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对台湾企业的十年_台企论文

中国大陆对台湾企业的十年_台企论文

一个台企的大陆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5月31日,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霖股份)在深交所挂牌,成为在深交所上市的第一家台资控股企业。这是继浙江国祥制冷于2003年12月在沪市挂牌以来,第二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台资企业。

台资回大陆办厂,是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作为第一家在大陆和台湾两地都挂牌的上市公司,成霖股份吸引了《新财经》记者的关注。

投资大陆,萌生上市想法

提到成霖股份,还要从它的母公司说起。已经在台湾上市的台湾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霖企业)成立于1979年,掌门人欧阳明靠着100万新台币起家创业,从杂货贸易做起,自行车、木门、水龙头,甚至香皂,样样他都做过。

做的业务太杂,精力就会分散,到头来没有一样能够做好,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与别人去竞争。在商场历练了一段时间后,欧阳明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乱闯下去了。但做了这么多行当,哪一行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业呢?

当时在台湾,刚开始出现一种可以调节冷热水的水龙头,与之前的水龙头相比,冷热水龙头可以称得上是新产品。此时的成霖企业,年营业收入大约2亿多新台币,这其中,水龙头的年营业收入在公司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6,但欧阳明很看好冷热水龙头的市场潜力。他毅然决定,抛开其他业务,只做冷热水龙头。

主意一定,欧阳明立刻通知了所有的客户,告诉他们,成霖将来只做水龙头。通知完之后,欧阳明知道,创业多年积累起来的生意资源,随着自己说出去的话而断送了。

1985年,成霖企业转型,专做卫浴五金贸易。转型第一个年头,由于水龙头以外的客户订单转移,公司业绩下滑了五成。面对业务滑坡,欧阳明觉得,在产品制造到市场销售的整个流程中,成霖企业应该尽可能掌控更多的环节,这样才能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1986年,成霖企业独资设立工厂,从贸易环节跨入到制造环节。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成霖企业的业务开始走上正轨,欧阳明的眼光又瞄准了台湾以外的卫浴市场,他决定扩大生产规模。这一次,他把目标投向了祖国大陆。经过考察后,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海湾城市深圳吸引了他,他觉得深圳是一个很好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1990年,成霖企业在深圳投资成立了深圳华访水暖器材有限公司,这是成霖股份的前身。四年后,公司迁至深圳观澜,更名为成霖洁具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成霖)。

当时,欧阳明对台湾公司和深圳公司之间的业务进行了这样的安排:台湾公司在国外并购销售渠道,深圳公司则作为成霖的生产基地。成霖企业销售渠道的货源,由深圳成霖生产基地供应,这种运营模式恰好形成了一种产业上的互补。

两边的公司都在发展壮大,但问题出现了。由于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受到限制,面对大陆市场的旺盛需求,欧阳明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却受到发展资金不足的困扰,这让他很痛苦。在经营中,台资企业得到大陆银行贷款的几率很小,企业发展只能靠自有资金。贷款无门,他想到了融资——让自己的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

2001年初,欧阳明在完成成霖企业台湾上市之后,启动了深圳成霖在大陆的上市计划。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2001年5月,当时的深圳成霖总经理庄贤裕找到了广发证券,商谈企业在大陆挂牌上市的事情。做资料那天,上市小组的经理钟启川带着全组人员,小心谨慎地对调查表挨个研究讨论,直至确定最佳方案,生怕一时不小心或是大意,让公司失去这次机会。还好,广发证券对他们提供的方案很满意,并顺利通过了广发证券的内审。

之后,深圳成霖把上市申请呈报商务部,开始翘首以待地等待批文。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批文迟迟没有消息。时间一天天过去,庄贤裕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忍不住跑到了北京。

见不到商务部的批文,庄贤裕一时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无奈,他只有每天上班前站在商务部门口,期盼着能早点得到消息。上市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是在一天天的期盼中度过。当时,所有的人都在焦急中期待,生怕一不留神,就会与批文擦身而过。后来听说,国家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加班看完他们的报告后,在核准处重重地签下了他的大名。深圳成霖的大陆上市之门由此打开。

收到商务部批文,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2001年12月,成霖洁具有限公司完成改制,同时向深交所提出申请上市,顺利进入了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期。在此期间,广发证券派人进场工作,上市小组经理钟启川一边准备上报材料,一边带着大家完善公司制度。据他回忆,为了符合上市要求,他们反复修改和准备的资料报告,堆起来像座小山。

2003年11月,成霖股份首次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报告,开始又一次等待。这次等待同样漫长,庄贤裕再一次迫不及待地从深圳赶到北京。然而,就在这个关口,新股发行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股上市改由证监会发审委审批。为了满足新的审批要求,钟启川带着上市小组所有同事立即取消年假,在第一时间把2003年年报编制出来。

半年后,公司接到通知,将接受发审委的上市审核。听到这个消息,成霖股份董事长戴元鉴、总经理庄贤裕、钟启川,还有广发证券的朱煜起等,立即起身赶到北京。

过会前斋戒,过会后犒劳

成霖股份能不能通过审核,庄贤裕此时并没有十足把握。在过会前,他曾与国祥制冷董事长陈天麟聊天,陈天麟告诉他,过会前三天要开始吃斋。听了陈天麟一席话,庄贤裕要求公司上市工作小组的所有人员,每个人都要吃斋三天,还规定大家要天天洗澡,连小助理也不能例外。其实,这不是他们迷信,他们是在用一种方式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事业进行祈祷。

过会的时刻到了。短暂的面谈,对等待的人来说,犹如过了一个世纪。当戴元鉴、庄贤裕、钟启川三张笑脸同时出现在楼梯口时,大家情不自禁地拥在了一起,还止不住流下了泪水。广发证券的朱煜起和戴元鉴董事长很兴奋,想彼此拥抱一下,结果因用力太猛,两个人竟被双双反弹出去。当晚,公司举行了庆功宴,在桌子上摆了好几盘东坡肉,犒劳大家在斋戒的日子里没有吃肉。

按照惯例,过会后就只剩下排队等候挂牌上市了,通常情况也就是三至五个月。却不料好事多磨:证监会在8月底突然宣布,改变新股发行方式,换成议价发行,并且暂停新股发行。这一停,又是足足六个月。

在这期间,公司上上下下仍然不敢懈怠,为议价发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戴元鉴董事长的部署下,成霖股份先后邀请了50多家投资机构进厂参观,举办了80多次推介会,网下议价的前几天,戴元鉴还带着钟启川奔波在广州、深圳等地。

他们的路演推介,得到了参加询价的30多家机构的肯定,参与网下议价的机构投资者有100多家,超额认购100多倍,可谓是打了一场出色的上市攻坚战。在等待了数月之后,成霖股份终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圆了自己的上市梦。

上市后的180度大转弯

2005年5月31日上午9时,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钟声的敲响,成霖股份上市的首笔交易价报了出来。至此,成霖企业在大陆的发展步伐也大大加快:2006年,成霖企业并购了知名卫浴渠道商丽舍生活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又并购了英国厨卫知名品牌渠道商PJH。

在并购丽舍品牌之前,成霖原本已经在评估一个德国的厨卫品牌,并且计划通过这次并购拓展大陆市场。就在拍板定案前,欧阳明来到大陆考察,他走进一家上海的厨卫门市,看到一个售货小姐正在向顾客介绍店里的产品。听完售货小姐的介绍,欧阳明忍不住称赞了几句:“你们对流行趋势的把握很敏感。”殊料,这个售货小姐竟然回答:“我们这个不叫流行,叫时尚。”

听完这样的回答,欧阳明感到很惊讶。这个看起来还有些腼腆的女孩,竟然对流行与时尚如此敏感,想来一定是公司对时尚的理解和敏感度非常强,才能对终端的售货人员训练得如此到位。

欧阳明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体会:成霖涉足的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厨卫产业,要使成霖的厨卫产品具有持续旺盛的销售生命力,企业是应该在“卖时尚”上下功夫。一次简短的对白,让欧阳明的市场拓展策略产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回到台湾后,欧阳明立即主动找到丽舍。他知道,成立已经二十七年的丽舍,代理的全都是最顶尖的世界品牌。毋庸置疑,台湾最时尚的厨卫代名词就是“丽舍”,成霖企业要引领时尚厨卫产业,需要这样的品牌。

当时,成霖的产品线还太窄,不能设立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店面,尽快扩展产品线成为当务之急。产品线扩充后,企业已往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也将面临重大变革和调整。欧阳明于是在董事会上提出:在大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发展内销市场;为了配合内销开拓战略,将原有的内销部门升级成内销公司,最终要在大陆主要城市设立成霖的厨卫产品直营店。

2008年底,成霖股份在青岛的生产基地将陆续投产,届时生产能力会提升将近一倍。青岛生产基地的筹建,可谓一举两得,除了大大提升公司产能之外,还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青岛生产基地建在青岛出口加工区内,除了享受一系列免税待遇,青岛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要大大低于深圳。

2008年,成霖股份为了更好开拓大陆市场,已经制定出了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战略。成霖股份成长于大陆,发展于大陆,赶上了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难得的市场机遇。大陆资本市场对台资企业的开放,在助力台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将海峡两岸的产业与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标签:;  ;  

中国大陆对台湾企业的十年_台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