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黄郑铭

(金华中心医院,呼吸科,浙江省金华市,321000)

【摘要】目的:观察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进行中心型肺癌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4.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气管镜;微创;介入;中心型肺癌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45-02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肺癌根据部位可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周围性肺癌可以手术切除,但中心型肺癌无法通过手术治疗,且肿瘤容易阻塞气管导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临床症状,患者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2]。近年来我院经气管镜对中心型肺癌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选择

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进行中心型肺癌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检查确定诊断。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43-77岁,平均(57.28±6.33)岁,肺癌分期II期27例,III期61例,IV期1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具体用量为吉西他滨1000mg/m2,第1d,第8d,静点。顺铂75 mg/m2,第1d,第8d,静点。21d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具体方式如下:(1)术前准备:常规进行术前检查,对患者情况进行全身评估,在支气管下观察患者病变的部位、大小、气管阻塞等情况。(2)操作方法:仪器为ERBRAPC-300型等离子体凝固器,氩气瓶打开,流速为2L/min,输出功率50-60W,将橡胶电极板放置在患者手臂下,经口腔插入电子气管镜,气管镜前端与肿瘤靠近,吸收表面分泌物,使术野尽量清晰扩大,将气管镜前端对准肿瘤,将氩气喷射管置入气管镜,在肿瘤周围进行治疗,每次3-5s,连续5-10次,治疗深度2-3mm,治疗时间掌握在15-20min为宜。

1.2.2分析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

疗效评价[3]:参考WHO相关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可测量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2)部分缓解(PR):所有可测量病灶缩小超过50%,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3)稳定(SD):患者病灶缩小不足50%,或者增大不足25%。(4)进展(PD):患者病灶增大超过25%。总有效率=(CR+PR+SD)/总例数×100%。

1.3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4.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3.讨论

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的肺癌被称为中心型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手术切除难度很大,且往往发现时已经为中晚期,所以治疗常以化疗为主。但是当肿瘤细胞侵犯支气管,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发生影响,此外引发的肺炎也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即不利于化疗的进行,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4]。

经气管镜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应用于呼吸外科的微创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是在支气管镜的引导下对肺部进行热消融、冷冻、球囊扩张、近距离放疗等局部治疗,本次研究是将氩气喷射管以气管镜为载体放置到肺肿瘤部位,进行近距离的消除肿瘤治疗,从而消除在气管壁上浸润生长的结节状或菜花状的肿瘤[5]。在气管镜下,能够对肿瘤生长的部位和具体情况直接观察,操作也是通过气管镜操作,因此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从而能将肿瘤准确消除,又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从本次研究来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说明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这是因为经过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能够直接对肿瘤进行治疗,从而患者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在化疗的配合下,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治疗的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欣燕, 魏红艳 , 戴献利, 等. 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2016,31(4):389-391,395.

[2] 王慧,黄礼年.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在外周肺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肺癌杂志 ,2016,19(8):559-564.

[3] 高秀艳 ,李静.老年肺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止血贴的应用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5,25(18):1692-1694.

[4] 彭辽河, 肖湘生,贾宁阳 , 等 .DSA 与 MSCTA 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协同应用研究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5,18(9):664-667.

[5] 史跃,高从敬.采用双重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6,11(3):184-186.

论文作者:黄郑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黄郑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