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地下道路规划建设案例与实践——以深圳前海、宝安片区地下道路建设为例论文_张瑞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对于高密度开发的城市中心区,路面交通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建设地下道路是提高交通系统供给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分析国内外已建或在建地下道路实际案例,并以深圳前海-宝安中心区规划建设的地下道路方案为例,说明其对完善城市中心区路网系统、分离快慢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国内其他城市地下道路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道路、地下空间、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规划

1、引言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约束条件的限制,城市路面交通系统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单一发展轨道交通难以解决所有的交通问题,道路系统适度的地下化,已被实践证明是改善城市交通并使之进一步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加上人们对效率、环境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地下道路开发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大城市关注的焦点。

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和特征,介绍了波士顿、东京、上海一些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地下道路案例,并通过正在开展的项目——深圳前海、宝安地区地下道路规划为例,从中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以期为今后其他城市地下道路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地下道路功能定位

按照地下道路承担功能的不同,可将地下道路分为快速通过地下道路、完善区域性路网的地下道路、改善交通瓶颈的地下道路三类[2]。

2.1 快速通过地下道路

此类地下道路的特点是设计车速较高,一般在60km/h以上,其主要功能是为较长出行距离的车辆服务,并在一定距离内设置出入口。

快速通过地下道路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完善和补充地面、高架道路系统的不足,连接重要集散点,分离过境交通;二是出于对风景区、文物古迹、山体等的保护,穿越地面道路难以联通的区域;三是保护城市景观,节约城市核心区的土地资源;四是解决潮汐交通和进出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问题[2]。

2.2 完善区域性路网的地下道路

此类道路的特点是设计车速较低,一般为30~50km/h,多作为承担城市次干道解决某一区域的交通矛盾[2]。一类是城市CBD地区的地下道路,主要承担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有效分离过境交通的作用。另一类是通向地下停车场的地下道路,可以有效解决车辆在地面寻找停车泊位时间过长的问题。

2.3 改善交通瓶颈的地下道路

此类地下道路的主要特点是距离较短,起到避免平面交叉的作用[2],通过单点或连续的地下道路,在某个方向上形成快速路线,保证拥堵方向的交通,可以解决“瓶颈”问题。

3、国内外地下道路建设案例分析

3.1 波士顿中央大道改造

1、改造背景

波士顿中央大道于1959年建成,穿越城市中心区,高架6车道道路,设计运量为75000辆机动车/日。但由于道路功能复合,既要起到区域过境、机场联系功能,又要承担片区到发交通,加上路网不完善,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央大道运量达到190000辆机动车/日,每天拥堵时间超过10小时,事故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成为美国最拥挤的交通干道[3](见图1)。同时中央干道还造成了滨水区与城市中心区的隔离,不利于滨水区的发展。

2、改造方案

上世纪80年代,联邦政府确定了对中央大道的改造计划,于1991年实施改造。改造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现有6车道高架道路的地下,新建8~10车道的地下道路总长约6公里,建成后拆除原有高架路;二是新建一条至洛根机场的海底隧道。改造后地面道路主要承担片区到发、公交通行、慢行出行的功能(见图2),释放出的用地用于修建公园、博物馆、广场、住宅和港口设施等。

3、改造效果

(1)交通效率的提高

中央隧道设计容量为每天250000辆机动车,项目竣工后,拥堵实践缩短到早晚高峰时间的2~3个小时[3]。同时通往洛根机场的交通变得十分便利,不必通过93号州际公路,缓解了中央大道的交通拥堵。

(2)城市环境的改善

高架路拆除后约11公顷带形土地,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布置公园、博物馆等设施。高架路的拆除使得港区和市中心区连为一体,带动了港区的发展。另外,波士顿附近一些市镇,过去由于交通拥堵严重,与波士顿联系受限,而项目改造后方便了与波士顿的联系。

3.2 东京中央环状新宿线

1、修建动因

东京首都圈路网是以9条放射线和与之相连接的3条环状道路为主的路网体系[4](图3)。但目前3条环状道路修建不全,过境交通集中在都心环状线,使得都心区交通拥堵严重。

都心环状线沿线分布密集的商业和高级住宅区,若按规划方案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不仅征地拆迁十分困难,而且会对沿线土地造成分割,影响地区经济活力和环境。

2、总体方案

中央环状新宿线北接5号放射线池袋线南至3号放射线涩谷线,全长11km,采用单管单层双向4车道的断面形式,全线共设6对出入口。连接池袋、新宿、涩谷三大副都心区,承担完善路网结构、分离过境交通的功能,并弱化地面交通,缩减机动车道,增加行人、自行车、绿化空间(见图4和图5)。

中央环状新宿线工程穿越建筑与人口稠密区,在20-40m深的地下修建隧道式环状道路,这在世界上也是鲜为少见。

3、开通效果

中央环状新宿线开通后拥堵时间比通车前平均减少28%,高井至三乡平均行程时间缩短14分钟,并能有效缓解4号放射线新宿线交通拥堵,追尾事故减少41%。同时,中央环状新宿线周边道路延误减少33%,每年至少可减少2.5万吨二氧化碳、160吨氧化氮和16吨颗粒物的排放。

3.3 上海CBD井字形地下通道

1、修建动因

上海CBD位于黄浦江、苏州河的交汇处,西南面是金融贸易区外滩,东部为小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北面是北外滩,三足鼎立,构成上海CBD核心区黄金三角。受江河分割,越江设施不足,制约各片区之间的联系,目前主要的越江通道只有延安路隧道和外白渡桥。同时,大量过境交通穿越核心区,核心区内部交通出行受到抑制。延安路隧道50%以上为穿越性交通,中山东路过境交通比例高达70%。另外,中心城骨干路网结构尚不完善,延安路高架中断于核心区,内环高架浦东段不能有效承担环线功能,浦东与浦西地区的骨干路网没有形成整体。因此需要构建CBD核心区一体化交通,分离核心区过境交通。

2、总体方案

井字形通道是适应CBD地区发展,加强区域内部交通联系,提高交通辐射能力的道路系统优化方案。利用现有城市路网,通过兴建全封闭或半封闭的专用通道及越江隧道,在核心区构建一体化交通,分离过境交通,便捷到发交通。总体形成“4+2+2”的布局形态[5](见图6),其中“4”包括东西通道、南北通道、外滩通道、三横北线通道,承担到发和过境交通;“2”包括人民路隧道和新建路隧道,主要承担两岸联系交通;“2”指浦东和浦西的区域交通组织。

3、外滩通道改造

改造前外滩道路宽37米,双向10车道,过境比例高达70%,且大断面机动车交通分割了外滩空间和人的活动,抑制区域功能发展(见图7)。亟待解决交通走廊与风貌保护、功能更新之间的矛盾。

为了重现风貌、重塑功能,本着分离过境交通、弱化地面交通、恢复历史风貌、增加公共空间的原则,新建双向4-6车道的外滩隧道约3.3公里(见图8),以联系北外滩和外滩地区,发挥分离过境交通,承担部分到发交通的功能。地面道路由双向10车道缩减至双向4车道(见图9和图10),服务到发交通和公交,部分临时停车功能。

4、实例分析

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是解决中心区交通拥堵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优化城市中心区路网、补充交通能力,增加交通走廊,均衡路网的交通负荷,使大量过境交通由地面转入地下,有利于城市重塑功能、重现风貌[6]。

深圳宝安-前海片区规划定位为城市主中心,主要发展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与总部经济。集聚开发的用地模式给本片区的交通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积极研究地下道路,预留发展空间成为现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

4.1 前海地下道路规划

前海深港合作区位于深圳规划“双中心”之一的“前海中心”的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5公顷,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中心,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规划总建设规模约2600-3000万平方米,居住人口15-22万人,规划岗位65-75万个,开发强度大,达到了伦敦、纽约、巴黎CBD的开发量。

超大规模的用地开发必然带来超高强度的交通需求,前海需要形成以“轨道交通+慢行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交通发展模式。为实现前海进出交通的快慢分离,前海提出了在片区内部规划建设地下道路系统,主要承担前海对外快速交通以及内部三个片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功能,同时也是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接驳的快速集散通道。地下道路采用双向通行的形式,设置多组匝道与地面道路衔,并规划匝道进入综合交通枢纽出租车场站、停车场等公共设施[7](见图13和图14)。

4.2 宝安中心区地下道路规划

在深圳新一轮总规中,将宝安中心区定位为城市双中心中前海中心的重要组成,在区域和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发生了质的飞跃,与外部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将大大强化。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505万平方米,规划就业岗位16.2万个,大规模土地利用开发将带来高强度的交通需求,预计2030年晚高峰机动化出行总量将达14.3万人次。为支撑宝中核心区在区域和城市中的功能定位,规划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以满足超大规模土地开发带来的超高强度交通需求。其中在路网布局方面,以地下道路建设优化对外衔接功能,同时构建地下支路,提升支路网密度。

根据出行需求分布特征,需增加对西北及东北方向的通行能力,并服务核心区南部的到发交通,为此建议将规划主干路海澜路全线采用地下道路加地面辅道的形式,西侧采用地下匝道与江湾大道连接,东侧与南坪快速路二期地下道路预留匝道连接(见图15)。

由于既有规划的支路网密度与高强度用地不匹配,无法满足高峰交通集散的需求,规划建设地下支路、建设小区路加密地面支路,并将部分地块地下道路联通(见图16)。地下支路可有效增加支路系统的集散能力,对于降低地块支路交通饱和度有明显效果。

5、结语

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地下道路的交通功能,分析了波士顿中央大街、东京中央环状新宿线、上海井字形地下通道等国内外地下道路建设背景、总体方案和实施效果,最后以深圳前海-宝安片区地下道路规划为例,分析了国内城市如深圳规划地下道路的出发点,详细阐述了地下道路规划方案和功能定位。可以看出地下道路对完善中心区道路网络、分离过境交通、改善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廷朋,姚坚.国内外地下车行环路工程建设案例与启示[J].上海建设科技,2011(5):10-13

[2]张天然,赵娅丽,刘艺,俞明健.地下道路功能定位及其在上海市的适用性分析[J].地下道路功能定位及其在上海市的适用性分析,2007(3)

[3]孟宇.城市中心区交通设施更新实例——波士顿中央干道/隧道工程[J],城市规划2006(2):87-91

[4]刘友燰.日本东京中央环状新宿线工程特点[J],中外公路2009(4):257~259

[5]罗建晖,俞明健.上海CBD核心区井字形通道规划暨外滩通道方案[C],2010城市道桥与防洪第五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专辑2010(9):20~23

[6]陈志龙,张平,郭东军,王陈媛.中国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2)

[7]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前海地下快速道路系统详细规划[R],2014.5

论文作者:张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国内外地下道路规划建设案例与实践——以深圳前海、宝安片区地下道路建设为例论文_张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