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立思考论文_沙国龙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立思考论文_沙国龙

沙国龙(门源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 青海 门源 810300)

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参与者和引导者,所以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展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便是如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有目的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成长。除此之外,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在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展开探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4-0193-01

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抛弃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辅助性作用,从而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知道以学生为主体也是新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要求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及时在旁对学生进行指导。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多于学生进行交流,在与学生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去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

所谓差异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来展开不同的教学方式,或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现在的初中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差异化教学,这已经不是什么很新奇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这里说的差异化教学,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讲差异化教学在教学评价中的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中,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体现之外,还应该包括教学评价,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那么在初中数学的传统教学中,教学在给学生上完课之后,会给学生布置作业,然后会根据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做出相对应的评价。但是这样的方式就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总会有些学生好一点,有些学生会差一点。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做出评价的时候,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恰当的评价。而且只有教师在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上做出的教学评价,会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也更容易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信心,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学生有了兴致就容易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就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书中,其中有一个课时是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在教师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其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是要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解决方案。但是直接列出方程给学生进行例子讲解,虽然很省事,但是也会很枯燥,毕竟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比较抽象的教学知识点,因此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师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将抽象的知识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举例一道应用题,其中应用题的关键可以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买米问题,小明在买米的时候,买了两种米一共花了138块钱,其中香米每斤3块钱,珍珠米每斤5块钱,问两种米各买了多少?这个应用题很直接就与学生日常相关,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要适当的做出点评,但是在点评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从而做出更加适合学生的评价,进而更好体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差异化教学。

二、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将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进行被动的消化,学生自己没有过多选择的权利。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确实是保证教师上课的课时进度,但是却没有办法能够保证学生都将教学的知识点学进了脑子里。在传统的教法中,教师为了能够保证并且检测学生是否将知识记录进脑海中,往往会采取题海战略,在一个教学知识点结束之后不断的给学生布置习题,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这样一来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记住这些学习知识,但是也会让学生越来越反感原本就枯燥的学习课堂,长期以往学生很难在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马上采取相关的措施对课堂教学进行改变,其中采用的比较好的一个方式,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所用的教材都是统一的,教材上面的知识点内容都是相同的,而这个时候,教师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这些书面上的教学知识点,通过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去接受和学习。因此,在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将课本的知识点适时地、合理地给书本知识创设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并且在教学中设置一些适当的悬念,从而去引导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中不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和发现,其中教师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必须记住,这些情境必须是和学生切实相关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假设课程的展开是在国庆节召开前夕,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国庆这一特点,根据学生国庆节肯定要出去游玩的心理,给学生出一道这样的应用题:国庆节之前,两家旅游社的价格都基本上是一样的,国庆节的时候两家公司一同开展了节日促销活动,其中A旅行社在去柬埔寨旅游路线降价了500元,而B旅游社在同线路上打了九折,假设原来的价格是2300元,去哪家旅行社比较便宜,教师在面对学习成绩好的可以要求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如果原价是3000元的时候又该是怎么选择旅行社呢?但是学习成绩较差或者是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只要求学生将基本的解题步骤写好,作对就好了。除此之外,教师在这种教学的时候偶尔还可以插入一些旅游知识,将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但是需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千万不能过于占用教学时间,不然就会宣兵夺主了。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也要越来越重视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初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在切实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来展开课堂教学。而且教师要在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和欲望,从而才能让学生自己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进而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曹海凤.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教学——浅议初中数学层次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67):76.

[2]龚志红.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128-129.

论文作者:沙国龙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立思考论文_沙国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