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产妇风险评估及妊娠期保健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热美莲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妇幼保健院 新疆 昌吉 831800)

【摘要】 目的:探究高龄孕产妇风险因素以及实施妊娠期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8月本院高龄孕产妇3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15例,A组不予妊娠期保健,B组行妊娠期保健。比较两组实施妊娠期保健的效果。同一时间段选取30例适龄孕产妇作为参照组,提供妊娠期保健服务,对比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结果:除过期产、死胎与新生儿窒息外,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参照组最低。结论:对比适龄孕产妇,高龄孕产妇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机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可能性均比较高;开展妊娠期保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并发症;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妊娠期保健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234-02

高龄孕产妇指的是年龄不低于35岁的孕产妇[1]。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愈来愈多,这一现象的出现给广大临床产科医护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高龄孕产妇年龄较大,其生殖器官已处于逐渐退化的状态,极易出现妊娠并发症,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将风险评估运用在高龄孕产妇中有助于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积极干预妊娠期并发症[2],并且在妊娠期保健的配合下,能使高龄孕产妇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现就本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30例高龄孕产妇及30例适龄孕产妇妊娠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探究妊娠期保健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将全部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3年1月—2016年8月,共选取我院60例孕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参与研究。其中30例为高龄孕产妇,均分为两组,A组15例年龄平均(37.85±1.73)岁;体重均值(55.62±5.09)kg。B组15例年龄平均(37.93±1.64)岁;体重均值(55.70±5.11)kg。另外30例为适龄孕产妇,年龄平均(28.63±1.47)岁;体重均值(54.96±4.58)kg。A组与B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小,A组、B组仅年龄与参照组有差异性,其他资料接近,P>0.05,上述组别均可满足研究要求。

1.2 方法

A组:不实施妊娠期保健或者未系统接受孕检(孕检次数低于7次)。

B组与参照组:实行妊娠期保健:对孕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耐心询问了解其病史,并将整个干预过程进行建档跟踪,结合孕产妇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出针对性的保健方案,例如给予维生素、叶酸预防性补充;指导科学饮食,指导补充适当的钙剂与铁剂;了解孕产妇的真实心态,及时帮助疏解不良情绪,维持情绪乐观积极;每月安排孕产妇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深入贯彻优生优育相关知识,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指导孕产妇适量开展运动锻炼,并嘱咐定期对血尿常规、血压、胎儿基本情况以及自身体重进行检测,一般孕12周前检查一次即可,孕13周到27周间隔四周进行一次检查;孕28周到35周间隔两周进行一次检查;孕36周到分娩时每周均需接受一次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对三组孕产妇妊娠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主要包括早产、剖宫产、过期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产后出血。(2)详细记录三组新生儿各项情况,主要有巨大儿、低体重出生儿、死胎及新生儿窒息。

1.4 统计方法

对获取数据利用SPSS22.0实施分析,[n(%)]表示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χ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三组孕产妇各项指标分析

三组除过期产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外,其他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通常高龄孕产妇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过重的思想负担。孕妇年龄较大,过于担心胎儿及自身的安危,因此孕期极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到孕产妇生理及心理健康,这种负性情绪会贯穿于整个孕期阶段,甚至产后依旧存在,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如下:(1)与产妇对自身身体素质不自信,无法承受怀孕带来的各种负担,过于忧虑新生儿健康与妊娠期风险;(2)生育后与社会脱离时间过久,再次融入社会需要一定的时间;(3)产假延长后,生育二胎会对其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工作处于上升期的孕妇而言,怀孕期间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以及产假会使其工作竞争力降低;(4)担心产后身材恢复不佳;(5)担心胎儿性别与预期的相反;(6)部分孕妇怀孕不是处于自愿,生理心理均处于消极状态。其二、高龄孕产妇流产率高。年龄较高的孕产妇身体机能不同程度退化,进而增加了流产率。有资料显示,适龄孕产妇的流产率在12%左右,而高龄孕产妇则高达31%[3]。其三、对胎儿带来的不利影响。怀孕时年龄过高,卵子老化,会明显增加胎儿畸形发生率。若高龄孕产妇合并糖尿病,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则会显著增加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机率。其四、并发症。经查阅文献得知,与适龄妊娠女性对比,高龄孕产妇妊娠期间患有糖尿病的机率要高出4.5倍,而患有高血压的机率则高出3倍左右[4]。若高龄孕产妇为瘢痕子宫,也会使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因年龄偏大,产妇软产道弹性降低,产后子宫收缩能力不足,极易出现产后出血,本研究A组产后出血率53.3%、B组26.7%明显高于参照组3.3%就很好地证实了上述观点。另外,对于高龄合并剖宫产史的孕产妇而言,再次生育的风险性更高。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凶险性前置胎盘:因剖宫产史造成瘢痕子宫进而出现前置胎盘,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再次剖宫产率、子宫瘢痕妊娠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另外,也容易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可对孕产妇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妊娠子宫破裂:在二胎政策的影响下,高龄并剖宫产史孕产妇在瘢痕子宫妊娠时子宫破裂的风险性会相应提高。(3)羊水栓塞:高龄再次妊娠的产妇在多年后再次妊娠,在这过程中避孕失败与流产次数较多,会损伤到子宫,再次分娩时产妇子宫收缩强度过大或者不规范的引产、催产等易导致羊水栓塞,最终增加了高龄经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性。(4)产后静脉血栓:对于高龄经产妇而言,妊娠期常处于静脉回流障碍、高凝状态,分娩或者剖宫产时损伤到血管内皮,受活动度减少,卧床时间较长,体型肥胖等因素的影响,会增加产后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本研究对选取的60例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了研究,其中30例为高龄孕产妇,30例为适龄孕产妇,结果显示高龄孕产妇发生并发症的机率高,妊娠结局不尽人意,而适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妊娠结局理想,说明高龄孕产妇风险因素多,应当给予积极干预;另外,研究还将30例高龄孕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不予任何干预,另一组行妊娠期保健,结果证实接受妊娠期保健的高龄孕产妇并发症显著降低,妊娠结局差强人意,说明妊娠期保健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应用行之有效。

总之,高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极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保健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叶凤如,黄玉玲,单祝环,等.高龄孕产妇妊娠及分娩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41-43.

[2]万翠英.高龄孕产妇风险评估及妊娠期保健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9):1863-1865.

[3]梅妹.研究高龄孕产妇风险评估及妊娠期保健的临床价值[J].心理医生,2017,23(34):174-175.

[4]任梅.高龄孕产妇风险评估及妊娠期保健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2):16117-16118.

论文作者:热美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高龄孕产妇风险评估及妊娠期保健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热美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