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赵永梅

浅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赵永梅

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以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还关系到建筑公司自身的发展。本文将阐述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并对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档案资料;资料管理

引言: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是建筑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以后工程检查和改建的重要资料,完整、真实的档案资料能够从客观角度反映工程实际的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确保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规范化。

一、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档案资料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相关管理人员对资料的收集、归纳、编制工作缺乏重视,施工单位没有充分履行监管职责,而且施工单位只重视现场的施工质量,不重视档案的资料管理,使得建筑工程档案资料记录的不够完整。

(二)档案资料真实程度不够

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建筑工程各个单位和子单位的检验工作都会涉及到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与施工要素等诸多方面。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不能按时抵达施工现场,出现了普遍的资料代签现象,使档案资料严重缺乏真实性,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无从追责,对解决工程质量纠纷造成了很大的妨碍。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资料员、质检员、施工员没有进行充分衔接,出现产生施工日期和资料日期不相符的情况,导致档案资料失真严重,不能体现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1]。虽然国家对建筑材料的选取有着明确规定,而且对材料选取的频率与数量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但大多数工程取样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致使选取的材料不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缺少真实性。

(三)档案资料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各个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施工单位都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致使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整理和收集工作出现问题,不能保证施工建设与档案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同步进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部分施工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资料管理人员,建筑工程档案资料不能按时收集和编制,导致档案资料缺失、混乱,严重影响了档案资料的时效性。部分总包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分包单位管理体制,使档案资料的检测、报审的信息不全。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严重拖延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

(四)档案资料可行力度不够

作为施工单位用于了解和分析工程项目的档案文件,组织设计的完善与否和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相关人员应针对性地编制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但很多施工单位都把这个工作交由资料员处理。由于专业能力限制,资料员通常无法对工艺技术与施工图纸有着深入的领会,在修改与编制过程中只是套用格式,无法依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与深层次的编制工作,使得建筑方案与组织设计缺少可行性,有的甚至需要重新编制后才可投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意识

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意识是提高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整理与收集水平的关键。施工单位应加大对档案资料相关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按时对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保证档案资料归档、处理、收集等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单位的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力度,监督和检查档案资料的是否按时完成,对施工方案与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安排专门的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与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第一时间了解新的档案资料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档案资料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与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合作意识,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尽快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处理。

(二)确保档案资料真实规范

在填写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时应力求字迹清楚、辨识性高,让专门的负责人或单位进行盖章,没有进行签字和盖章的档案资料不具有使用价值。确保建筑工程档案资料遵循谁管理、谁签字,谁形成、谁施工的管理原则,保证档案资料数据的真实有效,有明确的结论,签字和盖章部分应齐全。档案资料的结论应依据各个专业和各个施工部分加以评价,使评价、检查、施工都有一定的依据,而且在工程项目验收后,监督单位应进行审核并填写相应结论。如果检查出现问题,应在档案资料中重点标注,并及时处理相应问题,处理后核对处理结果是否有效,把复查的结果填写在档案资料中。要想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料的真实性,还应对施工日记加以规范,把施工过程的各个时间点都要认真、仔细地记录,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也要在每次检验工作前,对资料员、安全员、实验员、质检员及施工员的施工日记进行汇总,确保资料员将档案资料汇总时间与外借去向记录下来,安全员要把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安全活动记录下来,试验员把建筑材料的取样、批次等信息记录下来,质检员把各个分部验收工程、隐蔽验收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信息记录下来,施工员把施工部位、工程变更、工程测量等情况记录下来。

(三)完善档案资料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应根据政府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档案管理和建档的相关条例和规定,与当前施工单位档案资料管理要求相结合,针对性地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应对档案资料的管理流程加以明确,划分管理职责。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应建立不同专业的资料案卷,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整理,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号,使档案资料有序存放,方便日后进行查阅,确保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四)确保档案资料的及时性

档案资料的及时性可以充分反映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便于控制施工质量。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时,有许多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存有造假后补等情况,如检测砂浆与混凝土强度应使用随机抽样法进行评定和检测,而实际施工时施工单位却很少使用这个方法。资料不及时还表现在分包单位中,很多分包单位只重视现场施工进度,不重视档案资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很多分包单位的建筑材料进场时没有质检报告与质保资料,即使提供资料也与图纸的设计方案不相符[3]。部分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后,没有及时进行后续的检测工作,出现漏检现象,需要进行补检工作,不但使档案资料时间没有连续性,也极大的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各个施工单位应做好对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和监督,对各个分部采用档案资料预验收的制度,同时加强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核查力度,如果发现代签行为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档案资料的及时、有效。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公司尤为重要,极大的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后期施工工作。因此,建筑公司应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意识,完善档案资料管理体制,确保档案资料真实性、规范性与及时性,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费烨,韩艳平,侯玲玲.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变革——以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39-48.

[2]倪涛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6):87-89.

[3]刘骅,程小雪,夏长银.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8,(06):25-28.

论文作者:赵永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赵永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