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多维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文化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0)11-0145-05
一、文化产业概念性分析
认识文化产业,首先须对“文化产业”的词源、观念史和实践史等事实进行梳理,透过事实得出概念性认识,从中也可认识到“文化产业”作为新生概念是如何从事实成为观念、从观念成为规范性的概念的。这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大量的论文、专著和教材,其集大成者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以下称“年鉴”)。统览这些成果可以发现,文化产业具有“双重语境”。
1.文化产业概念的中国语境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是作为“文化事业”的“反义词”而被创造和使用的。这一现象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发展逻辑。“年鉴”编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玉平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产业逻辑起点”在于“文化产业最本质的规定性:提供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而其现实历史则“发端(萌动)于1979~1980年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的论争”,由此“引伸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劳动部门应该成为一个单独部类并走向独立发展的理论思考(1980~1986)”,“由第三产业的讨论,提出第四产业,呼吁建立精神经济学”。“年鉴”主编、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主任韩英教授更加明确的将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①萌芽阶段(1979~1988),以1988年李建中的《论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1988年文化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节点;②起步阶段(1989~1998),以1998年《中国文化报》增设“文化产业”专栏为节点;③发展阶段(1999-),其中2002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是其重要节点。①
对于文化产业在中国生成的语境,“年鉴”作了准确总结:“可以肯定地说,1987年前,国外关于‘文化工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等概念并没有为中国学术界所关注,这些概念的译介和流行,都是后来的事情。‘文化产业’的概念并不是‘文化工业’的简单转译,它的生成,与改革开放之初对知识分子地位的认定、对知识产品价值的认定、对知识生产部门和行业的认定,有着直接的关联……”②
2.文化产业概念的西方语境
在西方,文化产业最通用的叫法是“Cultural Industries”,源于20世纪40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首次提出的“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一词。文化工业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抽象哲学用语,被广泛借用后成为20世纪后半期至今整个西方哲学的关键词之一,形成了一系列复杂、深厚的理论体系。我国较早引介西方文化工业理论的是金元浦的《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1994年),该文既看到了文化产业在中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也看到了“文化工业与艺术的背离”所造成的“价值危机”,③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调和的悖论。此后,又有程代熙、尹鸿、姚文放、金民卿等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文化工业理论进行了引介,由此西方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盛行起来。超越“批判”,对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进行较全面系统介绍的是单世联的《阐释文化产业:三种视角》(2005年)④。
另外,金元浦还提出,“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可区分为作为哲学政治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和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⑤“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概念的兴起,主要归功于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欧盟等机构的提倡和研究。
二、文化产业的外部分析
1.文化产业的共时性分析
从共时性角度看,“文化产业”并不是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一个产业(或行业),而是一类产业,是一个“产业群”,这类产业中的每一个与“文化产业”是什么关系呢?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来解释这种关系最合适不过,“我们根本不是因为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点而用同一个词来称谓所有这些现象,——不过它们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具有亲缘关系”。新闻服务业、广播电视产业、电影产业、新媒体产业、演艺产业、动漫产业、艺术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广告会展、顾问咨询、设计策划、教育培训……“你睁着眼睛看,看不到所有这些活动有什么共同之处,”甚至很多产业之间是完全不同的,“但你会看到相似之处、亲缘关系,看到一整系列这样的东西。”⑥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家族相似”概念的文化产业的基本结构和存在状态。透过现象看本质,贯穿“所有这些活动”的“相似之处”或“亲缘关系”的纽带正是“文化性”(cultural),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本质在于“文化性”。由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分三个层次进行的定义——
“首先是‘理想的’,在此文化是人类完满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并以某些绝对的或普世的价值为依据。……其次是‘文献的’,在此文化是理智的和想象的作品之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方式详细地记录了人类思想和经验。……最后,还有文化的‘社会性’定义,据此,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习得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社会机制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⑦
——可以推出“文化性”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表现为“人类完满的一种状态或过程”的“某些绝对的或普世的价值”,这是文化性的终极表现;第二层是蕴涵于艺术、习得以及社会制度、日常行为等“特殊生活方式”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这是文化性的一般表现;第三层是表现为“理智的和想象的作品”的“人类思想和经验”,这是文化性的具体和典型表现。
文化产业正是以其文化性来满足个人的审美、求知、群体认同等“文化需求”,进而促进人类社会整体的维系和发展。由此得出文化产业的“文化性”本质,是文化性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区别开来。
2.文化产业的历时性分析
文化性是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在文化产业出现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文化性就一直存在、并以某种方式满足着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什么使文化产业成其为文化产业呢?这需要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历史生成。
当代英国艺术社会理论家奥斯汀·哈灵顿将西方艺术史中“支持艺术的经济体制”归纳为三种类型:①教堂、君主、贵族组成的私人赞助体制,它从中世纪持续到18世纪末左右;②艺术品买卖的开放性市场体制,它是17、18、19世纪在不同欧洲国家相继开始的艺术体制;③政府津贴结合慈善捐助、商业赞助的艺术体制,它开始于20世纪⑧。雷蒙德·威廉斯划分了“文化生产发展的三个时代,并以符号创作者及其与更广的社会的关系来为每一个形态命名”⑨,分别是:①资助时代,自中世纪至19世纪早期;②专业市场时代,自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③专业公司,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急剧扩充”,这一时期文化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更具组织性,新技术、新形式涌现,这是“文化产业的景气时期”,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产生的时期⑩。
由于“公司”一词容易被现代人理解为完全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大型私人公司”,英国当代文化产业学者大卫·赫斯蒙德夫主张用“专业复合体”来描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文化生产的整个时期”,专业复合体不仅包括典型的现代公司,还包括各种自由创作者、小型工作室以及国家广播电视系统等公用文化事业,这些不同的组织形态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由市场整合为一个“复合体”(11)。从概念和实践两方面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就已经生成了。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并非晚近“从天而降”的新事物,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一个特殊阶段。由一般形式的文化生产到文化产业有三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市场化”,即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第二是在高度劳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化”;第三是“资本化”,追逐利润的资本是隐藏在文化产业背后最为重要的动力,大规模的资本运动促成了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如此,市场化、专业化和资本化便构成了文化生产的“产业化”。
3.文化性与产业化
从共时性角度分析,文化产业构成的关键为“文化性”;而从历史性角度分析,文化产业生成的关键为“产业化”。“文化性”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需求,“产业化”关注的是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市场竞争以及攫取利润等等,表面上二者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冲突。实质上,文化性是文化产业的目的和本质、产业化是文化产业的手段和工具,二者处于文化产业的不同层面,所以不会产生根本矛盾和冲突,而且在实践中文化性与产业化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文化性的改善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规模,从而促进产业化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基于现代市场体系、高度专业分工和快速技术革新的产业化是一种高效的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效率。
三、文化产业的内部分析
以上分析都是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外部分析,真正认识文化产业还需对文化产业进行“解剖式”的内部分析。解析文化产业,如庖丁解牛,透过皮毛血肉找到骨架与关节,需要找出文化产业所包含的所有行业、所有因素中的“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马克思语),并构建合适的解析框架。
1.斯图亚特·霍尔的表征分析框架
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斯图亚特·霍尔主张用一种“包含相互关系的复杂结构”去分析电视等大众传播过程。这一结构“是通过既相互接合又截然不同的几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生成并维系的”(12),霍尔认为这种路径“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提出的普通商品生产的纲要相对应,具有特别的优势、可以更清晰地表明‘生产—分配—(再)生产’这一连续循环是如何维系的。”(13)霍尔在使用这种结构化方法对“电视话语”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编码/解码”理论(如图1(14))。
如图1,“编码—节目—解码”恰与“生产—分配—再生产”相对应,适用于分析包括传媒在内的几乎任何形式的文化生产。而且,在关注以“意义”为中心的编码/解码过程的同时,霍尔还注意到了编码和解码所依托的背景,即“知识架构”、“生产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借鉴理查德·约翰逊在《到底何为文化研究?》(15)提出的思路,霍尔将“编码/解码”的解释结构放进更大的社会背景中,提出了一种更具概括性的框架——“文化的循环”(图2)(16)。
图1 霍尔“编码/解码”示意图
图2 文化的循环
“文化涉及的是‘共享的意义’”,“文化的循环”关注的是“意义的流通”,而意义以“声音、书写文字、电子技术生产的形象、音符”等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就是“表征”(represcntation),因此,“文化的循环”关注的核心就是“表征”。就文化产业来说,表征就是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文化的循环”本质上并未突破编码/解码的解释结构,“生产—表征—消费”与“编码—节目—解码”恰好对应,而“规制”和“认同”则是对“知识架构”、“生产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的重新概括。
实质上,“文化的循环”综合了“产业分析、组织分析和文本分析”三种不同的分析(17),各要素之间也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接合”(articulation)关系。表征是结果,生产和消费是过程,而规制和认同则分别是表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受到的社会影响和产生的社会影响;表征的生产与消费属于“产业分析”,表征生产的规制属于“组织分析”,表征消费的认同属于“文本分析”。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分析框架
图3 文化生产循环图
2009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特别工作组制订了文化生产循环图(Culture production cycle)(18)(图3)。
2009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正式文件《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工作框架》,对图3的“文化生产循环图”进行了改良,即“文化循环图”(图4)(19)。
图4 文化循环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循环图”直接为“文化统计”工作提供指导,最终目的是为了“制定合适的公共文化政策”,因此准确抓住了文化产业的几个关键环节并表明了其相互关系,相对清晰简洁。但是这个框架并不完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虽然注意到了消费对创意的“回馈过程”,认为消费能够“激发对新的文化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创意”,(20)但是对这个“回馈过程”的重视不够,这个“回馈过程”形式上被包含在消费过程中,实质上却是整个循环成立的关键,具有逻辑上的独立性。其次,用“流通、展示、接收、播送”四个概念表示生产与消费的中间过程,图表3将四个概念分为“流通/播送”和“展览/接收”两组、而图表4则分为“流通”和“展览/接收/播送”两组,虽然在形式上可区分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但是却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实质上针对有形产品的“流通”、针对无形产品的“播送”和针对不可复制产品的“展览”是三个并列的过程,而“接受”概念则着眼于消费者、与流通、播送和展览三个概念既不构成并列关系也不构成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另外,这个框架只表现了文化产业“过程”阶段的划分,但没有表现生产过程中“文化的表现形态”的演变。
3.重建文化产业解析框架
以马克思对生产所做的辩证分析为基本参照,结合霍尔的表征分析框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分析框架,考虑到文化产业实践和理论研究需要,可以构建一个概念更为准确、逻辑更加清晰的解析框架(见图5)。
图5 文化产业解析框架
如图5所示,文化产业基本运作过程包含“创意→生产→传播→消费→再生产”五个基本环节,这是解析文化产业的主线;文化产业运作过程的推进对应着文化表现形态的演变,即“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意义和快感+资金和品牌”。
其中,①“创意”包括“创作”和“制作”两类过程,“创作”指“创造点子和编写内容”,而“制作”是指“制作单件作品”,比如手工艺和美术等(21);②“生产”主要指批量化的“复制”,是将文化资源和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过程;③“传播”包含“流通”和“展示”两类并列的过程,“流通”是指可复制的有形文化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展示”实质上包含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析框架中的“展览”和“播送”两种情况,指借助一定平台将不可复制的或无形的文化产品送达消费者的过程,“流通”和“展示”两类过程都暗含着文化产品所包含的“信息”的传播;④“消费”包含“购买”和“使用”两个逻辑上前后相连的过程,“购买”是产品价格的实现、指资金与产品的交换过程,而“使用”是产品价值的实现,指消费者利用文化产品满足文化需求的过程;⑤“再生产”包含“人的再生产”和“产品的再生产”两个方面,前者指消费者通过使用文化产品获得“意义和快感”的过程,后者指生产者通过文化产品被消费而获得“资金和品牌”的过程。
兼顾实践和理论的“文化产业解析框架”,既适用于宏观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也适用于微观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还可用来解释一些“非正式”文化产业形式,比如“收集原材料(非正式资源投入)、使用传统记忆(非正式训练)并在路边出卖最终产品(非正式分销和零售)的个体手工艺者”(22)。
四、结论:定义文化产业
对“文化产业”概念进行准确的定义是构建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可以有效避免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出现错位和混乱。总结以上对文化产业进行的多维度分析,可以提炼出以下命题:①在西方理论话语中,“文化产业”来源于批判理论中的“文化工业”概念,是文化工业在实践中的具体化表达;②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对,是在改革开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文化事业进行的市场化改造;③文化产业是文化性与产业化的统一;④文化生产又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⑤文化产业基本运作过程包含“创意→复制→传播→消费→再生产”五个基本环节,这是解析文化产业的主线;⑥文化产业运作过程的推进对应着文化表现形态的演变,即“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意义/快感+资金/品牌”。
综合以上命题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完善的定义:文化产业是生产者以市场为基础、以专业分工为条件、以资本为动力,通过创意、复制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并将文化产品传播给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意义和快感以满足其审美、求知、群体认同等文化需求的过程。
注释:
①②参见《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③金元浦:《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文艺理论研究》1994第2期,转引自《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
④参见胡惠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⑤金元浦:《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概念探析》,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2005-7-6。
⑥【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8页。
⑦Ray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ion,Canada:Broadview Press,2001,p.57.
⑧【英】奥斯汀·哈灵顿:《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争论》,周计武、周雪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5-66页。
⑨【英】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⑩【英】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11)【英】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12)Stuart Hall (ed.),Culture,media,language: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1972-79,Routledge,1996,p.127.
(13)Stuart Hall (ed.),Culture,media,language: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1972-79,Routledge,1996,p.127.
(14)Stuart Hall (ed.),Culture,media,language: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1972-79,Routledge,1996,p.129.
(15)Richard Johnson,What Is Cultural Studies Anyway? Social Text,No.16 (Winter,1986-1987),pp.38-80,Duke University Press.http://www.jstor.org/stable/466285.
(16)【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17)【英】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18)Alfonso Castellanos Ribot,UNESCO 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Task Force Meeting Summary,the Task Force on the UNESCO 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 (FCS),May 2009.
(19)The 2009 UNESCO 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 (FCS),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2009,p.20.
(20)The 2009 UNESCO 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 (FCS),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2009,p.20.
(21)The 2009 UNESCO 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 (FCS),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2009,p.20.
(22)The 2009 UNESCO 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 (FCS),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2009,p.20.
标签:文化工业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产品概念论文; unesco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