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被影响陆地成云降雨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植被论文,陆地论文,森林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范围的陆地成云降雨过程,是大气环流的结果。当海洋的水蒸气随着季风流向大陆以后,通常会引起大范围的降雨(雪)。接近海洋的陆地,由于接受的水蒸气比较多,降雨量随之而高;反之,距海洋比较远的内陆,由于接受的水蒸气比较少,降雨量随之降低。这是沿海地区降雨量高于内陆地区的最根本原因。
除了大气环流以外,地表的森林植被状态,对局部地区成云降雨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同一地方、同一季节,虽然接受的水蒸气相同,然而有森林植被的地方,容易成云降雨;没有森林植被或森林植被稀疏的地方,则不容易成云降雨。这种现象在夏、秋多雨的季节,表现得最为明显。
森林植被影响成云降雨的原因
森林植被影响成云降雨的原因,与森林植被可以改变地表反射率有关,也与森林植被可以产生生物冰核的作用有关。
所谓地表反射率,就是地球表面对太阳光辐射的反射能力。陆地和海洋对阳光都有一定的反射能力,即把一部分光能反射到大气层内。影响地表反射率的因素很多,太阳高低角度、天空状况和地表的性状等等,都会对地表反射率产生影响。其中以地表性状最为重要,地表性状指的是地表粗糙度、地表颜色的深浅和地表湿度的大小。地表粗糙度高、颜色深、湿度大,地表反射率即低;反之,地表粗糙度低、颜色浅、湿度小,地表反射率即高。灌木丛的反射率,要比森林高;田野和草原的反射率,要比灌木丛高;沙漠和半沙漠的反射率,要比田野和草原高。由此可以看出,森林植被的高矮、疏密和有无,对地表反射率有极大的影响。
在地球表面,同时存在着上升气团和下降气团。上升气团将水蒸气输送到高空,被冷却和凝结,形成雨滴降落到地面,这是降雨的过程。下降气团产生的作用恰恰相反,在气团下降时干燥的空气被压缩,容易引起抑制降雨,使降雨的概率大大降低。
地表反射率影响成云降雨,最初是由奥脱曼(Otterman)和查尼(Charnet)所提出的。奥脱曼在西尼格夫和西奈半岛北部之间,设立了一道栅栏。西尼格夫有森林植被,西奈半岛北部属于过度放牧的沙漠草原地区。长期观测的结果,发现西尼格夫白天的气温比西奈半岛北部要高出4.1度。这种现象被称作“西尼格夫红外反射论”。气温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地表降雨,西尼格夫要比西奈半岛北部湿润得多。这种意见在西方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沙漠和半沙漠地区降雨稀少,即是由于地表反射率特别高的缘故。
森林植被多的地区降雨量高,森林植被少的地区降雨量低,还与生物冰核的作用有关。
施内尔(Schnell)和瓦利(Vail)提出,森林植被腐烂以后所形成的有机微粒,对于水蒸气的成云和降雨来说,提供了核心的作用。生物的有机微粒,又称作生物冰核,即生物发生之核,飘浮在地表的上空。当水蒸气到来之际,水蒸气即附着在生物核上,以生物核为中心形成雨滴,然后降落到地表,形成大气降雨。在有生物核的地方和生物核多的地方,便容易成云降雨;在没有或缺乏生物核的地方,由于缺乏雨滴的核心,不容易成云降雨。按照这种理论,有森林植被的地方容易成云降雨,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非洲萨赫勒(Sahel)发生的持续干旱和沙漠化,震动了整个国际社会。萨赫勒的灾难是如何发生的呢?科学的解释是,在此以前的15年中,萨赫勒地区由于强度很高的超载放牧,使树木蒿草等植被遭到巨大地破坏,地表植被稀少,到处都是裸地。于是,生物冰核大量减少,失去了成云降雨的条件,从而出现了持续的干旱和沙漠化。灾难发生以后,居民和牲畜大量死亡和迁徙,人为的干扰活动基本停止。于是天然的植被得以复苏,生物冰核有了增多,降雨量随之而增加了。
森林植被影响成云降雨的意义
陆地降雨的根本原因,是大气环流。如果没有海洋的水蒸气传播到大陆,就不会出现陆地降雨。这个科学道理,已为人所尽知。除此以外,我们看到有水蒸气的条件下,陆地局部地区的成云降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地表森林植被状态。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全新世初期(即距今7000年~5000年),出现了高温期,雨水特别充沛,人类文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此后则转入干旱期,特别是在距今3000年以后,干旱不断加剧(虽然其间有小的波动),据有人研究,降雨量只有全新世初期的1/3左右。
全球气候的干旱化,与森林覆盖率的下降有关。在全新世初期,地球表面的生物出现了大繁荣,现在所见的森林树木,当时均已出现。在全新世中期,特别是距今3000年以后,人类普遍地掌握了铁器,砍伐森林、开荒种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大面积的森林消失了,出现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气候的干旱化正是与此有关。萨甘(Sagan)等人指出,过去数千年的沙漠化,使地表反射率的数值,增加4倍以上。地表反射率的增加,正是降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过去中国科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森林树木的蒸腾作用,会使地下水散失,并打比喻说,每棵树都是一台“抽水机”。按此说法,森林树林越多,地下水就越少,气候也就越干旱。这种意见是很片面的,因为它只看到了森林蒸腾水分的一面,却忽视了森林可以蓄水、促进降雨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全面地看待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固然消耗水分,同时又增加水分,而且是消耗的少,增加的多,森林增加降雨这一点更不能忽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森林是加剧了气候的干旱,还是增加了降雨和水资源,不难找到答案。敖汉旗的森林面积在增加以后,不仅年均降雨量增加了31%,而且在布满森林的山区,又出现了山泉流水。如果说森林把地下水抽光用尽了,山泉之水又从何而来?都兰香日德绿洲在林网形成以后,地温和湿度都有了明显增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如果林网吸尽了地下水,湿度岂能提高?农作物缺水又焉能出现高产?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只有从事实出发,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我国西北属于干旱区、半干旱区,降雨量稀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许多科学资料表明,历史上,这里经历了不断干旱化的过程。干旱化的发生和加剧,固然与大气环流的作用有关,来自海洋的水蒸气,很难到达西北内陆地区,这是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根本原因。然而还应当注意另外一个事实,即西北地区的森林植被在不断减少。在上古时期,河流湖泊沿岸有茂密的森林,这从古代人类所建造的房屋、棺椁使用粗大的原木得到了证明,特别是独木棺流行,反映出林木的广布。后来,人们在绿洲上大肆砍伐林木、开垦耕地,引起了土地沙漠化,大片的绿洲变成了沙漠。西北气候的干旱化过程与森林的破坏和减少过程是相一致的,森林的破坏的减少,加剧了西北的干旱化,这是西北不断干旱化的重要原因。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又指出:“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最关键问题,是退耕还林(草),要坚定不移地将退耕以后的土地,种植上生态林(包括灌木林),在不能种植林木的地方,则种植生态草。如果我们能够恢复古代的森林植被,那么,西北地区就会重现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实现“山川秀美”的愿望。由于森林能够影响成云降雨,换句话说有林便有水,有林才能大地铺绿。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务必把植树造林(草)、绿化大地,放在生态建设的首要地位,要自始至终坚持到底——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唯一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