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活动改良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去伪存真论文,小学英语论文,合作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以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达成为先导,以合作交际为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形式,以“人人进步”为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互动,合作能力、探究精神、交际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
然而,目前合作学习中的活动存在诸多“伪”合作现象,即教师设计的活动压根不需要或不合适合作学习,学生只是“合坐”,非“合作”。例如“合坐”朗读:学生虽两两朗读,但都是自己读自己的,至于同伴读对、读错、读好、读坏,事不关己,根本不存在倾听、纠错和交流。“合坐”练习:两两合作,完成练习。可两人怎能一起写练习呢?于是一般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优生立刻动笔完成练习,稍弱的同伴傻坐着等;一种是优生直接说答案,稍弱的同伴被动地抄答案;一种是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动笔。“合坐”校对:完成习题后,两两校对答案,这时往往是优生直接告诉对方“这个错了,答案是A”,或者两人争执不休……这些以“合坐”形式的“伪”合作活动,无视学生合作的需求,使得合作学习空有其表,败絮其中。如何使合作学习的活动设计去“伪”存“真”,值得教师深思。
一、信息差活动,真实交际
所谓“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是指:由于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交际活动,交换信息,填补空白,从而完成交际任务,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2]信息差的存在是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动力,这样的活动才有交际的动力和意义。信息差包括文本信息差、逻辑信息差、表格信息差、味觉信息差、触觉信息差、触觉信息差、图画信息差等。教师可以设计体现不同信息差的活动,激发学生合作交际的欲望。
(一)拼版阅读,体现文本信息差
拼版阅读(Jigsaw reading)指教师把语篇分成若干部分,学生分组阅读不同的内容,由于存在信息差,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和语言交际活动把所缺少的信息差补充完整,才能全面了解语篇内容。例如故事Hats and Monkeys,教师可以将故事内容分为四部分:
①Look at this man.He's got lots of hats.It's hot.The man sits down under a tree and falls to sleep.There are lot of monkeys in the tree.②The monkeys take the hats.The man wakes up.He is very angry with the monkeys.He shakes his fist.③The monkeys are angry too.They shake their fists too.The man stamps his foot.The monkeys stamp their feet too.④The man is very clever.He throws his hat on the ground.The monkeys throw their hats on the ground too.The man has got his hats.Now he is happy.[3]教师将四部分故事内容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同组内四位学生(不同组内的顺序也可以不同),四位学生必须先独立阅读并理解自己的故事内容,然后在组内互相阅读或朗读,交流信息,之后通过讨论、交流、倾听、分析、协商,将四部分故事按其逻辑关联组合成完整的故事。
此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认真地去内化自己已有的和他人的信息,不断讨论、求证、思考、判断,把握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体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交际的真实性。
(二)调查活动,体现表格信息差
学习Trip plan后,教师可设计表格(见下页表1),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运用“Where will you go? When will you go? Who will you meet? What will you do there?”等句型自由交际,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由于每个学生旅游的信息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激发了学生去调查,寻找“同盟”的欲望,激起他们交流的热情,而大面积、充分地交流,也使语言得以巩固,使所学知识得以真实、自然地运用,体现了合作交际的意义性和互动性。
具有信息差的活动,使学生有了需要合作的动机和动力,体现了交际的真实性和意义性。
二、互助类活动,互帮互助
《英语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二级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与合作,遇到困难时大胆求助的能力。学习策略二级目标也强调,要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的能力。[1]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互助类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寻求帮助,解决困难。
(一)互助校对,寻找错误原因
由于小组合作的编组往往是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弱生互相搭配,因此,在合作校对答案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答案一致或答案不一致。教师应引导学生,无论答案一致与否,都应先说出自己答案并说明其原因。因为答案一致,并非就一定正确;答案不一致,也并非优生的答案正确;即使优生的答案正确,也不能直接让优生告诉弱生答案,这样就没有合作的必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阐明自己立场和解释原因后,如果有分歧,通过讨论、思考、辩论、协商等找出共同的正确的答案。特别是正确的一方,要将对方失误的理由告知对方,并加以详细、耐心地解释,使对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才能实现校对答案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合作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两两朗读,倾听纠正语误
在两两朗读时,为避免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教师应告诉学生:两两朗读时,不是一起齐声朗读,而是学生一方朗读时,另一方要善于倾听,懂得倾听,要通过倾听,关注对方词句发音是否准确,语音、语调是否流畅,停顿、断句是否恰当等,可以适当做笔记记录,并客观地指出对方存在的优势和具体的需要改进之处,这样才能实现合作朗读时,互相正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合作学习中的“互助类活动”,互相倾听、互相纠错、互相校正,不仅增进友情,而且有效实现强弱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三、分工式活动,分工协作
所谓分工式活动,即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学生根据组员的特长和特点,自主分配组内成员的角色(如果学生年纪较小,教师也可帮忙分配,但要以学生的意愿为前提),分工明确,沟通协作,以完成共同目标。分工式活动能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的特长优势,弥补个人的不足,发挥整体效能。
(一)制作小报,合理分配任务
教师布置任务:Make the English newspaper,四人合作完成小报,小报可以手工完成,可以电脑制作,可以使用剪贴画,但须图文结合,排版美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分工。如手工版小报:学生A美术功底强,可以承担画画的任务;学生B字迹工整,可以承担书写的任务;学生C审美观好,可以承担排版的任务;学生D色彩感强,可以承担涂色的任务。电脑版小报:学生A的PPT做得好,可以承担排版工作;学生B打字速度快,可以承担打字的工作;学生C善于搜索,可以承担搜集资料的工作;学生D的Photoshop或美图秀秀挺在行,可以承担图片处理的工作……合理分配任务,人人发挥特长,个个有事可做,集集体力量最后汇总、讨论、整合,那么合作学习就能水到渠成。
(二)故事表演,分工扮演角色
表演故事The three little pigs,学生A、B、C分别扮演三只小猪,学生D扮演大灰狼,不同的角色分工,学生必须在非常充分熟悉和理解自己角色的基础上,与其他角色在语言方面、声音方面、肢体方面、动作方面、表情方面、眼神方面、道具方面、配乐方面、默契度等方面进行配合、协商和磨合,以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分工合作,是一种资源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只有合理调配组内的各种资源,才能实现小组合作效果的最优化,使得组内成员人人展示特长,人人缺一不可,人人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游戏类活动,学乐结合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完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玩乐,其乐无穷。
(一)下棋游戏,棋盘中见高低
学生2-4人一组,每组有一“棋盘”,学生先“Scissors,paper,stone”(剪刀、石头、布),选出先后,然后下棋,各自移动自己的棋子,并根据图片所示,读出句子或单词。接着再剪刀、石头、布,接着下棋。当遇到说错,或说不出来的,就退后一格,以此类推,看谁先到终点,就获胜。此游戏,将棋盘与英语教学和合作学习融合为一体,让学生在棋盘中巩固语言,在棋盘中分出胜负,在棋盘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抓人游戏,儿时美好回忆
抓人游戏即儿时的“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教师将学生以6-8人为单位分组,先选一人当老狼,其余学生跟在“老狼”后面,边说“Wolf! Wolf! What's the time?”或者“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边跟“老狼”往前走。“老狼”可以随意回答“It's 2 o'clock.It’s 11 o'clock.It's half past ten…”但当“老狼”说“It’s 12 o'clock.”时,“老狼”迅速转身抓后面的学生,后面的学生要赶紧跑开,若被抓住,被抓住的人要成为新的“老狼”,以此类推,操练所学的时间问句和答句。此游戏,合作的人数较多,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他们能在快乐的玩乐中巩固所学,意兴盎然,乐此不疲。
五、互评型活动,客观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评价方式。
(一)读中互评,激发交流乐趣
此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关键词的提示下运用所学互相交流,同时互评更激发了他们交流的表现欲和积极性,使他们乐于交流,积极交流,并努力展示最好的自己,一举多得。
(二)写中互评,实现学用结合
教师提供给组员表格(见表3),同伴们须根据该组员在各科中的实际的表现,在组内与同伴协商、讨论,用表下括号内提供的词汇(也可以自己写),适当而客观地对组员进行评价。
(good,not good,so so,bad,try hard,not work hard,loud,naughty,run fast,shy…)
互评型活动以学生自评为基础,激发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激情,培养了学生倾听、协商、讨论、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为追求境界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倡导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中的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合作的需求,合作的意愿,合作的可能性,合作的真实性,合作的必要性,使活动设计体现“真合作”,而非“伪合作”,真正实现合作学习中活动设计的“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