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特高压电网主要指的是对于大水电、煤电、核电等大型能源的开发,从而利用特高压电网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电能传输,进而实现不同地区的能源稳定持续供应,促进能源优化配置。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必须要解决高压电网架设技术难题,从而有效的实现能源结构改革。不过,特高压工程的管理与一般工程项目管理有着较大区别,普通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特高压工程需求,必须要根据特高压工程现状进行有效分析,找出符合其工程特点的管理模式。本文综合分析了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情况,深入探讨了项目参建单位以及相对应职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高压建设管理模式,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特高压;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水平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这也使得电力需求急剧增长,人们对于电力供应水平以及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08年开始,我国社会整体用电需求增加率常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一旦遇到用电高峰季节,对于电力供应系统就是比较严峻的考验,如果出现故障的话,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用电生活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比较高新的输电技术,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加强对于特高压输电的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创新能够有助于电网输送能力的提升,使其充分满足市场功能,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时,进行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化建设,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促进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业的有效升级,从而提升我国电力科技的综合素质。
一、特高压工程建设管理现状以及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已经开始了对于特高压建设的深化,从技术方面来说,我国有着足够支撑特高压电网持续稳定运行的技术手段,不过因为我国相关建设起步较晚,在建设管理方面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因为管理模式的滞后性,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出现很多缺陷,例如管理力度不足、建设队伍不完善、材料供应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会对特高压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程度的制约,所以,需要充分的重视管理环节的优化,采取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
特高压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前期决策、工程设计、项目执行以及完结输电等多个方面,在不同的技术环节涉及到不同的相关单位,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设备设施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决策阶段包括项目的研究、审核以及立项,前期准备阶段包括计划管理、招标采购、方案设计等等,项目执行阶段包括施工管理、物资管理、资料管理等等,项目完结阶段主要包括启动调试、后期管理维护等等。
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规范性,从而实现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需要对电网工程的实施方案、现场管理以及项目策划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设置出科学合理的特高压电网工程管理制度,并最终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优化。只有这样,相关的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才能够清晰自身任务,并且对整体的工程安排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根据规章制度进行日常的施工作业。
(一)样板施工模式
特高压电网项目十分庞大复杂,不同于一般的项目工程,必须要进行样板施工才能够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并且对于现场实际问题进行良好解决,也可以实现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以及工艺的科学性。对现场状况进行合理的详细划分,明确不同科研成果的适用范围,从而确定成果应用中的具体技术原则。综合相对应的施工对象对试点方案进行总体策划,积极组织专业性较强人员对不同环节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查,保证技术能够切实的落实在施工环节中。
(二)对标管理
开展对标活动一方面能够在现场营造出良好的施工氛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示范工程现场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以及持续改进,为此需要在工程中积极的开展施工现场同业对标活动,保证后续的实际工程能够得到最优化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标的基本内容有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的创新、管理人员综合水平、施工成本投入等等,重点对安全性、稳定性进行把握,从而突出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
(三)信息化管理
为了全方位深入的掌握现场建设状况,促进信息传输速率的提升,进而提高现场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充分的利用现场信息技术手段,在工程现场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可视化以及电视电话会议等多种管理沟通渠道建设,成立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并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要保证不同单位以及不同部门的职责分工,严格执行信息传输责任化安排,工程应急信息管理等制度的切实完善,保证了工程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的精确程度以及真实性。
电网工程现场管理体制建立之后,需要具体的执行部门完善相对应的人员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对建设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落实。要实现分层管理目标,形成以现场管理部门为主体、其余部门大力配合的现场管理局面。
三、特高压电网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对于电网建设来说,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其安全管理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建设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对安全施工进行必要的计划,良好的保证整体电网工程的安全。在施工环节需要考虑到又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安全绳设置、安全防护设备的维护等等。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之前应该进行安全培训,熟悉在大型电力工程中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宣传标语的张贴,从而保证现场处于安全的气氛中。施工时应该佩戴好提前准备的安全防护工具,最大程度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以及事故危害。
四、特高压电网建设团队对质量的管理
建设管理单位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要在施工现场建立现场的项目负责部门,并且派遣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人员全面协调现场的工作,此外,还要选取一定的优秀技术工作者进入到现场项目部门进行工作,要发挥自身的技术能力,从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性,一方面能够增强管理力度,同时也实现了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具体目标,这样一来有利于特高压管理技术的不断成熟,并且为电力公司培养出一批专业的特高压建设管理人才。
特高压电网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环节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施工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应该对施工方案进行仔细的审查,并且对于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难题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提前的预案设置,保证在出现问题之后有一定的解决方案支持,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施工方案制定之后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其不存在丝毫的失误,特高压施工项目不同于一般工程,一旦发生风险就很容易造成较大的危害,其危险事故往往很难进行挽回,所以前期的保障是关键,要保证方案准确无误才能进行施工。最后,需要针对施工工程中用到的建设材料以及设备进行管理,要对其进行质量验证,保障质量符合标准才可以投入到施工使用中,防止出现由于设备或者材料问题引发的大规模电力事故。
五、结语
现如今,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十分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且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影响下,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具有任务繁重、技术要求高、建设需求多等特点,可以说我国的特高压电网工程一直以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时发展关键。在这种现实状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如何构建高效特高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关问题,并且根据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方位了解现如今我国特高压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结合国家电网总体战略以及其内部管理机制特点,总结出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完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7):220-222.
[2]孙竹森,李震宇.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机制研究[J].电网技术,2008,(13).
论文作者:张辰禹,段正阳,张帆,耿晓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电网论文; 特高压论文; 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