慎微。退休后致仕每隔一年半载便来拜见朱元璋,禀报自己的所作所为,避免了皇帝对他的妄加揣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次禀报一定会表白自己的心声:“臣每天望京拜阙,遥祝陛下身心安康、国家长治久安,而后才敢放任自乐。”这使得朱元璋龙颜大悦。

二、方圆相间,以圆隐方

身为朝廷重臣要有上下协调领导的智慧。《淮南子·主术训》有言:“智欲圆而行欲方。”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中有“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之语,都提到了为人处世的方圆智慧。“方”为做人之本,是堂正立世的基础;“圆”为处世之道,是善身处世的锦囊。为人处世当方圆并举,该方则方,该圆则圆,内方外圆方能成事。懂得方圆之道才能够避免北宋名相寇准、南宋名将岳飞等人不得善终的命运。唐代柳宗元曾感慨自己“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正因为方正有余、圆融不足、锋芒毕露而多次被贬。

“方”有“方正”之意。汤和做人低调能够守底线,他没有像其他开国将领居功自傲,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不授人以柄。为人臣,耿耿忠心;为上司,秉公办事。“方”亦有“方家”之意,大方之家,具有过人的本领。

《明史·汤和传》记载汤和镇守常州时“张士诚间谍百出,和防御严密,敌莫能窥。再寇,再击却之,俘斩千计”,后来“永新守将周安叛,进击败之,连破其十七寨,围城三月,克之,执安以献”,汤和以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明嘉靖内阁首辅张璁曾在汤和庙落成时题了一首七言绝句赞叹汤和的过人功绩:“铁壁铜墙屹海滨,江山万里耀英灵。雄名盖世传千古,秋月春风斗古城。”在明嘉靖三十四年抗倭英雄戚继光曾作七言律诗:“信国庙堂何处寻,宁村城内柏森森。数年雨化回天日,一剑霜寒震乾坤。入死出生披肝胆,餐风饮雪感民心。长缨慨奉经纶手,青史垂名耀古今。”其中的“一剑霜寒震乾坤”也是对于汤和作为大方之家的由衷赞美。当然,这种领导才能也与他严正律纪、坚持“方”的原则息息相关。

“圆”为圆融、圆通,需要灵活变通、因时而异、随机应变从而达到平衡协调。汤和深谙其理。作为一员武将,汤和彪悍粗犷,性情中有耿直的一面;在跟随朱元璋征战时和大明朝建国之初,他也曾不拘小节,但常州醉酒乱言之后,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便不再恣意妄为,在论功行赏仅封中山侯时也毫无怨言。在庆功宴后的次日,许多将领包括一向谨慎的徐达都因饮酒过多没有上朝,而生性好酒的汤和第二天依然早早上朝,并因此得到朱元璋的赞赏。从中能够看出汤和能够因时而动。在后来带兵入川作战期间,汤和宁愿小心进兵,也力图避免留下任何不尊命令的口实。汤和的“圆通”直接表现了他对朱元璋的恭谨,也直接影响了朱元璋对他的看法的转变,故而虽入川伐蜀不利,缺位受罚,反而被赏家乡濠州五千亩官田,可谓是“圆”字让他圆满。

汤和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而与汤和一样有战功的德庆侯廖永却未能因时而异灵活变通,他感觉自己功绩很大,便四处宣扬自己劳苦功高,应该封公,却引来了朱元璋的不满,仅封他德庆。在后来的入川伐蜀中侯廖永拼命打开瞿塘天险,立下大功,却闻知汤和被赏五千亩官田,心生嫉妒挟功向朱元璋讨要五千亩官田,被朱元璋认为恃功邀宠,受到训斥。从其中二人得到的不同待遇能够看出“圆”的人生智慧。在汤和退休后,朱元璋赐给他三百名带刀侍卫,保护自身安全。后来,李善长向他借这三百侍卫修缮府邸,汤和认为没什么不可就答应了。但在两个月后,闻知朱元璋要惩处李善长,汤和为避免牵扯连累,不远千里赶赴京城当面向朱元璋禀报此事。此后李善长以叛逆罪被诛九族,汤和平安无事,这不得不归功于他“圆”的人生智慧。

三、进退有度,激流勇退

“进退”二字常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当进未进,可能功亏一篑,败在一步之遥的成功之前,抱憾终身;当退未退,可能会让已有的成功转瞬即逝,悔不当初。萧何、张良、韩信同为汉初三杰,却因为对进退的把握不同,而呈现截然不同的命运:萧何委曲求全,张良功成身退,韩信被斩身亡。进退之道,实乃可以决定人生成败的大道。进退之道,重在进,贵在退,适时的退却能使自我更好地生存、发展和成功。

汤和在把握进退方面堪称榜样。他之所以能在心怀猜忌的朱元璋面前保全自己,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于他能很好地把握进退之道。汤和虽靠自己的谦恭改变了朱元璋的看法,得到了一时的平安,但他也亲眼目睹洪武一朝功臣被杀,特别是胡惟庸案发,牵连无数,让汤和意识到朱元璋的最大心病乃功臣手中所握之权。《明史·汤和传》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为诸公、侯治第。”从中能够看到,汤和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反复权衡之下,做出了重要决定,即主动辞官而去,回家养老。从汤和向朱元璋告老还乡,朱元璋大喜过望为汤和赐宴宫中亲自把盏、再修府邸可以看出,汤和的判断与选择是明智的。对于朱元璋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解除了汤和的兵权,除去了自己心中的忧虑。古人有云:“用舍有时,行藏在我。”一个人只有懂得了有用有舍、有进有退的道理,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生。激流勇退,汤和是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有效地消除了朱元璋对他的猜忌。

在退下之后,汤和依然谨小慎微,事事小心,注意处处约束自己。《明史·汤和传》载:“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回乡后他从不以功臣自居,不谈政治,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涉政事,并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给朱元璋留下整天吃酒下棋、含饴弄孙、怡养天年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就这样,他在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谓备极哀荣。在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功臣的洪武一朝,汤和善终的奇迹当归功于他激流勇退的人生智慧。

参考文献

[1](清) 刘沉 《周易恒解》.光绪十年豫诚堂镌本。

[2](清) 张廷玉 等 《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论文作者:汤锦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汤和的人生智慧论文_汤锦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