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经济发展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台湾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4970(2000)04—0028—04
加速经济发展是每一个开放省、市追求的目标,经济发展应该而且可以借鉴一切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二战后台湾经济显著发展,台湾从一个农、工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进入农业、工业、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并跻身于“新兴工业地区”的前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根据台湾当局公布,台湾地区1999年经济增长5.7%, 在亚洲四小龙中仅次于韩国的9%,居全球第6位, GNP为2900.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7位,人均GNP1.3248美元,居世界第25位。与1952年(GNP为12亿美元)相比台湾GNP增长了241倍,人均增长了79.33倍。[1]台湾经济在过去的50年经过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趋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积极借鉴台湾在近50年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对一个开放省、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台湾现代经济发展历程
1.经济恢复发展阶段(1952—1963)
这个时期,岛内需求高,而外汇短缺。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商品出口不畅。为节省外汇和稳定物价,迫使台湾利用岛内市场,借对外贸易保护措施开发本地产品。台湾当局采取以进口替代为主,初级产品出口为辅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着重解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问题。为配合这一经济运行方式,台湾当局制订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8年的发展,台湾经济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和初步发展, 到1963年台湾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越过农业总产值,为台湾经济崛起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63年台湾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高达49%,但并不表明台湾已进入工业化阶段。一般说来,第三产业比例高是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但当时台湾其他衡量指标尤其服务业部门贡献率仅为4%,尚不及工业部门的4.5%,表明台湾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大陆人员大量迁台,高达200多万,占当初台湾人口近20%,造成台湾人口骤升, 台湾当局为安定人心,采取投资倾斜政策,诱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的结果。
2.台湾经济“崛起”阶段(1964—1981)
60年代以后,台湾当局考虑到岛内自然资源有限,以岛内原料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及初级工业已无法大量投资及生产,工业进口替代品岛内市场已达饱和状态,难以进一步生产,而人口此时则是高增长率。为突破发展瓶颈,台湾开始将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化,采取“以贸易促进成长,以成长拓展贸易”的开放经济政策,以改进外汇贸易,放宽进口,鼓励出口,鼓励投资等方式,建立较为适宜当初经济发展的环境,从而创造了对外贸易快速增加,经济高速增长的效果,并使台湾由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向一个工业经济转变。
70年代,世界发生了国际金融、粮食与石油危机,经济处于波动状态,台湾当局对60年代的经济从快速扩张到调整发展阶段,采取了以重化工业为发展中心的第二阶段进口替代政策,强调发展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工业的重要性外,并适当牺牲经济增长目标以换取物价稳定。70年代也被称为“台湾经济的调整期”。
3.台湾经济的“繁荣”阶段(1980—1999)
80年代后台湾经济从70年代调整期开始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过去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廉价的能源、迅速扩大的国际市场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发生了变化,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快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台湾制定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基本方针和路线。80年代台湾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90年代以来,台湾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台湾第三产业从80年代初开始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到90年代无论从产值、就业人数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推动台湾经济的“国际化,自由化、制度化”,台湾当局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即计划在2005年将台湾建成包括“制造中心,海运转运中心,航空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及媒体中心”六大功能性中心在内的区域营运中心。
二、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1.积极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台湾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初期,采取积极争取外部有利环境。如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利用美国的政治意愿,争取美国对台湾经济援助。1951—1965美国共向台湾提供经济援助14.822亿美元。从1945—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新技术的采用,经济稳定上升,经济实力增强,开始不断的资本输出。台湾利用美国的政治需要,积极与美国、日本等发展经济、金融、贸易等关系,并取得许多优惠条件,这个时期台湾贸易实现从逆差到顺差的转变。
2.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从软件方面,台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1968年即开始实行“九年国民教育”制度,在此基础上,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台湾大量向美、日、欧选派留学生。当局加大对教育投资且私立学校得到充分发展,到1992年台湾每千人中受高等教育的有24.9人,仅次于美国、加拿大、日本及韩国,居世界第5位。50年的经济建设,在实践中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好、具有现代科学和知识技能的经济管理人才。他们既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经验。
从硬件方面,创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台湾基础设施是台湾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使经济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仓储、桥梁、水电、文化教育及医疗保健等一系列建设。现在台湾已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干、铁路、海运、空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运输网络。在邮电通讯业方面,台湾形成了邮政网点密集,电信网络密布的现代化邮电通讯网等。
3.善于把握经济发展机遇
从1953—1973年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低迷,对缺乏能源的台湾来讲,却是一件大好事。油价低廉,供应充足,台湾把握了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60年代后日本产业结构也进行调整,台湾当局抓住了这个时机,先后接受美日转移的大量资本和技术比较简单的劳动密集工业;积极采取对外开放政策,由于当时台湾的劳动力充沛,原材料、石油、天然气充足,有广阔的轻纺工业品外销市场,台湾当局制订变进口替代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策,把岛内轻工装配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推动出口导向经济发展。60年代中期,台湾又抓住越南战争爆发的机会,进一步推进加工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4.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50年来,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较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恢复阶段制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崛起阶段制定以贸易促成长,以成长拓展贸易的出口扩张战略;在经济繁阶段制定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措施、发展计划,都是台湾当局根据岛内外经济条件变化寻找调整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实行产业优先发展战略,走出的一条适合于台湾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台湾经济发展的失败教训
1.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台湾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尤其是受美国垄断资本的一定控制。美国等国家资本和技术的涌入,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无疑起重要作用。但大大加深了台湾经济的对外依赖,且这种依赖是全面的集中的。表现如下:首先,是资金技术的依赖,近50年来,台湾除吸引大量外资,接受经济援助贷款等外,到1998年82%以上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来自岛外。其次,生产的依赖,由于大量的外资及技术的依赖岛外,使得台湾超过30%的外销产品由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生产。第三,原料和设备的依赖,台湾的工业所需机器、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第四,市场的依赖,台湾经济发展到现在是一个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外贸是台湾经济的生命线,必须依赖海外市场才能维持台湾经济成长局面。
2.内部经济结构失衡
经过50年的发展,台湾经济出现内部经济结构失衡。首先,是区域发展失衡。台湾人口与产业多数集中在台北、高雄等大城市,而其他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地区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其次,储蓄与投资失衡。目前台湾的储蓄率仍居高不下,投资率下降,导致社会游资过多,金钱游戏盛行,对金融物价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三,贸易结构失衡。台湾贸易顺差主要来源祖国大陆,目前台湾外汇储备虽已超1100亿美元[1],仅次于日本、祖国大陆, 但这些外汇储备主要来自台湾近几年从祖国大陆顺差所得。第四、经济社会失衡。1987年以后,台湾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加剧,各种制度、法令、观念以及习惯等均未能及时调整,因而产生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失调现象,从而制约经济发展。
3.岛内投资环境恶化
第一,近年来台湾社会形态急剧变迁,特别是李登辉借推进所谓民主化之名,排除异己。使“街头运动”俯拾即是,政局动荡不安,传统道德沦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刑事犯罪率飚升。台湾大企业有近七成认为治安恶化严重影响投资意愿。第二,劳动力缺乏。台湾劳动力市场自1968年起发生巨大变异,从供过于求向供不应求,劳动力供给渐趋紧张,劳动力供给紧张势必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三,台湾经济快速成长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也是造成投资环境恶化原因之一。第四,岛内黑道势力猖獗,李登辉纵容黑道进入政治层面,加上金钱政治,黑金政治泛滥,也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
4.台湾当局蓄意恶化两岸关系
李登辉上台以后,不断推动“台独”,恶化两岸关系。特别是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及1999年7月发表“两国论”,两岸关系重新进入政治、军事紧张对峙阶段。两岸的对峙形势不仅影响两岸经贸往来,也直接影响台湾岛内经济稳定与发展。由于恐惧战争,台湾资金加速外流,移民海外人数增多。如果台湾新领导人未能处理好两岸关系,导致两岸关系持续紧张或进一步恶化,将有可能导致台湾经济全面混乱,脱离正常发展轨道。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对台湾经济建设非常有利。截止1999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1604亿美元,台湾每年从两岸间接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对台湾经济转型、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两岸关系恶化,对台湾经济冲击很大,从现在看来,两岸关系已经直接影响了台湾建立亚太营运中心的计划初期目标的实现。
5.对外投资受政治因素干扰严重
由于台湾岛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台湾对外投资初期主要以不断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扩展台湾“国际生存空间”,台湾当局利用冷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视对外投资为其谋求“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利器,鼓励台湾企业到与其建交国家投资,这些国家通常是一些小国,投资环境欠佳,影响台商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为遏制台资大规模流向祖国大陆,台湾当局对大陆投资采取了“戒急用忍”政策,从对大陆投资的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多方面限制,导致王永庆、高清愿等台商在大陆投资计划破产。同时其积极推行的“南向政策”,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后,台商惊呼,上李登辉的当,因为与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企业相比,很多原来在台湾规模不大的企业都在大陆发展成大企业,获取巨额利润。应该讲,台湾岛内的产业升级与台商在祖国大陆的产业转移及丰富利润是分不开的,大陆的广阔市场对推动台湾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6.岛内产业面临空心化危险
产业空心化是由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非合理化流动而引起的经济结构失衡的状态,其直接表现为: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岛内投资增长率低于对外投资增长率,制造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移往海外,留在岛内的主要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且经济增长呈衰退状态,从台湾的9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来看,仅为6.41%。台湾经济本来就是一种“浅碟子”型的经济,加上受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湾岛内投资意愿低落,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台湾经济的确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岛内产业空心化最重要原因是台湾当局心理恐惧。由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迅猛增加,台湾当局一直担心对大陆经济过分依赖,会不利于其搞所谓“两个中国”的政策。解决台湾岛内产业空心化最有效的途径即鼓励台商到大陆投资,将祖国大陆作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同时加快与大陆贸易往来,尽快实现两岸“三通”,才能有效防止岛内产业空心化。
四、台湾新领导人的政治命运与台湾经济前景
经过50年的发展,台湾经济结构从早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到以工业为主,再发展为现在的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经济时代,到1998年台湾农业就业人口只占8.9%(见表1),工业就业人口占37.9%,服务业就业人口占53.2%。台湾2000年3月18日大选结果揭晓, 具有“台独”背景的民进党候选人当选。台湾外汇存底连续长达21个月的增长后,3月份首次出现下跌,主要是因为大选结果揭晓, 台湾“中央银行”大量抛售美元以稳定新台币恐慌性卖盘。[1]。 台湾选举引起台湾政坛复杂变化,动摇台湾本来已经脆弱的政治经济基础。显而易见,台湾经济前景依赖一个正常、健康的政治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岸关系。台湾新领导人能不能处理好两岸关系对其自身的政治命运及台湾经济前景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展望未来台湾经济,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前途。
表1 台湾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单位:%
产业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
年份产值 就业人口 产值 就业人口
195232.2
51.419.7
20.4
196324.0
50.027.0
21.0
196523.6
44.130.2
23.1
197015.5
36.736.8
28.3
1978 9.4
24.945.2
39.3
1980 7.7
19.545.8
42.5
1981 7.4
18.850.2
42.2
1985 5.8
17.546.3
41.6
1990 4.2
12.841.2
40.9
1993 3.7
11.239.0
39.1
1995 3.5
10.736.3
38.1
1998[1] 2.98.934.0
37.9
产业 第三产业
年份产值就业人口
1952
48.1
28.2
1963
49.0
29.0
1965
46.2
32.8
1970
47.7
35.0
1978
45.4
35.8
1980
46.4
38.0
1981
42.4
40.0
1985
47.9
41.0
1990
54.5
46.3
1993
57.3
49.4
1995
60.2
51.2
1998[1]63.1
53.2
资料来源:《台湾服务业发展论文集》第78页,李庸三,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
表2 台湾经济成长概况
年份(年)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经济增长率(%)
8.0 9.69.7 8.14
年份(年) 1991~1999
经济增长率(%)
6.41[1]
资料来源:同表1。第50页。
一是台湾经济前景暗淡。台湾新领导人如果继续坚持李登辉的“台独”路线,其政治命运将发生逆转。台湾的经济基础必然受强烈冲击,甚至可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台湾经济要恢复到现在水平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二是台湾经济前景坎坷。即如果台湾新领导人无意于构建稳定的两岸关系,采取拖延政策,在岛内积极推行被扭曲的台湾“本土意识”,造成所谓“台湾第一”、“台湾优先”、“台湾人出头天”、“新台湾人主义”等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从文化等方面试图割断与大陆的关系,从各方面推进“本土化政策”,其结果是两岸关系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冲突。这种情况下,对台湾吸引海外投资,及台湾本身进行岛内投资将受到严重影响,台湾经济空心化更加严重,台湾新领导人,也将在民众四年烦躁与不安的情绪中被掇下台;三是台湾经济前景光明。假如台湾新领导人以一个政治家的巨大勇气,积极构建两岸稳定、互信的关系,追求国家统一,共同谋求经济发展。这种形势,有利于台湾建立“亚太营运中心”的目标实现。
总之,5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是快速的,从一个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总结起来,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外乎四条:台湾同胞的聪明才智与勤劳刻苦,较为安定的内部环境,经济政策适当,相对稳定的两岸关系。如果偏离了这个轨道,都会对台湾经济产生冲击。特别是最后一个因素,对今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更大影响。
收稿日期:2000—05—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8BJL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