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读与写结合教学方法论文_王仁宁

浅谈小学语文读与写结合教学方法论文_王仁宁

(四川西昌市西乡乡中心小学)

摘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得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又遵循了新课改要求下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在长期积累中,能为其未来生活中语言文字的顺畅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过,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融入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同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语文阅读后,让学生写读后感

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在多个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例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课文内容,并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开始前,根据自身预习情况写出读后感。这一过程,既能使学生在主动阅读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也能使学生在写读后感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要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这对学生的文本理解、认知水平以及教学进程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例如,在学到《花的校园》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在阅读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保护花草等植物的环保意识、引发对自身情况的思考、学会换位思考、孝顺父母等。每个人对文章理解的角度、观点都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就是学生思维的差异,也是写作创新意识的源泉。因此,文本阅读后写读后感的教学方式,能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阅读中归纳小标题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结构进行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对文章各段落标题进行归纳与总结,锻炼学生阅读理解中的概括能力,并通过对文章结构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拟出各段落小题目。例如,在学习纸的发明时,其中一个段落明确讲述了造纸术的具体由来,即蔡伦对原有纸质改进,最终流传发展直到今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这一主要段落进行拟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读写能力,也对文化传承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阅读过程中结合批注练习

教师可以在语文读写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记录自身的想法和观点,完成批注练习。其过程既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想法,将作者观点和自身想法对比印证,达成阅读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能为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在阅读时,学生可以边阅读边记录想法。例如,在学到赵州桥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总结赵州桥的外形特点,并在空白纸上对文章内容加以批注。这让学生不但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在批注中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在对比观点中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前的预习中提出疑问,在课堂中带着疑问来阅读,将有效地提升阅读效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而言之,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批注或带着疑问阅读文章,都能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小学语文中段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内容的展开。

四、以写作教学为基础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教学中,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两者都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读写同步发展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教师在写作基础中的读写结合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悉文本后,对文中段落内容进行仿写练习。例如,在学习火烧云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和句式类别进行讲解,在学生初步了解后,让学生尝试仿写句式、段落。在这种仿写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对文章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次,文章内容续写,也是仿写练习的重要构成成分。很大一部分文章的结尾都留有悬念,存在很大的空间可交给学生去发挥。这一写作过程能同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仿写文章内容,开拓思维、运用想象进行创作,让学生在有乐趣的创新背景下,切身了解和体会作者的写作内容、情感,最终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稳定发展。

五、理清脉络,谋篇布局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篇章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来提炼提纲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列出文章的小标题,知道文中写了哪些事,每件事之间的联系,以及开头和结尾是怎样写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布局谋篇的训练要求。如果要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朗读课文明确: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詹天佑一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二部分阐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第三部分按照施工的顺序,从线路的勘测、隧道的开凿到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阐释出来,第四部分讲詹天佑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其的赞扬和怀念,表达出事件的意义,彻底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蔑视。这篇课文的结构紧凑、清晰,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提炼提纲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按照文章的写作思路试着介绍一个人,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实现读写转换。

结束语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有效地推进教学进程,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这种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和总体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思容.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7,(33):61-62.

[2]谢文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6,(79):58.

[3]林道英.趣味小练笔读写没烦恼——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5,(12):138-139.

论文作者:王仁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读与写结合教学方法论文_王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