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水平_科学发展观论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水平_科学发展观论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把握经济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4)11—0183—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充满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五统筹”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度。因此,我们应坚持“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经济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一、“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度

“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是包含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经济度是形成和维持经济社会某种稳定发展状态的度。“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度两者具有深刻的内在关系。

我们应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利于坚持“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好经济度。

(一)“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统筹”二字包含着全面兼顾、相互协调、瞻前顾后等深刻的内涵。显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统筹”发展观,从其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几个方面反映和遵循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

在其全面性上,“五统筹”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全面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绝不能在这些相互关联的发展中顾此失彼,搞片面性,极端化,出现畸形发展状态。全面发展是一种稳健的、良好的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发展。可以说,离开或破环这种全面发展,我们就会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因而我们也就不可能稳定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其协调性上,“五统筹”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相互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绝不能在这些相互关联的发展中比例悬殊,严重失调,病态化,出现畸形发展状态。协调发展是一种稳键的、良好的发展,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发展。可以说,离开或破坏这种协调发展,我们也会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因而我们也就不可能稳定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其可持续性上,“五统筹”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持续推进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绝不能在这些相互关联的发展中竭泽而渔,不可持续,短期化,出现畸形发展状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稳健的、良好的发展,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发展。可以说,离开或破坏这种可持续发展,我们也会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因而我们也就不可能稳定地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践证明,以上“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和正确的,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二)经济度

度是一种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能够保持某种特定的质的量的界限,是量和质的统一,是事物保持稳定的“量变范围”。它在量变质变规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国民经济及其组成部分是一种经济事物。它也有自己特定的度。我们把经济事物所具有的度,称之为“经济度”。经济度是指国民经济及其组成部分保持稳定发展状态的量的界限。它是指若干经济比例关系及其综合平衡的量变范围和幅度。我们知道,经济事物是一种很复杂的事物,它稳定发展的状态所包含着的对应比例关系,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个比例点上,而是在一个比例变化的范围之内。只要在这个比例变化范围之内,经济事物就能保持稳定发展状态;否则,就会摇摆不定和畸形发展。比例点和比例范围的关系,就好比数轴上的数点和数段的关系一样。数段是由数点组成的,比例范围是由比例点组成的。过去,我们制定综合平衡计划,往往是重视了比例点而忽视了比例范围,这实际上是忽视了经济度,因而未能使经济发展起伏的振幅经常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

经济度有三个最主要的特性。

一是具有相关性。在国民经济中,各种经济事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着的。经济度的相关性,是指经济度与经济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经济度的变化要直接影响到与之密切联系的其它经济度的变化,并且还要波及到与之关系较远的一些经济度的变化。经济度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特性,就是经济度的相关性。例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度的变化。就要直接影响到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度,也要进一步间接波及影响到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比例度;当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度,破坏了或者超过了一定的度,且积累过大,消费过小时,那就会导致第一部类物资生产规模和速度的急剧变大,第二部类物资生产规模和速度急剧变小,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动摇不定,畸形发展。这种情况,在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发生过的。因宏观失控,其它宏观经济度遭到破坏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紧张的情况也是发生过的。可以说,在国民经济这个复杂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种经济度的变化,都会因相关性而造成系统的影响。这是经济社会有机统一体发展的全面性的必然现象和规律。

二是具有比例性。这可以说是经济度的一个根本特性。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经济度的根本。这是因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状态是由许多经济比例关系及其综合平衡所决定的。这一点同其它许多度有很大不同。拿供求关系来说,供求平衡状态的打破或改变,就是由于供与求的比例变化超过了一定的度所引起的。经济度之所以具有比例性,是因为经济事物之间和经济事物的内部都是由一定的比例关系组成的。离开了经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比例关系,所谓“经济”也就不存在。因而,离开了一定的比例关系来谈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比例性是经济度的一种根本特性。这是经济社会有机统一体发展的协调性的必然现象和规律。

三是具有变动性。一切经济事物同它所处的社会环境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一切经济事物的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也就必然要不断变化。在这种变动中,保持经济事物的稳定状态所对应的比例度,也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一种经济事物的稳定状态,在彼时所对应的比例度是A,而在此时所对应的比例度是B了。A和B两个比例度是不同的。比例度的这种变化,是一种适时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经常适时地调整计划的一个原因,是国民经济实行滚动计划的一个客观依据。经济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必然性,就是经济度的变动性。这也是经济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这是经济社会有机统一体发展的持续性的必然现象和规律。

经济度及其特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它和利用它,以保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3、“五统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度具有深刻的内在关系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从根本上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之后,“五统筹”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根基于经济度上。也就是说,经济度是“五统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客观基础,而“五统筹”科学发展观则是经济度的一种集中反映。这就是它们之间深刻的内在关系。

从全面性上说,统筹全面发展,就要全面考虑,全面兼顾,搞活全国一盘棋。而要搞活全国一盘棋,就必须既要顾全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又要加以区别对待。这种既要全面兼顾又要加以区别对待的范围或程度就是一种经济度。这种经济度要求我们在加以区别对待的全面安排上,要适度得当。可见,“五统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度在其全面性上是完全一致的,是内在统一的。

从协调性上说,统筹协调发展,就要周密计划,平衡协调,合理安排。而要合理安排,就必须既要明确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的主次、轻重之分,又要使这种主次、轻重之分的比例适当。这种既要有主次、轻重之分又要有比例适当的范围或程度也是一种经济度。这种经济度要求我们在合理安排的比例上,要适度得当。可见,“五统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度在其协调性上也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内在统一的。

从可持续性上说,统筹可持续发展,就要瞻前顾后,从长计议,保持发展后劲。而要保持发展后劲,就必须既要搞好现实的或短期的发展,又要保证未来的或长远的发展。这种既要搞好现实的或短期的发展,又要保证未来的或长远的发展,就必然要求在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和安排财力等方面维持一个稳妥的范围或程度,这种稳妥的范围或程度也是一种经济度。这种经济度要求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和财力等摘建设要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以利于持续发展。可见,“五统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度在其持续性上也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内在统一的。

二、全面把握经济度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坚持“五统筹”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和控制好经济度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必须自觉地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应该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经济度的客观性和特殊性

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多样的有机统一体。它的稳定发展必然是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协调吻合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综合平衡上的。而综合平衡又是横向平衡、纵向平衡和滚动平衡三者的统一。其中平衡的重要条件或标志,就是各种比例变动的适度,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协调比例在一定范围之内变动。只要不超出或破坏这个度的范围,整个经济社会就能保持稳定发展。因此,要搞好综合平衡,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全面把握和控制好经济度。

总的来说,在若干次经验教训中,人们对经济及其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一般都知道比例上的协调与失调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很大。但是,应该说,对于比例上的度及控制适度的复杂问题,并没有深刻认识和充分认识到。对经济度专门研究也甚少。因而,人们对经济度的观念是比较淡薄的。这个认识上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是根本不可能把握和控制好经济度的。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弄清“五统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度的内在关系,充分认识经济度的客观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坚持“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自觉去把握和控制好经济度。

(二)综合平衡,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有弹性的滚动计划

综合平衡是我国宏观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许多原因,过去未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在,我们搞综合平衡,在制定计划上,应该通盘考虑、统筹兼顾。例如,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应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赋予农民以产权来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在统筹区域发展上,应兼顾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全面发展,当前特别是要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把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北地区大大推进一步,以缩小区域差别。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应树立战略眼光,立足长远发展,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在相互协调中的持续发展。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立足国内需求,加强自主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另方面又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等。

要统筹兼顾上述各个方面的发展,就要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合理的、有弹性的滚动式宏观管理计划。而要制定和实施这种宏观管理计划,那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以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协调吻合的经济度为客观依据;二要制定波动性的范围计划,确定计划允许波动的上限和下限,把计划调节控制在上限与下限的范围之内;三要在制定实施计划的同时,拟制出待调的补充计划,用以实施计划因各种因素而突破其上限或下限时,及时补充调节,这就是一种配套计划。我们认为,只要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制定和实施好科学的、合理的、有弹性的滚动计划。这是统筹调节之本。

(三)统筹全局,摘好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是一个极其庞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可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平衡计划特别是经济度转化运用到调控体系上。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又是一个关键问题。比如,把各种经济度综合运用到经济政策、行政指导及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等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全面管理与调节上来。这是全面性,系统性及适度性对宏观调控的要求。

要搞好宏调控体系,除了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机构外,加大和实现其系统性的比例协调则是宏观调控的一个关键和核心。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要围绕两个比例协调进行:一是围绕各个方面、各个局部之间的比例协调进行,二是围绕各个层次、各个系统之间的比例协调进行。这就是宏观调控的两个原则。显然,两个比例协调中包含了一系列相互协调的经济度,并且这两个比例协调之间又存在一种组合协调关系。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平衡的协调比例网。这个协调比例网联结着各种相吻合的经济度。从整体看,有全局性的度;从局部看,有局部性的度;从高层次看,有高层次的度,从低层次看,有低层次的度;从大系统看,有大系统的度,从小系统看,有小系统的度。这些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度的错综复杂的有机组合,就形成了一个或一组“总度”。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一方面要把握住“分度”,另一方面又要把握住“总度”,才能搞好。显然,这种宏观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其难度也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建立和健全反应快速、综合能力强、决策果断的宏观调控机构和体系,又要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艺术和能力。

(四)以度为法,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超越以致破坏协调吻合的经济度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因此,经济社会一直不太稳定,有时甚至大起大落、大摇大摆。这给经济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并影响了发展速度。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良好的发展,我们必须以度为法,全面把握和控制好经济度。以度为法,凡是遵守和控制好经济度,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应该肯定和表彰;反之,凡是违反和破坏经济度,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并造成严重损失的,应该给予一定的处分或惩罚。否则,协调吻合的经济度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就难以维护。

以度为法,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也是坚持“五统筹”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因为,要坚持“五统筹”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好经济度就必须以度为法,认真认识经济度、明确经济度和严格执行经济度,以维护经济度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可以说,以度为法,认真把握和执行经济度,也就从根本上坚持了“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标签:;  ;  ;  ;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水平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