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考政治考试改革目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高考论文

实现高考政治考试改革目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高考论文

高考政治试改革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制约因素论文,目标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政治科试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推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改革。围绕这一目标,高考政治科试卷改革经历了几个发展阶级。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至1984年,主要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考试,这是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的恢复阶级。从1985年以后,按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引进了客观性试题,主要对命题形式进行改革。从1990年开始,高考政治试卷改革进入了着重对命题内容进行改革的阶级,命题时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在题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命题角度、命题方式、选材范围等出现了较大变化,使政治试卷改革进一步深化。

政治试卷改革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但也引起了不少非议,特别是不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高考政治试卷的命题方式使中学教师无所适从,给教学带来了更大困难。近两年来,对政治试卷改革的评价反差更是越来越大。分析产生这种评价反差的原因,对于进一步明确政治试卷改革的方向,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考试卷改革不仅仅是试题本身的改革,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中学教学的改革、试卷的评阅等许多方面。因此,高考试卷改革目标的实现,就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必须具备各方面的条件,必须与各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相协调。我们认为,高考政治试卷的评价反差是随着政治试卷改革深入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对此现象产生原因的寻求,不仅在于分析试卷改革本身的合理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目标的实现机制,寻找制约其实现的外部因素,分析它们与试卷改革的整体协调性。诚然,高考政治试卷改革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但制约改革目标实现和出现评价反差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政治试卷改革的失误,而是因为试卷改革和制约其改革的外部因素的协调上出现了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高考政治试卷改革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一方面,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目标明确,制定改革方案和具体实施主要由命题组织者和命题教师承担,直接涉及的人员仅数十人,且多为高等学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由于参加的人员有限,从而能够较好地把握改革目标,有意识地按照改革目标预先制定改革计划,精心组织实施,而且改革结果反馈及时,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迅速调整改革方案,因此,只要改革方案可行,改革措施得力,短期内即可取得较大成效。

另一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却是一巨大的工程,改革不仅涉及各级各类学校,而且改革内容广泛,包括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更新和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各个方面,因而改革的难度大,改革的周期长,不可能在短期内奏效。加上受大环境的影响,中学普遍对思想政治课重视不够,投入较少,中学政治教师不安心工作以至于跳槽的人越来越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变动较大,政治高考范围每年也有新的变化,诸多原因造成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相比,在时间上明显滞后。

虽然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的目标是从知识教育为主转变为素质教育为主,着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由知识考核转为能力考核的方向是一致的,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在基本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未能真正实现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因而出现了高考政治试题主要侧重于能力考核,且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由一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发展到考核应试者的比较能力、归纳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而考生却很少接受这方面的训练,或仅仅接受过一般能力的训练,这样就形成了绝大部分考生达不到高考试卷能力要求的局面,直接影响了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目标的实现。

例如,1993年普通高考政治试卷,在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能力考核方面有新的突破,反映了政治试卷改革的新进展,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份具有鲜明特色的好试卷,较好地体现了改革目标。但从学生实际考试得分的情况看,全国普通高考难度系数为0.50,新高考难度系数为0.49,总体难度偏大,而且区分度较低,难于拉开考生档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试卷本身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试卷不少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远远超过了考生的实际能力,致使考生失分较多,而且,由于能力要求过高,许多考生得分均在40-50分之间,使该试卷的选拔性功能减弱。

从具体试卷分析,能力要求过高也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近两年普通高考试卷中都有辩析性的论述题,要求考生对争论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对于某种观点,既要指出其正确的一面,又要指出其错误的一面,侧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此类型题目的命题意图是正确的,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但从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状况和考生答题的情况来看,中学生很少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答题时分析某种观点,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很难分别指出其正确和错误的地方。或者仅笼统地说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而缺乏具体分析,这实际只是一种考试投机的方式,并非表明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其二,高考政治试卷改革与政治试卷的评阅现状明显不协调。任何试卷改革目标的实现都必须有客观公正的试卷评阅作为保证,这在政治试卷改革中尤为明显。高考政治试卷主观性试题占约一半的分数,近几年来,主观性试题的题型虽然没有变化,命题方式却出现了重大变化,即由原来知识性的简答题和论述题,转变为包含有大量新材料、新情境,并与辩析题结合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成为考核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命题方式的变化要求阅卷方式相应变化,即由原来的“踩点给分”转变为根据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从而对阅读教师的素质和阅卷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阅卷教师必须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与高考试卷相关的内容,并具有一定的中学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必须有一定的阅卷时间,允许他们能够在仔细阅读学生答卷的基础上,根据评分要求作出分析判断,减少评分误差。从高考政治科阅卷的现状来看,阅卷教师的组成参差不齐,水平不一,加上阅卷任务重,时间要求紧,阅卷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思索的余地,阅卷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踩点给分”的阅卷方式,致使试卷改革目标落空或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近两年普通高考论述题的评分标准中,都有3分综合评价分,要求阅卷教师根据考生答题时反映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四个等级评分,并在一等要求中特别注明,考生“若答题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符,但能紧扣题意,观点正确,见解深刻,阐述合乎逻辑,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亦给“3分”,其用意是避免死记硬背,使那些能力较强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但是,在阅卷实际中,各地基本上都采取按照考生参考答案要点的得分情况分等酌情给分。

再如,1993年普通高考第43题“重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是非以及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故不拟定参考答案,只提出考核重点和评分要求”这在高考政治试题的参考答案的设计上是一次新尝试,加强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其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是要求阅卷教师采取活题活评的评卷方式,但实际上阅卷教师往往把评分要求当作参考答案,依然按照“踩点给分”的传统方式评卷,使改革的尝试完全落空。

综上所述,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由于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考政治试卷的改革,促使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树立整体协调发展的观点,认真研究对策,采取必要措施。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比较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路是:

第一,在坚持高考试卷改革方向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改革内容,以适应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和高考阅卷的实际。几年来,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命题风格,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紧密联系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命题;命题灵活多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着重能力素质的考核;采取试题在书外、观点在书中的命题思路,题目取材广泛,包含大量的新材料、新情境;题目设计精巧,编题方式不断创新,通过答题角色的变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等,从而初步改变了死记硬背的政治考试方式,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也产生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放弃改革,停止改革的步伐,而是如何完善这项改革,使其成效进一步发挥。

目前,从试题改革的角度值得注意的是,命题教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况,对中学生的能力状况,以及高考政治试卷的评阅现状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考虑命题和确定改革方案时,既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大胆的进行尝试,又要充分兼顾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改和阅卷的实际,改革的目标不能定的过高,改革的步伐不能太快。

概而言之,首先要将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当降低,一般以控制在0.60左右为好,试题的区分度应进一步加强。为达此目的,在选择命题材料时,既要坚持试题在书外、观点在书中的命题思路,也应兼顾中学教学的实际状况,适当加大教材内容的选取比重,选用教材以外的材料,最好不超出中学生的阅读范围,且题目的语言表述应通俗易懂,行文不能太长,以适当减少考试时的阅读量。1994年普通高考政治试卷总题量较往年有所减少,各题的行文长度也大大缩短,使考生答题时有一定的思索余地,答题质量有较大提高,即为明证。在各种题目的难易搭配上,应照顾到中学生的答题心理,做到难易有别,但高难度的试题和太容易的试题要尽量少出。如1993年普通高考政治试卷的不定项选择题总体偏难,填空题则太容易,太难和太易的题目对于选拔考试都毫无价值,因为它无法拉开考生档次,失去了选拔考试的意义。1994年适当降低了不定顶选择题的难度,取消了带有送分性质的填空题,使试题的选拔性功能有所增强,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具体设计题目时,基本题型应稳定,不轻易改变,而着重在命题角度的灵活多变上作文章,不断提高命题水平,减少命题失误。同时,主观性试题参考答案的设计,不仅要内容准确,与题目要求相符,而且要考虑阅卷的需要,增强可操作性,以与阅卷的实际状况相吻合。

第二,加大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充分认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重要性,适当增加投入。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仅具有严密的学科体系,而且具有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特点,不仅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学生知识、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功能,在教学和学习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随着高考政治试卷改革不断深入,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的要求越来越越高。因此,必须改变把中学思想政治课等同于一般思想品德教育课的错误认识,改变只是为了应试需要到了高三才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做法,采取措施保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上课时间和一定的经费投入。二是真正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战略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强调知识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为此,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既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讲清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基本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防止死记硬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形式的改革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长期实行“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式,单纯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学习对象,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因此,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教师教学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统一,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政治课考核形式上,注意与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的接轨,改变那种平时只进行知识考核,高考前临阵磨枪,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狂滥炸的做法,从初中起就应该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核的训练,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政治试卷的改革趋势。

第三,抓好试卷评阅环节的工作,减少评分误差。高质量的评卷环节是政治高考试卷改革方案实施的必要保证。因为政治高考试卷中含有大量灵活的主观性试题,由于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分析理解和角度不同,回答问题的方式必定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评卷教师活题活改,依据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回答问题时所反映的能力情况评分,否则必然加大评分误差,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能否做到客观公正的评分,是高考政治试卷改革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保证评卷质量,必须做到两个基本稳定,即评卷地点基本稳定和评卷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具体可以由招生部门和主考部门联合牵头,组织人员对各省市的阅卷地点进行考查,对阅卷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者发给资格证书。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初步规定阅卷人员的基本条件,逐步过渡到没有经过培训并拿到资格证书的人不允许参加阅卷,以保证阅卷人员的素质;必须搞好整个阅卷过程的管理,重点抓住三个环节的工作,一是优化劳动组合,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理论水平高的教师组成主观性试题阅卷组,特别是评分误差较大的论述题的评卷人员,一定要精心配备。二是对参考答案的准确把握。在制定评分细则时,应尽可能参考考生答题的实际和中学教材的内容,使细则具有较大涵盖面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阅卷全面开始后,应重点抓好宽严度的统一,在各个阅卷小组之间,以及同一阅卷组内评阅相同试题的阅卷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尽快缩小组与组、人与人之间,由于对参考答案的不同理解而出现的评分误差。三是加强质量检查,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好阅卷人员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工作和报酬之间的关系,提倡奉献精神,充分认识阅卷工作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投入阅卷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包括改善阅卷场所的工作条件、适当提高阅卷人员的报酬等,这是保证阅卷质量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总之,高考政治科试卷改革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影响千家万户的大事,只要我们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注意协调好改革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完满地实现改革目标。

标签:;  ;  ;  ;  ;  ;  ;  ;  

实现高考政治考试改革目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