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运行的另一个向度——以人为本管理机制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方式论文,管理机制论文,以人为本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但人们往往对生产方式统一的契机以及相统一的深结构缺乏本质的了解,就不能准确地理解生产方式的本质。随着改革逐步向深层次的推进,生产关系的调整成为其它改革的关键,改革的深化,就是生产关系深层的变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成为我们深化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我们必须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理解生产方式运行的机制和走向,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方向。
一、确立主体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依据传统的观点,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当然,这种划分无可非议,但是,这种划分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越暴露出它固有的局限性。如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自动化已成为一种生产形式,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情绪、兴趣以及知识结构都会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进行,制约着现代生产向纵深发展。因此,根据现代生产的一些新特点,我把生产力概括成四个要素(即主体、物、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在这里,我为什么要用主体代替传统观点中的“劳动者”?这是因为(一)生产力的核心问题是解决生产问题,作为主体的生产力,既是生产过程的手段,又是生产结果的目的,生产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消费需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价值取向;(二)生产力主要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问题。而作为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的主体,可以从主体、客体的层次,从真、善、美的角度来改造自然,塑造自然,在改造中不断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了主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评价、审美情趣的作用,使生产不再是一种掠夺式的生产,而是主体与客体三个层次(即主体与自然、自体与社会、主体与自身)和谐统一,一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应是这三者协调发展;(三)从最原始、最基本的意义上讲,生产力首先是主体的劳动能力,即蕴含在劳动者身上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这是生产活动中唯一能动的力量,人的创造能力,是主体本质力量和主体性质的内在根据,它是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主体把自己与自然相结合的标志;(四)用主体代替“劳动者”可以避免认为仅仅生产第一线的活动才构成生产力的误解。
主体、物、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以及社会的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生产方式的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根据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生产中的不同功能,如果在时间和空间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有两类特性。一类具有限定性和确定性的特点包括物、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关系,当然,物和科学技术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物也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参与到生产力的行列中去,但这些变化并不妨碍我们对它们进行静态的、抽象的考查,而社会的生产关系一经形成,也有一种定势的特点。通过对生产方式静态的考查,便于我们发现生产方式的深层结构和它们的功能。另外一类具有非限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特点,这就是生产方式中主体和管理方式。应该承认,作为生产方式的核心的成份应该是主体——人,人作为主体,说明人与事物的关系中,人处于主导、主动的地位,表明是人自己活动的主人,人是自己生活和历史的创物主。当人是自己的社会生活创造者的时候,人既自我创造社会,亦是自我构成社会,创造人类社会的是人自我,组成社会有机系统的细胞和要素亦是人,发现并遵循社会生产方式运行的规律,依据生产方式的最佳结构来管理,指导社会的也人,人作为主体在不同的意义具有不同的规定性,而作为参与生产方式活动的主体,是把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和审美主体等运用到创造历史的行列中去。
管理既有国家管理,又有社会管理,而作为生产方式的管理是指为实现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指挥和调节和控制人、财、物的一种职能,以达到生产的最优化和最佳结合,达到高效率、低消耗。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管理在生产方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管理可以在同一能动性形式上建立若干在功能内部组织方式和运行上相异的活动。作为管理应该发挥“结构效力”的特征。以最优的“结构效力”来赢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管理既有人的管理又有物的管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管理的实质内容。纵观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史,可以看出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系统管理、权变理论、有机管理理论等发展阶段。尽管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都各有所不同,但每一阶段都与“人”或多或少有着关联。目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企业界、学术界被普遍认同,日本的企业管理在全世界中公认非常成功。与中国的做法相比,有很多近似之外,二者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仁者爱人”,而“仁爱”则是人本精神的深层内涵。同样是一种管理方法,在日本做得很成功,而在中国却行不通,恐怕并不是这种管理的理论或方法的优劣,而是与一个国家的国情、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国民素质等有着密切有着密切关系。
在生产方式的结构中,我们应该以发挥生产方式中非限定性的因素的优点,寻找生产方式的深层规律,提高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增强管理意识和提高管理艺术水平,这是我们今后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我们当代企业“转机建制”的哲学内在依据。
二、主体机制管理与生产方式运行向度
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和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出现在生产方式的舞台上,管理的本质在对人的管理,既要调动主体在管理中的能动核心作用,又要使人的行动规范化。这就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二律背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要求我们回答主体的时空拓展与生产方式运行机制的关系问题。
主体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具有时间拓展的主体与自己的历史相联系,具有空间扩展性的主体与自然界相联系。所以,主体构成了融社会、自然与人自身为一体的特征,而生产方式主要解决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矛盾,主体的特征以及生产方式使要解决的问题,使得主体负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使主体成为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和使者。人作为一种感性存在物,他有吃、喝、住、穿、用、行等一系列维护生命的基本需要,同时,又本能地意识到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使其行为的外化,自然就成为主体所改造的第一对象,成为人的生活资料的直接来源。当主体开始向空间探索的时候,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历史,也有了自己的时间内容,也就有了自己的生产方式。可以这样说,主体与生产方式同时产生。人们和参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的目的也产生了,目的能够直接抓住对象——自然的契机,目的成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内在力量。这是主体——目的——自然相联系,成为主体的一个方面,而作为主体——目的——社会,这是主体的另一向度。在生产方式中,既然作为生产力中的“人”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考查,作为生产关系中的“人”是作为一种目的来考查。那么,人作为生产力一个核心要素,在向自然索取所需要的物品过程中,执行着自己独特的功能。
当主体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执行着“手段”功能的时候,同时又越出了“手段”的范围,利用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追求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一种完善的社会制度,一种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主体追求的一种社会目标。所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构成了主体的目的和手段统一的基础。人作为主体在不同的意义上具有不同的规定性。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是人在实践、认识、价值、审美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主体从内在世界出发对社会提出要求,从生存实践中提出价值认识,形成追求更充分个性实现的理想目标,这就必定引发起对现实和环境超越的冲动,并且在人的超越中不断被更新。人不仅按照真、善、美的尺度来塑造自然,而且按照同样的尺度来造就人类的未来社会,社会的理想集主体的真、善、美一身,不管是古代的理想国,还是现代的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理想蓝图,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尽管主体自身在自己的目的的选择中,不断地拓宽主体的时空活动范围,主体自身时空扩展,恰恰又是自己的历史形成,而历史一经形成,主体又成为历史另外一面。所以,当我们考查历史主体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在主体自身,而必须越出主体的自身的范围,使主体自身处于历史的高处,去审视历史的深层走向,从而把握历史的规律。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一经作为劳动过程而开展,就同人的社会生存条件的再生产和发展的源泉一起成为发掘和表现人的各种个人才能和才干的环境。因为,正是劳动的、生产的活动才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写道: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是真正证明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从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中总结出人类个性的活动,这决不是偶然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更迭,同时也是作为主体历史个性的各种不同的历史类型的运动而出现的,从原始人的依赖性和局限性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历史赋予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精彩论述为我们寻找到了主体的个性扩展与生产方式运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理论基础,时间扩展是为了充分展示人的价值,而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本质上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所以,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历史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认同的,而作为生产方式的深层结构,即管理层次,除了协调社会的其它关系以外,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含义即对人的价值管理,目的是为了协调主体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运行方向相一致,使社会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依我之见:这大概是管理的最深层意义。所以一个社会的动乱和不稳定大概是两个因素造成:一方面是主体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标准相差甚远;一方面是作为协调主体和社会关系管理的功能失调。应该看到孕育于东方传统文化和东方管理思想,因其没能接受近代产业革命的洗礼和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碰撞在与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东方传统文化存在着一种保守的“惯性”。因而对现代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滞后力。这种预言被日本、韩国、东南亚经济的崛起而被破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联,同时,中国管理思想中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团队精神,追求组织和谐,注重精神激励,提倡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等内容与现代世界企业管理的发展变化相吻合,显示出东方管理思想的无穷魅力。
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历史中主体与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解,也为我们找到了解决管理中既要调动主体的创造性又要使人的行为规范化矛盾的钥匙。人是最高的社会价值,但也不是与世隔绝的,最高的价值是处于同他人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的创造能力是他用自己的活动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活动相交换的能力,真正人的创造不仅实现创造者的自由,而且以自己的劳动成果为社会其它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这就是为社会成员的创造性表现普遍条件的创造,拥有最高的社会价值。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改革、开放本质是社会主义方式的自身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随着改革的深化,人的力量和能力的发展,被作为关心个人命运的棱镜而摆在中心位置。这是个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能增加社会生产力并完善社会关系,这个问题之所以是社会性的,还由于我们所说的不是个别人的彻底而全面的发展,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彻底而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力量和能力的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本身的理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三、以人为本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企业进入高层次的制度建设,走上规范化方向,又是拯救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改变企业现状的重大举措。它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问题,牵连的方面和部门可以纵横上下左右,既有浅层次的问题又有深层次的问题,还有经济利益与权力的问题,人与物的问题,诸多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依我之见,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以人为核心,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形式上是实现劳动社会化,生产计划化,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超过了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进入了商品经济的时代。事实表明,由于缺乏发达的生产力体系和生产社会化的社会联系,这种主要靠垄断制加上超经济强制推行的统治经济体制。本质上只能是变相的、封闭的、扩大的自然经济,因而人只能是放大的处于依附关系的人,企业依附于国家,个人依附于企业(或单位),这样便形成了传统体制下人性链的依附关系,形成了社会主义特殊阶段下特有的“权性人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为确立和发挥人的主体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宏观保障。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机制就在于从人的主体性源泉出发(包括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职业的选择等)去发掘、发挥的主体性。要从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出发,从重才求贤着手,把建立事实上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作为突破口,才有可能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把国有企业搞活、搞好,使企业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两个主体,其中人的主体性是核心。一个是企业主体,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理顺债权人和财产的关系,理顺企业法人和法人之间的关系,理顺政企关系,转变政府的职能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就会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约约束的能力;第二个是树立人(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在传统体制下,人不能自主地支配生产,不能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只能是“名义主体”,永远成不了实践活动中的“现实主体”,人人有份,人人无责。只有和现实的劳动条件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主体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人成为自己劳动能力的主人,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职业,进行交往,发挥才智,施展个性,从而为发展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自由是主体的最高境界,自由是人所必然要追求的,而社会秩序也是人们必须要依赖的。这种复杂的关系结构也反馈到了“自由”本身之中,自由不仅包括去实现的一种境界,而且也包括人如何去实现这种境界。在僵化模式下,人在相当程度上成了用人单位“附属物”,这样的人难于成为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主体性的人。人要成为社会的主人首先必须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如果连自己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都不支配,谈何人的劳动主体性、人的主体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成为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切实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源于人的自由状态,而自由状态则源于自主劳动。完整的自主劳动,应该具有:第一、引入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包括职业、岗位、权利与义务的定位等;第二,建立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人事用工制度,才能使企业中的人才有施展本领的舞台;第三、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吸引和保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体制和制度,让职工在参与民主管理中体现主体地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恰好为劳动主体化的实现提供了保证,使人有可能摆脱持续了几千年、又在僵化体制下变形出现的人身依赖关系,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超越人对物、人对商品、人对金钱的依赖关系,从而为发展人的主体性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既然传统的发展模式有悖于社会的进步,那么,必须重新确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中心是突出人的发展,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当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主体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社会现代化要求主体必须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适应现代社会步伐,唯有如此,才有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真正实现。
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主体问题的实质,实际上是社会主义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问题。当然,积极性除了反映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之外,它还包含着比较广泛的内容,正如毛泽东所说:所谓发挥积极性,必须具体表现在领导机关、干部、和党员的创造力负责精神,工作的活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以及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爱护观点出发的监督作用。所以,积极性是广义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整套能够持久地激发起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现代社会发展的战略就不能是一种单一的增长战略,而应当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技术、文化全方位的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199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