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01 江苏南京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院内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40例。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4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B超联合诊断,着重观察两组患者后期临床诊断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临床诊断指标数据上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可适度推广在临床实践的运用程度。
关键词:B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临床效果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早期发现和治疗对其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后期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关键。当前B超技术成为超声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其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上的诊断治疗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1]。本文研究探讨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有关问题,对加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文回顾性分析院内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45.5岁。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院内关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确诊细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后期临床观察数据具有可比性[2]。
1.2方法
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具体参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确诊细则。4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B超联合诊断,着重观察两组患者后期临床诊断率[3]。
B超诊断:采用东芝—68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定为7-10MHz,根据甲状腺结节形态、结构、内部回声以及血流走向等进行观察。具体方法为:生理盐水5ML稀释,震荡混匀抽取2.4ML,经肘静脉快速推注,然后用5ML、0.9%的氯化钠溶液冲管。在进行B超造影时,需要选取双幅实时显示功能。检查时,需要保持患者平卧状态,充分暴露颈部,用东芝—68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临床病灶的大小、内部回声、边界等指标,之后采用造影模式,保持患者平静呼吸,观察结节造影模式,临床诊断结果均需与对照组病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对两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数据上的处理,主要采用的是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引进F统计量和T统计量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P<0.05判定两组观察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4]。
二、结果
通过对两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数据上的处理与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临床诊断指标数据上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其中,甲状腺结节形态异常(对照组13例、观察组16例,t=11.223),内部回声异常(对照组26、观察组34,t=4.134),血流走向异常(对照组3、观察组4,t=17.2312)。
三、讨论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部位高发于颈部肿块性病变,常见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主要包括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构性甲状腺肿,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临床确诊具有一定的困难。当前B超诊断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类型上来看,甲状腺结节主要有增生性、肿瘤性、胶体性、囊性以及甲状腺炎性5种。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应该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确诊至关重要。甲状腺结节性病变B超检查具有简单、高效、无创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确诊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首选方法。同时,B超检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尤其是体现在患者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形态、边缘声晕、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以及血流情况等方面。随着甲状腺普查程度的加深,甲状腺结节检查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其良恶性诊断结果直接关系到后期临床治疗尤其是临床手术方法的选取显得至关重要。当前常规诊断甲状腺病灶对于甲状腺结节的物理性质较为敏感,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漏、误等情况。另外,常规诊断对于甲状腺结节诊断主要以结节的血流情况作为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所有甲状腺恶性结节均可测得血流信号。B超利用造影剂进入到患者肿瘤血管后,使血管增强,增强血管对比度,提供更加丰富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情况,尤其是针对恶性肿瘤,相比于良性肿瘤在血管数量、形态、结构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从而可以有效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程度。
此外,B超检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图像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增大呈非对称性,实质回声不均匀增粗,结节常为多发,边缘模糊,无包膜与晕环,肿块内部混合回声,内部少或无血流信号。甲状腺结节性病变B超检测图像表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的实质回声,边界清晰,有光滑的包膜,内部为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多有边缘晕环。B超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进行形态、血流观察提供肿块良恶性信息以及对鉴别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肿块之间的关联性、判断恶性甲状腺肿瘤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均具有一定的作用。综合而言,本文研究探讨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有关问题,发现其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可适度推广在临床实践的运用程度,这对于指导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及后期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吉小莉.B超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作用与超声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153-154.
[2]汪咏梅.2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B超诊断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48.
[3]齐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1):28.
[4]武向慧.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65-66.
论文作者:邱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甲状腺论文; 性病变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回声论文; 超声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