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引用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文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度重视发表论文的引证与引用
科技论文的相互引用,说明科技知识的继承、利用和发展,显示了科技进步的脉络。虽然科技论文的引用与被引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引证论文与被引用论文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引证论文与被引用论文在学科上的相关性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有机联系,反映了科学研究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是对前人成果的客观评价。
1.论文的引证。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在正式的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否则就没有发表的必要。所有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对前人的工作给以充分的评价。引证就是在论文中指出有关知识的出处,即肯定与本人结果有关的前人工作,同时也使读者通过论文的结果了解到论文作者的创新之处。表明引文出处也是对他人贡献的一种鸣谢。同时方便读者在阅读论文后查找相关资料,开展相关研究。科研人员在写自己的论文时是最严肃认真的,在决定充分而必要的引证时,对所引论文的论点、论据既不愿夸大,也不敢缩小,更不能歪曲,此时的研究人员处于最负责、最实事求是状态,即使一时的疏忽也会影响自己的学术声誉。
引文发表的时间反映了知识的新旧程度,引文离现在越近越能反应研究工作的前沿性。通常愈新的文献引证越多,愈老的文献引证越少。引文的数量反映了国内外同行从事同一领域和相近领域的代表性论文是否引全面,如果不全,不是文献调研不够,就是故意掩蔽同行已达到的科学水平。因此有针对性地列出文献,标志着研究者对前人已达到水平的了解程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从大量的文献中恰当地引文这反应了研究者的水平,也是防止低水平重复,或是防止把别人的思想据为己有的一种有效措施。《ISR》收录两类论文, 一类是高水平的评论期刊上的论文,另一类是《SCI 》源刊物中部分专业刊物上的评论文章。对于后者,其参考文献必须在50篇以上[1]。 在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作者特别注意列出所有的引用文献,例如美国地震学家巴孔撰写的《未来地震》,译成中文不到6000字,确列出198篇参考文献。 美国另一位地震学家怀斯撰写的《地震预报》,文章较前者还短,确列出了280篇参考文献[2],这就看出引文多少的重要性。
与国外相比,我国论文作者的引文意识还比较薄弱,1988~1991年我国科技论文平均引文数为5.38,5.44,5.57,5.53,与《SCI 》1987年统计每篇来源文章的引文数20.8篇[1]相比明显偏低。1991 年我国科技论文引文数50篇以上的综合性较强的论文只有306篇, 仅占论文总数0.32%。无引文的论文高校占10.81%,科研机构30.42%,公司企业72.88%,医院17.14%,农林部门78.33%[1]。
2.论文的被引用
利用被引证数表征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计量学特有的一种方法。被引证数是知识被他人利用之后所留下的痕迹,是客观和现实的可供利用的数据。与同行评议科技论文相比,克服了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客观而公正。依据论文发表后引起同行的反响程度及引用情况判断其水平高低,已成为改进同行评议的国际发展趋势。收集引证关系的信息,主要由作者本人在文献调研过程中逐渐积累,或者到有关信息部门查询。
目前科研人员和单位都非常重视发表的论文是否被《SCI》、 《EI》、《ISR》、《ISTP》四大收录系统收录, 以及是否被各专业文摘所摘录,因为收录数量直接决定个人在单位的排名和单位在全国的排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研成果的奖励和科研人员职称的晋升,需要这样的文章。另一方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发布一次年度研究报告,排出了各单位在本系统或行业收录和发表论文的名次,这引起各单位领导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论文发表后,也要看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或反应,某篇论文被同行引用得越多,标志着这一研究工作意义越大,受到的“承认”度越高。目前我国有些科研人员只注意国内外科学家来信赞扬;列入某种文摘;把作者列入某种名人录;来函索要论文抽印本;在国内某报纸做了报导;在国际会议受到好评等等的反响,而忽视了论文的引用。这几类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界的评价,但都不是科学上的反应,严格的反应是科技论文被人引用。只有论文被他人引用,才说明它所包含的信息在科学交流中被人利用了。在一个研究领域内,质量较高的论文一般都较高频次地被引用,因而科技论文被引证的多少,是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的极好评价。根据对诺贝尔奖者的统计资料看,他们发表的论文每年都能达到7篇左右,且引用率高。 有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章每年的被引用数超过200次,而普通科学家不足10次。朗道的文章15年内被引用18888次,李政道的文章10年内,被引用4878次,杨振宁的为1728次,而一般科学家的论文引用率是50次左右,他们高出数十倍之多[3]。 我国学者涂连英等人1987年发表于英国《J clin Pha》的文章,根据1990年和1991年《SCI》引证统计,分别被各国刊物文献引证39和41次, 连续两年位居一篇论文引证次数第一[1]。只有在科学引证的过程中, 才能最准确地评估某一项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朱克曼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前论文的引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他们的论文绝大多数被人高频引用[4 ]。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条件之一是所提交的论文要被正引用50次以上,或者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正引用过。可见注意论文的引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引证可以引自被利用的论文,也可以引自正在受批评和遭驳斥的论文。如有一篇论文实际上得到多达25次的“批评性”(负引用)引证,则可认为这篇引起广泛批评的论文事实上也刺激了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即使这篇论文是错误的,但也是重要的,应视为是对未来的科学研究有影响的工作。
(二)论文的引用和评价具有滞后性
1.滞后原因。
科学发现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任何一项发现,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5]。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是不平衡的,不可能同时达到一个水平上。因此,就是在时代条件基本成熟的情况下,有些科学发现也常常不能及时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其中有实验条件的影响,也有科研人员个人认识水平的影响,这就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一项发现只有被科研人员承认和接受后,才会对其论文进行引用和评价,所以不应匆忙对发表论文下评价结论,或者参加各种奖励的申报,而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同行引用、评价。
2.与技术成果评价的异同。
理论成果与技术成果的评价方式方法要求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承认的“仲裁人”不同,理论成果的“仲裁人”是研究同行,而技术成果的“仲裁人”是市场;评价标准和侧重点不同,理论成果侧重于学术水平和对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技术成果侧重于对其应用价值的评价,参照物具体可测;确认的周期不同,理论成果从发表到引用,再到同行认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而技术成果一经投入使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显而易见。因此,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不能套用技术成果的评价标准。
3.理论成果应当通过“时间—实践”进行评价。
有的理论在当时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推移、条件变化,可能会发现其是不完善的或者是错误的,需要修正和完善。为了使科学理论成果经受科学发展及其实践的检验,国际上现在普遍采用延迟评议的原则。让理论研究成果经过一段时间或较长时间间隔才予以认可。经过时间的考验,谬论终要被抛弃,真理早晚会被承认。诺贝尔奖的授奖记录表明:本世纪内出现的重大科学理论成果,只有少数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奖的,绝大多数是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获奖。统计表明,研究成果从发表到获奖的平均时间间隔:物理是13.1年,化学是14.3年,生物学和医学是14.2年。也就是说,这些科学理论成果在发表后,平均要等待13~15年才能最后获得科学界的确认[6]。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曾提出过“早发表,慢评价”的原则,也是这个原因。
(三)提高论文引用率的措施
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被引用次数的多少,关键由论文的质量决定。提高论文质量,首要的是提高科学实验水平,多出有创造性的成果,有了创造性成果,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在国际上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1.加强基础性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基础性研究的特点是创新。“基础性研究只有金牌,没有银牌,更没有铜牌。”[7 ]基础性成果仅仅重复和验证别人的结果而没有创新是不会被承认的。科研人员要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多层次、多角度探索国民经济主战场上科学技术领域的终点、难点,抓住稍纵即逝的新想法、新思路,将各领域、各学科、各专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广开思路,努力创造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创新成果。
要创新,就必须选准研究方向。科研人员要把握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发展的最新动态,对学科发展做出科学预测,仔细分析国内外的情况和自己的优势,在最有希望的方向寻找突破口,组织好攻关力量,并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或在别人已占有主导优势的重要领域,寻找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空白区,力求站稳脚跟,取得局部优势。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许多创新性科学论点与方法产生的源泉。在指导思想上,不能立足于“赶”,而要立足于“超”,特别是在我们已有较好研究基础的重要研究领域,要仔细研究领先者的情况,开拓新思路、新思想、新途径,力争后来居上。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创新必须经过持久的努力、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要创新,必须有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和良好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必须有较高的科学修养,较强的战略眼光、顽强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个人的牺牲精神,并具有独到的研究风格,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凝聚效应。同时必须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老年科学家其造诣深,科学研究经验丰富,可以指点后辈;中年人年富力强,思想成熟,起中流抵柱的作用;青年人精力充沛,创造热情高,可以在开拓性、攻坚性工作中起到冲锋陷阵的作用,他们有着具大的潜能,是整个梯队生命力的源头。年龄结构的合理,也便于新老更替,避免人才过剩或断层,有利于研究方向的相对稳定性。
2.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1)争取承担国家项目,是获取科研经费的主渠道。 国家项目层次高、周期长、经费来源有保障,对稳定基础研究方向,提高科研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无论是国家、行业或省市的基础性项目均引入竞争机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和重点项目、攀登计划、“八六三”计划都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取。科技人员要争取国家科研项目,首先要参加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提高竞争力。
(2)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研究,争取世界各基金会的资助。 在国际交流中,要选择高水平的合作伙伴,开展实质性的科研项目合作,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及时学习和掌握国际本学科的最新理论、前沿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提高研究的起点。
3.高水平的论文应该向引用率高的刊物投稿。
刊物的层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论文的水平。通常评判期刊质量的测度指标是影响因子;反过来,利用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可以评估该期刊发表论文的总体水平之高低。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为:每年某一期刊在过去两年中所发表的论文被引证总次数,除以过去两年该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8]。它表示该期刊中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证程度, 平均值越高,影响越大,即被引证的次数多,这就反应了论文的水平。 1989 ~1992年影响因子的平均值,《自然》(nature)是19.658,《科学》(science)是19.619,《中国科学》B辑是0.209, 《中国地质学报》(Acta Geol.Sin-engl.)是0.096,《科学通报》是0.091, 由此可见如果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B辑上,与发表在《自然》相比, 其影响程度可以差100倍[8]。因此,依据论文发表的刊物来评价研究成果的水平,是应把影响因子作为一种权重加以考虑。从管理角度看,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在影响因子高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只有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国内外同行引用的才较多。
要提高科技论文的引用率,扩大我国科技论文在世界的影响,关键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产生一些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有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将论文发表于著名的国际期刊上,才能在国际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引证。
本文1998年9月8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