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中心血站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采血车上对血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站流动采血车在风险评估、人员培训等环节,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结果:风险管理后采血人员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风险管理前人数且采血者对满意程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评分(P<0.05)。结论:采血中的风险管理要注重采血前的质量控制、采血环境监测、感染控制,同时,也要加大医务人员理论与技能学习。
【关键词】采血车;采血;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050-02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blood collection vehicle
Luo Ling.
Lu zhou Blood Center, Lu zhou 64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on blood quality control in blood collection vehicle. Methods Focus on risk assess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our station from January 2016 to July 2016, compared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number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Results Adverse reaction number after risk management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before, and its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lusion Risk management in blood collec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lood sampling quality contro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ection control, and increase medical staff’s ability of theory and skill learning.
【Keywords】Blood collection vehicle; Blood collect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是对患者、临床工作人员等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采血车因采血车多停靠在人流密集地区,车内空间有限,车外环境复杂,如何确保采血卫生安全,确保采血质量是难题。我站自2015年全面建立血站的持续改进机制,加强对流动采血车血液采集的风险管理,以确保血液质量及临床供血安全,提高献血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并降低感染及危害发生率[2-3],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风险管理前后在本血站进行献血的人员共500名。根据献血日期,分为风险管理前后A、B两组各250例,男372例,女128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5.1±11.2)岁。均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并自愿参与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A组中男189例,女61例;年龄23~47岁,平均(35.2±12.1)岁。B组中男183例,女67例;年龄24~46岁,平均(35.6±11.4)岁。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风险管理措施
(1)合理规范布局车内设施,将车内严格分为采血区与非采血区。采血区内配有采血台、采血称、离合机与急救箱[4]。采血前对献血人员安排体检与采血,出车前使用有效率250g/L消毒液对车内物体表面及车身擦拭。使用紫外线灯进行1小时空气消毒并定期对紫外线灯照射强度进行测试记录。采血称应定期交由设备科进行核准与校正。采血前对血袋的包装、批号及容量进行检查,确保无异常情况。采血使用物料均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灭菌棉签及盛放消毒剂的容器每周更换2次,止血钳每周进行更换并浸泡消毒液。止采血产生的医疗污物装入印有“医疗废物”标识的黄色塑料袋中并于四分之三处进行扎口避免污物外漏[4]。(2)采血人员做好手部清洁消毒,保持着装整洁,勤换口罩、帽子与工作服。车内放置手部专业消毒水及毛巾,严格进行手部消毒,使用消毒毛巾进行擦拭。(3)对献血者进行健康体检,排除有传染史、健康带菌者、高危行为人群等不符合献血条件或暂时不能献血的人员[5]。采血前于患者肘部使用碘酒进行消毒并使用浓度为75%酒精进行脱碘。结束后献血者用拇指平压止血棉球10至15分钟待止血后可更换无菌创可贴。嘱献血者24小时内针眼不可沾水避免感染。(3)完毕后迅速进行热合封口。采集的血液与标本在室温环境下不可放置超过半小时,及时放入温度约(4±2)℃冰箱中进行保存。定期使用消毒液对采血车内冰箱进行消毒,确保冰箱内整洁、干燥。血液与标本在运输过程中避免被污染、震荡。
1.3 对献血人员的护理与教育
为献血者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献血环境,发放宣传教育画册,使其了解献血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献血前为献血者提供饼干、牛奶、糖水等,告知献血者空腹、疲劳、精神紧张者不可献血。
1.4 结果观察
登记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分为无反应、轻度反应(主要以头晕、紧张为主要表现)、中度反应(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晕眩为主要反应)及重度反应(在中度反应基础上程度更深甚至出现晕厥)。统计献血者对采血车环境,医务人员态度,采血技术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每项满分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风险管理前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比较
风险管理后采血人员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风险管理前人数(P<0.05)。见表1。
2.2 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进行采血车风险管理后采血者对满意程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评分(P<0.05)。见表2。
3.讨论
流动采血车已成为为血站提供血源的主要载体[6],对采血车血液质量管理中,须加强以质量为中心的监督检测,对采血过程需用的材料均进行有效管理及控制[7-8]。对献血者来说,应严格筛选,对其既往病史进行询问,尤其对乙肝患者的筛选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标准。同时,确保其采血创口干净整洁,降低感染发生概率。车内人员应加强自身保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及时处理相关医疗垃圾。试验发现,风险管理后,采血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管理前且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
应加大采血车内工作人员教育,开展定期培训学习,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并结合实际情况查找安全隐患,制定响应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试验发现,只有真正意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理论与操作技能,严格要求自身,才是消除采血安全隐患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郝琼,夏华红.流动采血车采血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1(02):163-164.
[2]林舒景.采血车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预防[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5,11(06):475.
[3]王柏松,侯志敏.血站规范流动采血车消毒管理的效果评价[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12(04):1476-1478.
[4]乌兰,狄玉文.采血车采血护理与过程监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10):255-256.
[5]张佳娟,乔敏,陈云.采血车内医疗安全隐患和对策[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11(01):164-165.
[6]陈吉章,郑玉萍,李姗姗,等.在采血车上采血的护理风险管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6,12(08):948-950.
[7]张婷.浅谈流动采血车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对血液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9(01):79-80+82.
[8]张迎春.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控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4334-4335.
论文作者:罗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车内论文; 采血车论文; 献血者论文; 血液论文; 消毒液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