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维度
潘 乾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 新时代是以“美好生活”为中心的好品德、好人格与好社会的完美、和谐状态,是真善美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道德教育要贡献于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也需要道德教育的支撑。美好生活的目标影响着社会个体的德性涵养,并不断融入伦理共同体的价值标准与判断中。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价值在于生成人的本质,成就成人之道,完善主体德性,并回归公共生活。新时代的道德教育实践,旨在重视主体的人格养成,培育正义德性,践行立德树人,启发个体追寻道德生活,塑造个体走向理性生活和引领共建美好生活。
关键词: 道德教育;德性生活;理性生活;美好生活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意涵指向个体生存、发展与享受都得到满足的生活,指向个体不断追求好品德、好人格与好社会的完美与和谐状态。美好生活是人人都值得过的生活,但社会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时表现出任性的一面,也存在某些违背道德伦理或行为规范的情况,这为道德教育如何面向美好生活提出了新课题。道德教育是蕴含在教育中的重要元素,与美好生活之范畴和价值密切关联。就此而言,道德教育的旨趣就在于培育社会个体道德品质的高尚、道德素质的卓越、道德行为的规范和道德境界的豁达,历练其具备实现美好生活的道德能力,从而为其通达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1)以 DIY为宗旨。当今生活崇尚自由、个性、便捷,因此“DIY”的社会需求便不断提升。通过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把创意灵感变为现实产品。因此,创客空间是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亲身实践与创新理念的结合体,是追求开放、共享、创新的 DIY 文化新范式。
一 美好生活与道德教育的价值契合
(一)美好生活需要道德教育的支撑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和培养社会个体生成理想的人格,从而改造人的本性并通达美好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期许各不相同,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历来都是以高度的道德自觉为前提的。而就道德而言,正如克里夫·贝克所指出,“某些道德品质如负责、可靠、诚实、自制、无私、公正、仁慈等之所以是善的,就在于它们可以促进人的美好生活,增进人类幸福。”[1]P3也即,道德应当这样来看,它对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都是重要的,道德应被看成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而不应仅被视作目的本身。可见,通达美好生活与追寻德性的真善美构成了内在价值的统一。
满足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然要更加注重个体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水平、道德境界和道德责任感的显著增强。美好生活始终离不开道德教育的支撑,学界所探讨的“道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2]“道德教育的理性路径:回归现实生活”[3]“道德教育与好生活”[4]“道德教育指向幸福”[5]等观点的阐发,无不是探讨通过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会生活”“爱生活”并“践行人性向善的实践理性”[6],最终通达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
2017年9月,海口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程立生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2018年1月2日,程立生被检方提起公诉。
(二)道德教育要贡献于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普遍意义的欲求或愿望就是使人的全部生活更好、更幸福,幸福就是要使人的全部生活表现得更卓越、更合乎德性。对幸福生活的探寻,过一种伦理的生活,就不再是灵魂的献祭,而是一种卓越和优秀、一种个体品质的优良或美德。而体悟这种幸福的真谛,就要能过上一种美好生活,也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德性能力,不断全面地发展自身并检讨个体的道德根基,检视自身已有的道德价值观。也即,美好的生活就在于德性地生活,这也恰是个体德性涵养的核心内容。
这种美好生活的价值通过罗尔斯无知之幕的“契约正义”又得以回应,他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12]P3。正义不仅是首要德性,也是必要德性。只有通过对个体正义之德性的培育,社会整体道德水准提升,社会更加正义,个体才能得之应得,继而唤醒全体社会成员着眼于追求有意义和有理性的生活。这种理性生活高于现实生活,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目的。理性的生活是通向未来幸福生活的途径,是用理想和价值来改造现实的生活、引领现实的生活,是一种可期待的美好生活。
二 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诉求
什么样的生活能被称为“美好生活”?它当然不能理解为简单地活着,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对道德、情感与理性的价值追求,以及关于幸福的不断追索。如海德格尔所言,人生活的当下世界,始终是一个共同存在的世界。美好生活也绝非仅指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美好生活,而是交融于更广阔的人类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从这一意义上说,美好生活的旨趣就在于达成一种“公共生活”,这种“公共生活”也为社会个体创设了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生活的“公共性”领域。在这种“公共性”的社会生活中,美好生活的欲求与实现不断地在个体的道德世界中得到理性反思、重构与解构,也就需要好的生活环境反哺于社会个体德性的提升与塑造,从而社会整体不断走向共生、共在、共识与共享的公共空间。
(一)道德教育生成人的本质,成就成人之道
道德是人性的内在构成,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和规定性,也是人的生活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深刻的人性根基,人之德性将会变得非常脆弱。道德可以使人拥有好品质、好人格,不仅是人类本身的生存方式、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或目标应当是善的,通达美好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并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社会个体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受教育、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呈现向上向善的本性。可见,道德以及道德教育的核心即在于“使人成之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在于引导人“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美好地生活,从而走上“成人之道”[9],通达有尊严、有意义的和有理性的生活。
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主要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沥青、砂石以及一些其他填料的质量比。造成沥青油石比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配料中含有的泥土、灰尘的质量超标。泥土、灰尘如果超出规定的范围,即使经过除尘工序也不能完全将混合物料中的尘土清理干净,会导致当砂石与沥青混合的时候接触沥青的数量减少,即使经过碾压之后也很难成形;第二,系统计量秤产生误差,在物料称重过程中计量沥青的计量秤和计量其他矿粉的计量秤指针没有对准零点而产生偏移,一旦对物料的计量不准确就会对沥青的油石比影响很大。
道德教育的实践首先是要培育学生如何做人,启发学生如何生活,为受教育者指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并引导他们追求最高的幸福。纵观中外思想史,道德教育无不是教育的重要核心,无论是传统文化倡导的君子“成德”与“成人”的说教,抑或西方古希腊“美德”与“至善”的教育理想,都表明了要通过道德教育来追寻和思考人如何通达美好生活。道德教育既是通达好生活的起点,也是通达好生活的必要途径。
从归根结底的意义而言,物质的丰盈并不是美好生活的终极价值,最为根本的是通过道德教育引导个体追寻内心的精神家园,建树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这种幸福或美好生活的目标,无一例外都要受到个体价值观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道德教育的诉求理应是以道德人格为基础,保持德性立场并践行有德性的生活,从而生成和实现人的本质,不断走向道德理性。
(二)道德教育完善主体德性,回归公共生活
教育的使命是面向美好的人性化实践。人类社会总是不满足于现状而追求过上一种美好生活,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在于培育个体对生命与人性向善的遵循,是一种理性的生活状态与秩序期许。因而,除了依靠个人能力过上物质上富足的生活,其思想境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更加值得期待。
在我们试图解答怎样通达美好生活之前,我们需要探讨通达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价值诉求是什么?否则我们就会得出乌托邦式的道德理想,并背离道德教育的导向。
人作为主体参与到世界的运行当中,以自身的实践行为见证着社会历史的运转,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改变自身,塑造自我。人类在自由的生存向度中,实现了主体的本真存在,在合理的行为尺度中,完成了生命意义的内在把握,在实践的运营轨道中,塑造全新的存在主体。主体是实践的思想导向,也是行为的能动力量,冲破度的框限,人的绝对精神(融主客体一体化的精神实体)[5]呼之欲出,主体被抽象化为精神追求的现实力量,实现人类对外在物质的追求,而主体的能动作用脱离了人类的本性,被动地成为外化于人的盲目力量,人的主体姿态显得扑朔迷离。
“美好”之生活与“德性”之提升如鸟之两翼,个体不断反思与省察自身德性,不断追求更加自由、平等、富足、尊严、友爱与幸福等诸多有意义、有价值、有品位的美好生活。于是,社会个体的人格更健全、道德更高尚、心灵更善良、胸怀更宽广,个体的精神世界就会不断合乎人性,个体获得了实现美好生活的智慧能力,并不断将这种美好生活的理念与需要通过道德涵养融入伦理共同体中,循而往复前行。可见,人的德性自觉与清醒认知只有根植并回归“美好生活”所构造的“社会共同体”图景中,才能呈现道德教育之于人之德性的美好诉求与活力。
三 美好生活的道德教育实践
教育的宗旨不仅是着眼于培养社会个体获得知识与技能,更应当是道德的高尚与品德的优良。道德教育的价值也并非仅是对人的生活与幸福的关注,而是要创设条件、方式或途径引导社会个体获得尊严、追求高尚,从而通达美好生活,共享美好社会。
就伦理道德的意义来看,苏格拉底所追问的“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是践行道德教育与美好生活问题的最好出发点。专注于“未经省察的生活”本身,其问题不在于只有省察才能为生活找寻生命的意义,而在于对“人应当怎样生活”及“人的正当的生活”的一种哲学的体悟与理解,美好生活的方式只有在这种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探寻道德教育的实践设计。亚里士多德曾说,“想要研究最优秀的政体的人必须首先规定,什么是最值得选取的生活。”[10]P230而道德即是一种过上美好生活的方式、一种生存发展的态度、一种沉思和智慧的活动。
(一)重视人格养成,启发个体追寻道德生活
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与生存发展的责任与规范的价值体现。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人们习惯于赞美道德个体的仁爱与良善,因为那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性,我们称之为美德。这种美德的德性水准通过个体的理性反思与批判不断展现真善美,倡导自由价值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享受,丰富乃至重构对美好生活的理解。
综上所述,段成式的交游范围十分广泛,涉及诗人、僧人、官员、仆人以及其他各色人等,但重点交游范围为喻凫、元繇与韦蟾等诗人,以及僧无可、僧栖简与僧靖奢等僧人。从时间上来看,前期与僧人往来较多,后期与诗友交往较多。从地点上来看,属襄阳一地交游范围广,次数频繁,段成式的存世诗歌很大一部分作于此地。段成式的交游既与他的宦海沉浮有重要影响(如李德裕、徐商等),也为他的诗文与笔记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最终成就了《酉阳杂俎》一书内容繁杂、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特点。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经常面对由资本、技术与市场所引发的道德伦理困惑,受到金钱的诱惑,于是,道德防线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可能会造成社会的无序状态。在具体的道德抉择中,大多数人更通常倾向于追寻道德情感的良善、道德心理的仁爱,这些都呈现出个体道德的优秀品性,也成为通达好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于是,美好生活的实现,就需要我们通过道德教育的力量,发挥道德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为通达美好生活创设有力的条件和环境,从而使得个体将外在的道德强制内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在这一意义上,道德教育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来引导社会个体的道德规范的,进而社会整体也是向善的,并通达个人生活的美好,通达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美好。因而,离开道德教育的手段,很难设想一种美好生活的方式或存在。
(二)培育正义德性,塑造个体走向理性生活
构建美好生活,走向共享社会,是新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价值标准和判断依据。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总是通过社会正义的价值判断来做出界分。古希腊柏拉图的“城邦正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是一种社会秩序的正义观;传统中国的“三纲五常”“亲亲尊尊”是一种政治结构的正义观;马克思开创的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设想使人们通达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可能。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人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1]P422。
无论在学理抑或实践上,德性的提升在今天已达成共识。但人们的德性高尚是否源自于先天?如若不是,如何形成?亚里士多德详尽论述了“城邦、教育及法律”对德性养成的意义,“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7]P32亚里士多德反复强调并指出,幸福自身即是目的,“幸福是完满的善和目的”[7]P3。每一社会个体都有着不同的善的观念,高尚德性的塑造也离不开社会向个体提供趋向于美好生活的秩序与环境。罗尔斯认为,教育要帮助社会个体具备起码的“正义感与善观念”的理性道德能力,并使之成为公平与正义的良序社会的构建者[8]P3。阿玛蒂亚·森则指出,社会提供的自由、平等与可选择的机会是人性向善的重要前提。因而我们说,道德不仅是某种具体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一种实践方式,人的德性生成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发挥和展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通达美好生活离不开对社会个体的“伦理教育”(道德教育)[13]P172,在过伦理生活中成为德性之人。这既是个体形成美德、成为好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也是通达美好生活并过一种理性生活的过程。通达美好生活的理念说到底是一种价值引导,社会个体在道德教育中感受并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事实生活和意义生活的体验与实践中形成优良品格,在幸福的生活中获得人性的尊严,人权得到尊重,财产得到保护,这一合乎人性的、正义的“理性生活”的价值正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归。这种美好生活亦只有在个体正义德性的培育和感召之下,不断发展和超越。
(三)践行立德树人,引领个体共建美好生活
如前所述,人类社会不仅是利益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更是伦理共同体等诸种共同体的交织形态。也即,人类社会本身是作为共同体而存在的,好的共同体也是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被规定与把握的,美好生活的内涵与意义是在共同体中被给予的。
绿色安全健康逐渐成为人们选择食品首要标准,绿色消费行为取代传统消费行为成为社会的潮流。为顺应这一潮流,国家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工作,“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简称。砀山酥梨属于农产品,是众多水果中的一种,目前与我国其他水果类似,消费者以鲜食为主。对于鲜食水果,消费者尤为注意其绿色程度,对于农药残留等十分排斥。如果砀山酥梨通过绿色营销,提供让消费者100%放心的绿色酥梨,一会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二会得到政府的奖励,三会使果农收入增加。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调的理想城邦是“教育的城邦”[14]P84,城邦成员要过伦理的生活,才能维系人类共同体本身。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正确的德性形成离不开“健全法律的城邦生活”,“正确的制度”是引导人们过美好生活的制度,这样,“成为好人”就首先要在“好的制度”(正确的制度)中过“好的生活”并塑造“好的德性”[7]P310-314。这种美好生活必须要在好的城邦教育中得以实现。因而,亚里士多德坚决主张,国家的目的是美好生活的普遍促进。既然是普遍促进,则要让每一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每一个体对社会成果均能普遍享有与享受,并融入美好社会的价值判断中,整个社会是分享与共享的存在。即通过德性之规范与提升使人向善,引导个体过上一种良善生活,形成一种共享价值观[15]。至此,一种旨在凸显道德教育所尊崇的共享价值理念得以生成。
新时代语境下,社会个体的精神面貌彰显着人类文明走向共同真、共同善、共同美的方向,世界各国都共同致力于公民的价值观涵养、美德的塑造与社会正义感的培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以立德树人理念启发个体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认同,可以提升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省察与理解,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引导他们积极创造并享受现实的生活,开拓和充盈他们当下的生活世界和生活方式,从而引领和扩展他们的生活视域,并最终走向美好生活。
道德教育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需要是不容忽视的,十九大报告更彰显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无疑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定义了新的使命、做出了新的要求。以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以道德教育培育社会个体“自律与他律”的认知、体悟与省察,不断激发社会个体的道德觉悟力、启发其道德智慧力,培养其道德辨识力、锻炼其道德意志力,才能凝聚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不断提高全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也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的引导与内化,不断强化社会个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能涌现和造就担当时代重任的建设者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才能在共享文明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格局中培育共享素养、强化共享意识,从而共建、共治美好社会并共享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曹辉.道德教育的生活本义及其回归路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54-57.
[3]李社亮.回归现实生活:道德教育的理想路径——一个关于道德价值取向的话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18-123.
[4]傅金兰,王一小.论好生活与道德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9):10-13.
[5]徐熙雯.指向幸福的道德教育[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6-99.
[6]潘乾.传统慈善文化的教育实践逻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43-48.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9]鲁洁.重新认识道德和道德教育[J].人民教育,2015(19):72-75.
[10]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卷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M].2012.
[1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阳,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4]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M].余纪元,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5]潘乾.共享理念的制度伦理考察[J].伦理学研究,2018(4):114-120.
An Interpre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Dimension of A Good Life in the New Era
PAN Qian
(School of Marxism,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bsrtact :The new era is the perfect and harmonious state of good morality, good personality and good society centered on "a good life", which is an organic unity of the value system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Moral education should contribute to a better life, which also needs the support of moral education. The goal of a good life affects the moral self-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 individual, and constantly integrates into the value standard and judgment of the ethical community. The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of a good life lies in the generation of human natur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way of adulthood, the perfection of the subject virtue and the return to public life.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im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ubject's personality, cultivate justice and morality, practice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inspire individuals to pursue a moral life, shape individuals to move towards a rational life and lead them to build a better life.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moral life; rational life; good life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681( 2019) 06-0017-05
收稿日期: 2019-08-25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青年财富价值观培育研究”,编号:GH19372。
作者简介: 潘乾(197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校:简小烜)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德性生活论文; 理性生活论文; 美好生活论文;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