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念--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建构_全球化论文

共生理念--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建构_全球化论文

共生理念——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程论文,理念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01)06-0031-03

当前,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概括世界时代特征的基本概念。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 都受到了这股浪潮剧烈的冲击,全球化开始逐渐从实践领域向精神领域拓展。尽管在不 同的国家和民族之中,人们各自的利益和价值观迥然相异,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 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之处:既分享着科技进步、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也同样都面临 威胁人类生存的种种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各自特色的 同时,必须在一定层次上,形成基本共同的社会理念、共同的国际行为规范。

一、全球一体化:建构共生理念的现实基础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越来越显示出这样一种趋势:在地球范围内人类真 正作为一个整体来生存、活动和发展,已经形成具有全球规模、全球计划、全球协作和 全球效应的当代大生产、大实践,人们之间的利益共同性、相互依存性、整体相关性更 加突出和增强。各国、各民族逐渐意识到,一个社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解决诸如人口 就业、社会公正、环境保护和社会理念认同等同样都是重要的发展目标,应当以统一而 非孤立的方式来达到这些目标。

但在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新的国际关系仍然处在一种无 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国际社会对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社 会理念和国际规范上表现出的是一种不相符合的严重滞后性。

(1)美国认为,要强调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加强同西方联盟的协调,共同分担责 任和行使权利,同时注重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作用;向全球推销美国 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模式,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2)欧共体提出,要建立邦联式的大欧洲,并在世界起主导作用,建立由西方各大国相 互制约、共同主宰世界的新格局;使世界的发展有利于欧洲,有利于欧洲在参与决定重 大国际事务时能发挥主导作用。

(3)日本主张,在多极世界中由美、欧、日三极起主导和核心作用,注重推行依托联合 国的大国政治外交,谋求日本在建立亚太新秩序中的主导权。①

(4)以中国政府的主张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提出,“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 秩序”,②强调国家主权独立,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国际霸权,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重视发挥联合国的国际作用;强调国家之间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

人们对于新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处理方式、结构模式等认识不一,难有共识,导致 了在一些问题上的束手无策。突出表现是:尽管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但个 别发达国家仍然到处插手,企图对新的国际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形成新的矛盾和冲突热 点,难以调和;一些地区,如巴尔干、中东等问题的处理牵涉到某些大国或集团的利益 ,使冲突得不到根本解决甚至更加复杂,给世界增添了新的不安宁因素,等等。这些问 题无疑造成了价值上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球性价值标准上的彷徨 时代。

价值标准上的模糊、游移或彷徨,都会消解着现存秩序。狭隘的民族主义,会阻碍文 明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任何想在全球化中捞取超常好处的行为,都是短视行为,缺乏 广泛的国际社会基础,从实践上难以行得通。在我们共存的这个世界,各国的经济制度 、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千差万别,任何国家、民族也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 ,只有在遵守共同约定的规范下相互尊重、彼此协调,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但无论如 何,处于同一时代的各种不同文化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些共同之处使各种 文化可以统一在同一类型之下。尤其在当前,世界上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间都有着 工业文化这一共同点,因为世界各国的工业文明基本上都是由西方工业文明传播、扩散 而来的。在文化一致性的基础之上,各国、各民族的人们具有了某些共同的认知,从而 使不同的社会理念之间具有了相互认同、渗透、融合的一面。而当代世界波涛汹涌的全 球化浪潮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人类“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 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③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加速 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使得全球性社会理念的建立具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球化中 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则使得人们对建构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期盼:只有使 全球化发展为多民族共同利益的生长点、发展空间,建立起一种无极性的国际关系,才 是符合绝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指出:“一个没有共同 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④这是共生理念存在的深厚根基。

二、人内在的真实需要:建构共生理念的动力

需要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的需要推动着现实的人去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的实践活动。除了基本生存需要外,人的需要都是可塑的,甚至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在 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也会改变形式。这就产生了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的问题。

真实需要是指有益于人的生存的需要,虚假需要则是指不利于人的生存的需要。任何 社会为了维持自身的运转,都会以各种方式对个体需要进行塑造。在这些塑造中,有许 多是维护最基本的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但也有一些纯粹是为特定社会的特殊秩序服务的 ,甚至服务于某些利益集团。工业文明自产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特定的意识形态强加于 人,在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方面对人们的需要进行塑造。马尔库塞曾经尖锐地指出, 由于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煽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触目惊心的“本不需要却成了人 们的狂热追求的虚假需要”。这些需要,有的极度挥霍奢侈,有的严重破坏环境,有的 丧失生物道德,有的近乎慢性自杀,这些现象的蔓延、恶化,导致了各种严重的全球性 问题。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关注的各种具体的现实问题,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国家和民 族在其发展模式和道路选择上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不同社会理念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 。在马克思看来,多方或双方均有存在理由的条件下,思想观念冲突的过程也是对立面 彼此从对方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并发展自身的过程。对立面发展是互为条件的、互 补的;矛盾解决的形式不一定非是一方克服另一方、消灭另一方,也可以、甚至在通常 情况下,是互动并进的,或对立面融合成为一个新的事物。就社会对立、社会冲突而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立面之间的差别会逐渐缩小,直至达到最终融合。

而且,在同一历史条件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肯定会有它们共 同的需要和共同关心的现实问题,当这些共同需要和共同关心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影响到 整个地球的生存时,对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理念进行融合的呼声就会越来越高。一种 社会理念之所以能凝聚和规范社会成员,其思想认识前提就是这些人对它的认同性,而 这种认同就根源于他们共同的真实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的共同价值观。贴近人 们需要的真实程度越高,人们对这种社会理念的认同性就越强;而拥有相同需要的人们 越多,反映这种真实需要的社会理念越容易为人们所认同,越容易扎根,社会理念的涵 盖面就越广。

当前,全球化正在创造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人类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现在人们日渐发现,追求高效率在这个进程中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却引爆出 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威胁到当代的人类,更威胁到子孙 后代的生存,乃至使人类未来难以持续或不可持续。各国开始醒悟到只注重本国经济效 益而不注重全球协调的发展决不是人类所需要的发展,它会给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带 来极大的伤害,于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真实需要——共生需要凸现在全世界面前。这就 为建构和认同共生理念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三、共生理念:全球化中价值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每一时刻的现实都既是过去社会理念的现实化,又孕育 和生成着新的社会理念,并将被未来的社会理念所扬弃和取代。这正是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交互作用推动社会进步的实现形式。社会理念不能仅仅成为一个抽象的东西,我们 不能在各种各样的乌托邦里循环往复,而应该以一种更理性的精神来比较各种社会理念 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对我们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会更好,从而在一种扬 弃、融合的过程中使世界性社会理念最终具体化为人们坚定不移的信念,让人们认同它 实现的现实可能性,使实践这种理念的活动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在当今世界,全 球的共生需要已经凸现到了第一位,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 合作,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或问题,都会对全球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全球 化中的价值建构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内容来进行,这就是共生理念的建构。

国外曾经有学者指出,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太空船道德”而非“救生艇道德”。相 应的,就建构社会理念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太空船理念”而非“救生艇理念”。后者 是引导人们在碰到危急情况时把一部分人抛入海中,以挽救其余人的生命。前者则是强 调生死共存,即让太空船中的所有乘员都有一个意识——发生任何不测事件也不能撇下 任何一个人,因为有一人被扔出座舱,其余的人照样会丢掉性命;保证生还的唯一可能 就是调动各种力量,按照彼此预先认同的规则来共同排除危险。各国、各民族在全球化 的环境下生存就如同在太空船上。过去,人们把征服世界当作胜利,把经济侵略当作正 当的事情;如果人类一直重复以往的这种行为,不把体现团结一致、互依互存的社会理 念内在化和制度化,那么这种理念就会被大多数国家鼓励竞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原则所 广泛排斥,重蹈历史上建设和破坏往复循环的覆辙不可避免。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尽管人类正在努力珍惜资源,停止破坏自然,探寻环境污染、人 口爆炸等问题的对策,使人类得以生存下去,但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仍然有着远离 人类生活目标的倾向。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在于用一种新的全球观——全 球认同的共生理念对待人类共同面临的境遇,并以适合这种境遇的态度塑造自己的思想 和行为,反省人们在实践中由于掠夺自然而很少顾忌自身行为所酿成的全部自然——社 会问题,建立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共生和谐理论,以形成适应人类未来生存的新的思 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人类应该怀着同类意识,相亲相爱,互惠合作,遵循共生理念来重 建协调人类社会,才能够和平幸福的生活。

当然,全球化不等于全球一致,共生性也不等于取消对抗。全球化是一个社会全方位 的变迁过程,要求的是个体发展与整体合力的有机统一。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不能独 自完成引导全球化的历史使命。人类需要对东西方文明的双重超越,在未来世纪中将各 种文明融合成一个既存在丰富的内部差异性又是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使关系到所有国 家利益的世界性社会理念得以实现。虽然西方文化以物质力量为基本手段,努力在全世 界推行西方化,但它也处于与全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相互作用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它 的发展还依赖于这种相互作用。因为西方为了减缓和消解在东方产生的抵制情况,不能 不适当考虑其他族群的文化传统,吸纳其他族群的文化内容,丰富和改进西方文化。而 正是由于东方的崛起逐渐在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结构和主导发展模式,动摇了西方 文明中心论的优越感,才给更多的力量、不同的声音出现在全球化进程中提供了机会、 条件与空间,东西方才能不断地各自完善自身,克服自己的弊端,这无疑更加有助于全 球化进程的多元化、多维度局面的形成,从而才能最后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我们要以共生的观点来看待对抗,在对抗中比较,在竞争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增 强活力。全世界都极有必要来充分体察这份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工作 去建立必要的结构和体制,最终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制度以及国际性制度中得以体现,使 共生理念能够为人们所一致首肯。尽管全球化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它毕竟为解决人与 人之间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展示了从理想到现实的美好前景 。这种以整体相关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示出来的维护全世界共同生存的时代走向,为今天 人们重建自己的价值目标,从社会理念的冲突走向共生理念的认同成为可能。

----------------------------------------

注释:

①以上三个观点均参见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 07-312.

②江泽民在2000年9月7日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发言[J].人民日报,2000-9-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1).89.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524.

----------------------------------------

标签:;  ;  ;  ;  ;  ;  

共生理念--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建构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