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我国铁路建设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设备和实用技术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更新,但不得不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调度指挥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差,为此铁路的相关部门就要承担起责任,对铁路的调度指挥工作进行完善。
关键词: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意识
铁路调度指挥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输的核心,因为其在铁路系统正常运作中的重要地位,注定铁路调度指挥的重要价值,而安全意识更是一些重要行业的操作要求。在铁路的日常行车安全当中,强化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意识显得非常的重要。
1铁路调度指挥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1.1调度指挥人员业务能力不高
铁路的调度指挥系统作为铁路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其工作人员的素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工作人员需要在掌握铁路调度指挥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上的责任意识和较高的职业能力,而铁路调度指挥工作出现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认真切实落实调度指挥工作,从而引发了铁路运行安全事故,对于应当进行监控的路段没有给予足够的思想上的重视,缺乏责任心,对他人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存在着侥幸心理,在工作中投机取巧。
1.2调度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调度安全管理制度是—个流程化的调度管理制度,但是少部分铁路调度部门由于没有标准、统一和层次的责任分配,导致工作设计和流程没有落实,责任认定人员也没有过于细致明确的规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后,互相推卸责任。并且没有明确的监督机构对调度安全管理进行安全监督,保证调度安全管理的规则和细节能够顺利实施下去,当下调度安全管理过于主观化、简略化,最终导致相关调度部门对责任的淡漠和忽略,调度工作无法迅速、科学、安全地规划和完成。这是调度安全制度的管理方面的缺陷。
1.3铁路行车调度指挥设备落后
列车基本运行需要依靠设备作为支持,但目前一些铁路调度的制度和列车运行设备存在设计缺陷,外加上相关管理部门整查不严,引发设备故障加剧,维修不及时的问题,最终导致设备在运作过程中或者特殊环境下失灵或者故障。即在建国以来,我国频发的货运列车脱轨与脱线事故,除了天灾造成原因,也和列车和铁路内部的问题,例如:调度部门组织货车检修的力度不到位,对于货运列车的刹车等重要设备没有进行完善的检测。没有对事故高发路段组织定期维修保养。
1.4调度指挥命令不够规范
调度指挥工作是参与调度指挥工作的人员与具体实施铁路运行操作人员之间的指令性沟通,因而调度指挥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行的安全性。由于参与调度指挥工作的人员素质较低和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对语言规范性的约束较少,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发出的调度指挥指令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这就为指令的传达和理解发生偏差提供了空隙。有的是因为参与调度指挥工作的人员对铁路运行所处路段的具体情况不了解而发出错误的指令;有的是因为个人的指令语言描述不准确,给指令接受者造成了语义理解上的错误。
2确保铁路调度指挥工作安全进行的措施
2.1提升调度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参与调度指挥工作的人员对工作的完成质量,就要在思想上形成其对铁路调度指挥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认识,铁路部门应当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性的专题讲座,使工作人员认识到铁路运行的核心关键是“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对于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果要随时进行考察和抽查,提高工作人员的调度指挥安全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铁路部门对于表现出色、学习成果突出的工作人员要予以适当的表扬,而对于忽视或者考察成果不理想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使调度指挥安全意识能够深入人心,引导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将这种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保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能够根据复杂的情况灵活应变,及时有效地解决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2.2建立健全调度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调度安全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让列车安全运行。目前我国铁路的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调度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领导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坚持“管调度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调度指挥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文明行车。铁路总公司必须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工作教育,制订调度指挥安全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调度指挥安全监督检查,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安全工作小组组长由铁路总公司的领导提任,并按规定配备专职调度指挥安全管理人员。
2.3及时更新先进的行车调度配备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相继采用了机车信号、无限列调、自动停车装置,每一次先进技术的引进使用都使得这种情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近年来调度集中系统的研发使用可以称得上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行业的“工业革命”。目前主流的调度集中系统有TMIS、TDCS、FZH—CTC,我国铁路部门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建立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该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集客、货运输,机车、车辆、供电、电务、工务及人事、劳动、计划、财务的管理信息一身,其中的子系统DMIS(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指挥系统,依靠这样的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远距交换,进而能对铁路沿线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和操作,从而使调度指挥工作由传统的间接了解转变为直接监视和主动控制,大大加快了调度工作效率和提高了调度员的工作环境。因此TMIS系统的推广应用,使行车调度指挥的装备进一步得到了改进。
2.4建立规范化的调度指挥命令
第一,调度指挥命令必须精确无误。调度指挥命令关系到列车行进的安全,因此下达的命令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得有误。例如在2008版的《铁路运输调度规则》中明确规定:发布有关线路、道岔限速的调度命令,必须注明具体地点(包括站内线别、道岔号码)、起止里程及时间。如果调度人员发布命令时地点和时间都准确发送,但没有发送准确时间,那么这样的调度命令就是有误的,容易让接受命令的一方作出错误行动,发生事故。
第二,调度指挥命令意思表达清楚。在调度准则中规定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行车调度命令,要一事一令,不得发布无关内容。这就要求调度员在发布命令时根据自身收到的事件,首先确定该事件属于单因素事件还是多因素事件。单因素事件是指不与其他工作发生关联的简单事件;多因素事件是指涉及两项及其以上工作内容,且因此及彼、因果相关、时间相连的复杂事件,可发布一个调度命令。因此调度命令的意思表达必须清楚易懂,做到一事一令。
第三,接受指令的范围必须全覆盖。有时一个调度命令会涉及到两辆或更多的列车,因此在发布调度指令时必须确保该命令及时传达给了受该命令影响的所有列车。如限速命令,如果调度命令只下达至前行的车辆,而其后面的车辆没有接到命令,那么极有可能出现列车追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调度指令命令必须及时下达。《调规》中明确对限速的调度命令作出规定,列车进入限速地点前的第一个车站值班员应逐列与司机核对限速内容。由此可见调度命令必须按规定及时下达,不能延误,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结语
目前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相应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现如今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现有的实际经验,结合国外先进技术,来解决我国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袁宏亮,张琦。由铁路安全事件引发的对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
[2]郭风东,李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09)。
[3]刘杰。强化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意识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4(05)。
论文作者:刘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铁路论文; 工作论文; 命令论文; 列车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行车论文; 指令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