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风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_黄胜军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舒风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口服舒松散治疗,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显著,科广泛应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舒风散;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没有表现为系统体征,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三叉神经失常,目前现代医学常用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我国部分西药也有好的疗效,从远期来看,疗效治标不治本,疗效以后可能产生副作用,导致病情的复发持有发生。舒风散治疗能够减少三叉神经痛样发作的次数和程度,缩短病情持续时间,增加血浆含量,减少血浆P物质的含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6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西医诊断标准:①面部肯额部出现阵发性疼痛,疼痛表现为剧烈、突发、尖锐等现象[1];②没有明显神经系统特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患者呈现电击样疼痛、痛处位置不固定、易怒、口苦口干等。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3.65±12.9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4.15±15.9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症状、体征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取口服舒松散治疗,具体成分:栀子,香附,天麻,疆蚕,黄苓,川芎等。剂型:冲剂,颗粒与生药比值为1:3。每袋15克,每日1-2次。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山东齐篱艨华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批母:鲁药准字2000第003042号,生产批号:0004203),连续治疗3-5次,初服每次0.2克,每日1次,往后每日增加0.2克,每日最大剂量≤1克/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疗效,参考《中医新药治疗三义神经痛的临床耕究撂导原则》有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标准:①显效:疼痛停止后,2个月内发,但发作频次较前相比减少48%以上;②有效:疼痛发作频率次数较前相比减少一半以上;③无效:疼痛发作频率次数较前相比小于26%;④临床痊愈:疼痛指数降低,功能正常,疗效期2个月以上无复发;无效:同时,记录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3.1 疏风散与卡马西平的疗效分析

根据导师多年临床经验,对疏风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之病因主要为气火上逆,痰瘀阻滞,为肝火亢盛者,确立“化痰祛瘀、通络止痛、半肿熄风”为三叉神经痛基本疗法。试药过程中停用其他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以免造成体内药物排斥,损害人体健康。试验前,服用过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一周后可进入试验。两组均以30天为一疗程。治疗一个月后继续观察三个月,最后统计两组疗效。

3.2 长期服用疏风散与卡马西平治疗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由于对病因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相关理解,中医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没有达到质的飞跃,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与肛密切相关,并对患者提出了通络止痛的治疗方法[2]。遵循中药医理规律,研制舒风散治疗本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多项试验研究均显示患者的口服疏风散治疗后,舒风散可能有抗炎止痛疗效,减少了致炎、致痛物质的积聚,确立平肝熄风,通络止痛,化痰祛瘀为治疗原则。舒风散能够减少三叉神经痛样发作的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和增加血浆β-内啡肽含量,减少血浆P物质含量的作用[3]。疗效方面、临床兼证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疏风散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药物,其药效已得到科学的认证,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其疗效机理,为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疗效更加显著的治疗方法。两组试验表明,舒风散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实验、临床及理论诸方面,系统地分析舒风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其发作时的病机进一步探讨,应广泛使用疏风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参考文献:

[1]何俐钧,余建萍.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副作用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86-4787.

[2]唐四强,漆松涛,刘忆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10):1046-1049.

[3]周莹.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62-3763.

论文作者:黄胜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舒风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_黄胜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