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海教授的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纪念高清海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授论文,哲学思想论文,当代中国论文,哲学论文,五十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5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到吉林大学任教,高清海教授从教已经五十年 了。在这值得庆贺的日子,他的学生、朋友和有关方面领导聚集在他的身边,回顾他五 十年教学和研究的丰硕成果,总结他五十年哲学思想的历程和对中国哲学发展的贡献, 展望中国哲学发展的未来,隆重的庆典充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氛。受会议负责人的委托, 我简要地介绍了高清海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现在把这篇发言略加修改,见 诸文字,作为对我的导师执教五十周年的纪念。
高清海教授的学术成就已经由他丰富的学术著作、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影响和赞誉以 及政府和社会给予的各项奖励和荣誉所证明。199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约二 百万字的《高清海哲学文存》,收录了他此前的主要著作和论文,在《文存》之后,他 又出版了《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人就是“人”》等学术著述。如此丰富 的理论著述在当代中国哲学界是较为少见的。高清海教授的几部主要学术著作都已获得 国家、教育部和吉林省的各项奖励。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获国家优 秀教材奖(1988)、吉林省优秀著作奖;学术专著《哲学和主体自我意识》获国家教委优 秀著作一等奖(1995)、吉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哲学的憧憬》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5)、吉林省优秀著作一等奖。此外,他还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和香港“孺子 牛金球奖”等多项奖励。
高清海教授以杰出的学术成就在我国哲学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遴选的首批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组的首届成员,他还担任过吉 林大学副校长、兼任过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务。高清海的学术 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前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曾发表文章高度评价《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认为以高清海教授为核心的吉林大学学术群体充当了中国 哲学改革的先锋;日本学者对他提出的实践观点思维方式有过评论。自1956年高清海年 仅26岁破格晋升副教授以来,虽然经历了极“左”政治时期的一些磨难,总的说他是盛 誉伴随终身,成就辉煌,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大师级的学者。
高清海教授的学术成就更为重要的方面或实质是他学术思想的贡献。哲学是思想的王 国,哲学家的使命是创造思想,为民族和人类提供关乎自身命运的哲学思想。高清海教 授五十年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与新中国的哲学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 来的二十多年里,他是我国最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思想极大地 影响了一代青年学者,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1996年吉林大学五十周年校庆的时候,高清海教授回顾自己的治学道路说,“我从 ‘本体论’接受哲学,经过了‘认识论’和‘实践论’理解哲学的发展阶段,最后才捕 捉到现实和具体的‘人’,由此确定了‘类哲学’的观念。”这大致是他五十年不断自 我超越的思想道路,他认为自己的哲学探索肯定有许多失误,但自己学术思想所经历的 几个基本阶段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是一致的,为此他感到欣慰。下文我们就他学 术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做一简要介绍。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改革和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1959年,在刘丹岩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高清海发表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关系》一文,这是我国哲学界第一次对苏联模式教科书的质疑。按后来高清海教授 自己的看法,这篇论文立论的基础仍是本体论的立场和思想方法,文章的主要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整个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而教科书中历 史唯物主义部分的许多内容诸如阶级、国家、革命等理论只是列宁所说的理论社会学, 不具有最抽象层次的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意义,应当从教科书中分离出去,作为另一学 科讲授。这种观点后来被命名为“分家论”而受到批判。这篇文章对高清海教授的治学 道路的意义可能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意味着高清海教授已开始摆脱了当时苏联专 家所传授的教条主义学风的影响,开始了符合哲学本性的独立思考,这是他后来较之同 辈有较大学术成就的原因;二是由此开始了对苏联模式教科书长达近三十年的改革思考 ,1985年出版上册、1987年出版下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是哲学教科书体系 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是我国突破苏联模式教科书体系的第一部著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世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 北京日报》、《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报刊杂志纷纷发表评论,可谓好评如潮。 认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突破30年代传统教科书体系、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 开了体系改革的先河”,“为哲学的改革和研究创出了一条新路”。现在看来,国内外 哲学界对这部体系一新的教材最初只是从它的形式意义、象征意义去理解,这当然也是 重要的,在数十年传统教科书体系僵化不变之时,这部书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更 为重要的方面则在于该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新理解,即从本体论理解到认识论理 解的转变,在于该书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原则,在于它所体现的中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认识论转向。
高清海教授在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中逐渐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革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正 是适应计划经济的哲学,甚至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哲学基础。所以,哲学教科书体 系改革是我国全面社会主义改革的紧迫需要和组成部分。他认为,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根 本缺陷是自然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理论框架。用马克思的说 法是它只从客体方面而不能从主观方面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因而缺少主体性原则。 旧教科书把脱离人的物质、客观规律、社会规律作为决定一切的力量,正是与计划经济 体制高度集中的统一配置资源的需要相一致的。它排斥了一切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虽然旧教科书也讲能动性、创造性,但它的本体论体系和理论原则却把能动性、创造 性最终归结为适应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按照主体—客体—主体—主客体统一的认识论框架重新阐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清海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一文,较为 清晰地论述了教科书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原则。该文依据列宁在《哲学笔记》中 的有关论述,论证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 法或世界观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原则高度。由于后来我国哲 学研究视野的开放,人们至今并未深入思考我国哲学认识论转向的深层意义。最简略地 说认识论转向的意义在于:“没有认识论反省的本体论是无效的”。旧教科书关于世界 的本质和发展一般规律的论述都是哲学的认识和观念,如恩格斯就指出物质是最抽象的 概念,如果不对这些认识和观念进行认识论的反省和考察,这些陈述就是康德和黑格尔 所说的独断论或知性形而上学。没有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就没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就 没有区别于实证科学的哲学的批判态度和方法。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 础》的理论原则仍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中国哲学的实践论转向。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在研读马克思早期文献的基础上,出现了对马克思哲学 的实践论理解或实践论转向。即认为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范畴,而是整 个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原则和精神实质。有人提出实践 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论,也有人提出实践本体论,以此定义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理解中,高清海教授提出的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对于我国哲学观念 的变革也发生了重大影响。
在1988年出版的《哲学和主体自我意识》一书中,高清海教授系统地总结了西方哲学 思维方式演变的历史,从非反思的自然观点的思维方式,到近代哲学的反思的意识观点 的思维方式,再到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观点的思维方式,西方哲学总是用还原论的或本体 论的思维方式寻求某种终极的本原,作为解释和说明世界的终极基础。高清海教授认为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往旧哲学的新的思维方式,即实践观点 的思维方式,它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哲学还原论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因此,与实践 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理解不同,他强调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而不 是某种新的世界本质和本原的发现。这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把事物、现实、感性、世界 理解为人的历史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存在。世界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中显现的世界,是人 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与自然的给予性和自在性的统一。因而,既不能象旧唯物主义那样单 纯从自在的自然中寻觅世界的本原或本质,也不能象唯心主义那样抽象地发展认识的能 动方面,把世界归结为某种精神的本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了唯物和唯心的抽象 对立,超越了旧哲学本体论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因而,这种观点被日本学者称为“实 践超越论”。
不必讳言,人们习惯于素朴实在论的思维,习惯于传统哲学的思考方法,很难理解实 践观点思维方式的意义。既然事物、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生成的,那么不是可以说 实践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吗?高清海教授认为,如果以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或自然因果决 定论的思维方式理解完成,把实践看作是产生事物、现实的本体,那么这种还原还不彻 底,因为自然的给予性仍是更为原始的、先在的,还必须认定某种自然本体,因而实践 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难以避免双重本体的逻辑困境。问题的实质和出路是,哲学是否必 然只有本体论还原的一条道路,哲学为什么要追究世界的本原?
高清海教授认为,传统哲学是本质前定的哲学,尽管经过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反省它仍 未摆脱还原论的、实质也是自然科学因果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哲学追究世界本原或本体 是要为人自身找到一个终极的本质规定,或者说是要为人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但“人 是哲学的奥秘”,还原论的本体化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解释、说明甚至控制所有的自 然事物,却恰恰不能理解人本身。因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人自身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 无限可能性中的自我生成、自我否定。人的本质是是其所不是,即要寻求、创造自己当 下尚不具有的规定性,并且不断扬弃已有规定性的无止境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曾说无产 阶级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也可以说整个人类都是从未来或面向未来汲取自己的 本质规定。因此还原论的人的自我理解是无效的,寻求世界终极本质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至马克思已经终结。
高清海教授认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以实践观点思 维方式理解人和世界,就会打开一个新的视野,新的境界,就会摆脱传统哲学思维方式 的限制,全面变革哲学观念。20世纪80年代末,他发表了推动哲学观念变革的系列论文 ,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重新理解哲学和哲学史,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主观 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世界观的基本矛盾等重大哲学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在我国 哲学界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在高清海教授执教五十周年庆典上,我国著名哲学家南开 大学陈宴清教授高度评价高清海教授在我国哲学观念变革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三是关于“类哲学”和中国哲学特质的思考。
通过对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反思和梳理,高清海教授逐渐把哲学思考的重点转移到对 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理论思考,转移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思考。20世纪90年代初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中,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的三形态或三阶段理 论的启发,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马克思的人的三形态理论是:(1)“人的依赖关 系”形态;(2)“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 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联合形态。高清海教授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任务,不仅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和质量,而且是要呼唤主体性,确立人的 独立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大致是马克思所说人的发展的第二阶段。但从整个世界 发展的进程看,人类已处于向第三形态转变的开始,适应这一历史转变的哲学,只能是 表达“自由个性”联合体即人的类存在的“类哲学”。
高清海教授强调“种”与“类”、“物种”与“人类”的区分。“种”或“物种”具 有前定的本质,由本质确定了各自的形态和界限,它的本质和界限可以用形式逻辑的思 维加以把握。而“类”则没有前定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和生 成,人的生命能够突破自然物种的界限,以整个人类和世界为对象,因而能够形成超越 个体的类意识,成为类存在。人的类本性和类存在不能用种的思维、形式逻辑的思维去 把握,而只能用“类思维”、辩证思维去理解,用“类哲学”的理论来表达。
在新近出版的《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这部哲学随笔中,高清 海教授清晰地阐述了人和哲学的奥秘。人与其它物种一样,也是来自自然,也有自然规 定的种生命,因而也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从而有经验人学。但人同时又有超越 自然物种的类生命,精神生命,它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在自己的历史活动中不断获得 新的规定和内容,“把握人的特有本性、人与世界特有关系的理论就是‘哲学’。但哲 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不能自觉到自己特有的性质和方法,仍用种的思维方式去研究人 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陷入“绝对本体论”思维。只有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之后,哲学 才意识到自己的“类本性”。
高清海教授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今天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全球性 问题,已经使人类走向自觉的类存在有了强烈的紧迫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当年把无产阶 级的绝对贫困化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条件,而今天自然资源的绝对贫困化是否已成 为人类走向类存在的现实条件?在经过个人独立性的形态之后,类主体的类性不再是费 尔巴哈把个体联系起来的抽象类本性,而是在历史实践中不断生成、丰富的人类共识和 自我意识。达到类存在自我意识的个人,既是自由个性的个人,又是在公共生活和市民 社会所有领域实践了人类普遍性的大写的人。
在对当代全球问题和“类哲学”的思考中,近年来高清海教授日益强烈地感受到西方 哲学及其引导的文明形态的局限和弊端,开始思考中国传统哲学可能具有的全球意义。 高清海教授认为,哲学作为人类自我意识的理论,只能是哲学家在自己民族和文化传统 中,在自己时代的生活世界或人类存在形态中,自觉反思的理论。因而哲学必然具有民 族性、文化差异性,不存在可以简单搬来、无民族特殊性的普世哲学。因此,必须思考 中、西哲学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差异,择善固执,创造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哲学。
在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高清海教授深知哲学理论创新的艰难。在笔者近日与他的一 次谈话中他谈到,要创造有自己特色的当代中国哲学,首先必须弄清西方哲学的特点和 缺陷。经过近百年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西方哲学的弊端被看得较为清楚了 ,它实质是用范畴把握世界,用范畴关系推演世界,这样它就把范畴无法把握的亦即界 限和尺度之外的多样性、差异性、不规则性遗漏了。后现代哲学所要肯定的正是这些被 压抑、遗忘了的存在。但后现代主义哲学无法跳出西方哲学根深蒂固的理论传统,无法 找到新的哲学表达方式。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思考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就有了重大的意义。
今年初,高清海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关于中国哲学特质的文章,近期他与 他的学生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组讨论中国哲学特点的文章。作为初 步的理论探索,还难以预言高清海教授这方面的研究将会取得怎样的成果,但他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背景下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视角,肯定会给中国传统哲学研 究带来某些新意。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的自然感受方式,四海一家、世界大同的全 球感受方式,会为他的“类哲学”思考提供新的启发和理论资源。
五十年来,高清海教授与时俱进,不懈地探索,坚定地走哲学创新之路,不断地给中 国哲学界带来新的思想,新的冲击。作为他的学生,我们真诚祝愿老师的自然生命和学 术生命永远年轻,引领我们在哲学思想的林中路上继续前行,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贡 献新的学术思想。
标签:哲学论文; 认识论论文; 本体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中国哲学史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