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试论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有了个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才充满活力,而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却是教师注重发挥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功能,注重挖掘文本的价值内涵,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的阅读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很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在阅读,而是在激情飞扬中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让所有的感悟、感受、认识都统一在标准的答案之下。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学生也不能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能力,无法应对信息时代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强烈的个性化和独立性的阅读的要求。因此,呼唤个性化阅读,培养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新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具有自主性、体验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让他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文本表达的意义交融碰撞,生成多元的阅读结论,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读中质疑,培养个性化思维品质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清唐彪则进一步认为“凡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质疑意识一旦形成,在认识活动中就会敏于生疑,勇于存疑,敢于质疑,继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去研究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创新能力,不断锻炼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形成个性化见解,促进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笔者在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时,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围绕“火种为何难求”展开讨论。不料有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火种易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红军战士身背着枪支弹药,常在血与火中搏杀,难道就没有人想到用枪支弹药生火?有的说,古人尚且能钻木取火,聪明的红军战士却背着枪支弹药“盼火”,真有点不可思议。有的说红军战士舍不得用掉一颗子弹或是一包炸药……通过质疑,学生思想活跃,主动运用各种方法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并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条腿走路,并最终形成个性化见解。对于学生的各抒己见,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其他未表明自己观点的学生,采用征询他们对发言同学各种观点的认同与否及其理由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参与阅读思考的积极性。这既有利于突出学生个性阅读,又兼顾全体学生。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结束后加以小结,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与史实的区别,文学作品与历史的联系与差距,即艺术的虚构与生活的真实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提高了学生对文史的认识。
可见,在一种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十分活跃。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一些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鼓励和赞扬,学生只有在获得了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之后,其质疑兴趣才会更浓,其个性化思维才会得以继续发展。许多学者都认为,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没有新的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课为准绳,就难有个性化思维。要让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增长学问,培养个性化思维,就要鼓励他们在读中质疑。
二、读中体验,发展个性化想象空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阅读后产生了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带有个性化的体验。体验有两种特征:一种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性体验,另一种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整体性体验。这两种体验将学生生活中的虚拟世界与个人的经验世界结合起来,建构出文学的形象性,建构出人文意识、道德意识。
比如,笔者和七年级学生一起阅读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时,就要求学生具体谈谈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伤心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这样一来,文本盘活了,大家有话可说了,阅读课堂生动活泼了,阅读感悟能力提高了。随后我们师生就文章结尾的“这能全怪我吗”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经过一阵热烈讨论后代表们发言了:有人说该全怪“我”,因为“我”事先没征得父母的同意,不同他们商量便将珍贵的木雕送人,过分看重朋友间的友情而忽略了父母子女间的亲情;有人说不怪“我”,因为父母并没告诉“我”那东西挺珍贵;有人说不全怪“我”,“我”没征询父母意见不对,可父母事先没告诉“我”木雕很珍贵不能送人,更不该事后逼“我”收回木雕;有人说该怪“我”父母,他们应该委婉地同万芳父母协商,用其他礼品换回木雕,这既挽回了损失,又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整个课堂好不热闹。之后,我们又将大家的意见整合,形成观点——沟通父母与子女间代沟的桥梁是相互的谅解和尊重。这样,一堂阅读课里边,渗透了各自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我们对文本的阅读也就充满了个性化的创意。
另外,在理念上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注重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语文密切联系起来。从某个角度上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在阅读中渗透自身的生活感受。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情趣爱好不尽相同,因而生活的体验感悟也就不尽相同。作为中学生,他们对事物的好恶褒贬,大多是从自我视点出发,靠自己的水平和情感态度去判别,如果我们在教学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就会在阅读中拓展个性想象的空间,把阅读变成个性化再创造。
三、读中拓展,激发个性化创新意识
拓展即拓宽、展开,也就是延伸开去,有更多新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在阅读中,以课文为中心、为出发点,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不仅解决了语文学习中的“多读”要求,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一篇文章、一个单元为基点铺展开来,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拓宽自己的视野,把零星的知识编连起来,织成一幅点面结合、中心突出、四面辐射的知识网络。同时,在这种比较和补充中,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启迪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意识。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应的写景散文,体会观察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也可以引入一些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文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领略到四季景色的不同,进而掌握一些精美的词汇,进行储存积累。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则能从母亲这个话题谈起,古今中外写母亲的各种文体的文章都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性格、各个年龄的母亲,甚至一些关于母亲的新闻类文章都可以在课上引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母爱的博大、无私,并且学会如何于细微处去表现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人格。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容易让学生从中摸索到同类体裁或同类题材文章的取材及写法。从文学知识积累的完整性、系统性的角度看,则适宜向作者的其他作品拓展。例如,在讲完《黔之驴》后,可以向学生介绍柳宗元的系列作品“三戒”中的另外两部——《麋江之鹿》与《永某氏之鼠》,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柳氏寓言讽世的写作特点,也可以给学生推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来了解作者多方面的文学成就。这样,学生学习几册语文课本再加上广泛的拓展性阅读,就犹如阅读了几本文学史,并分别浏览了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从而纵向把握了文学发展的脉络和各个时期的文学风格,这就等于是一个由内向外、厚积薄发的过程。若能把课内片段阅读与课外大阅读配合起来,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文学鉴赏水平将会明显提高。两种拓展渠道相互沟通,共同丰富了阅读这块芳草地,共同促成阅读教学质与量的飞跃发展。
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拓展中,比较法、联想想象法以及多角度思维、发散思维、换位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善于思考和勤于思考,从而进行探究讨论、质疑问难,激发个性化创新意识,为学生在更高层次上领悟课文架设起阶梯,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在读中拓展,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生命关怀——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熏陶,在阅读中充实、升华。
总之,个性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思维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突破阅读瓶颈、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的选择权,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讨论和探究,同时多赋予语文阅读的现实意义,让语文知识获得过程与生活经历、生命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学生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感受生活,从而对现实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和正确的价值评判。
收稿日期:200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