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中文件安全传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办公自动化中文件安全传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办公自动化中公文安全传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马强[2](2020)在《斜沟煤矿自动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西山晋兴能源斜沟矿产能达到了1500万吨/年,开采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随着矿井工作面的逐年不断延伸,各类机械电器设备有了更多的投入,生产队组组织结构建设和人力资源也是每年有若干变化。但信息管理方法依旧是靠各部门管理各自的办公资料,用电脑word,excel来辅助文字数据处理,这种传统的办公信息管理方法,不仅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繁琐易出错,工作资料备份易丢失,致使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快捷的服务于生产活动,不能有效的配合现代化的企业生产。所以针对现在斜沟矿的实际工作需求,本文结合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法,通过规范企业信息化管理,以安全可靠的方式为斜沟矿开发出一套方便快捷的自动化办公软件。通过深入了解工作一线队组和辅助生产部门的实际办公流程和内容,实际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得以落实,从而斜沟煤矿自动化办公软件要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畴眉目得以清晰。同时综合近年来自动化软件的主流开发技术,本文决定采用成熟的.Net,易于多平台应用的B/S体系结构,高效安全的SQLserver2012数据库,来为斜沟煤矿开发一个起点低,人机界面好,易上手的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在科室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例行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具体工作流程事宜,比如文件审批传阅会议纪要等,职工的调入调出出差请假,各门类资料的存档,职工个人业务资源处理这些方面。所以本研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用模块功能来覆盖斜沟煤矿科室的业务要求。以工作流模块为引线,挂载个人办公,公文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档案管理,客户管理,视频会议管理,车辆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相结合来设计。办公科室可以用图表的方式形象具体的来建立自身业务工作流模版,这样既直观又易于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方便的做出后期改进。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力生产活动的可变性,软件功能必然有个生存期限,必然有不再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时候。因此必须代码开源,支持多次开发,这样有利于提高系统利用价值,有效的降低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同时应用程序安全,数据安全是近些年来网络安全防护的重点,因此在斜沟矿办公自动化软件设计过程中,结合本企业网络环境,数据特点,构建了合理的安全体系,并且在压力测试中系统完全能够正常运转。

廖焕双[3](2019)在《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电子政务是政府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的抓手,是信息时代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而协同办公系统则是电子政务最基础的一个平台,特别是在全国机构改革期间,对实现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研究基于工作流标准,融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按照协同、实用、共享、定制、安全、移动、开放的原则,构建“一站式、一体化”的协同办公系统,涵盖机关日常办公事务的线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促进无纸化办公,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办公效率及决策效果。本文以南宁市办公自动化现状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原则,确定系统开发采用SOA服务技术框架、多层架构设计、数据接口技术、工作流组件及HTML5相关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其次,依托南宁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机房等现有资源,对协同办公系统的业务、用户、功能、性能及安全等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系统建设内容、策略、框架、网络架构、数据库模型等总体设计方案。同时,分别对基础支撑工作平台、协同办公子系统各功能模块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重点对工作流自定义、工作流控制的设计方面展开说明,对公文流转、行政管理、信息报送、任务管理等工作流实例化流程进行描述,使协同办公系统满足各部门基本的的需求之外,还具备个性化需求扩展及开放、融合、集成的能力。最后,对移动办公子系统的即时通讯平台选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与钉钉工作平台整合的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办公系统移动端各功能点的设计方案。本文侧重于系统核心工作流平台、业务协同、移动办公及数据共享相关建设内容,结合本人参与的工作,从实施原理、系统页面及实现的过程,对工作流平台、发文流程、正文编辑插件调用、移动钉钉平台免登、数据共享接口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最后对系统测试方法进行了说明,对系统性能及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周士程[4](2019)在《银行自动化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产业逐步渗入到各个领域,尤其是数据库、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促进了信息管理系统广泛用,并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金融、保险业的应用。近几年,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带来的是全面的发展,国内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不断强大的资本市场,大量资本的流动促使国内银行系统加快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本文开发一个功能完备的银行网上办公系统。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基础,论述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意义,以及研究工作的内容,其次,通过对银行从业人员需求的了解,对旧的办公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流程进行分析,并对这个系统的不足提供了解决办法,得出了一整套的银行自动化办公系统的逻辑功能,并使用了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根据系统运行的现状进行了需求分析。随后,结合系统所需求的功能,根据系统流程进行设计并使用结构化设计图展现出来,针对功能模块的结构实施系统的设计工作。在完成设计工作的同时,对系统数据库的定义实施全面的总结。而后,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系统的实现环境进行详细介绍,将成熟的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及Lotus技术充分的应用到系统部分功能模块设计中,作为技术开发的依据。在本文的最后,将完成的系统设计进行实地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测试,主要包括功能及性能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的分析,该系统能够将陈旧办公系统的功能需求全部涵盖在内,并产生良好的测试结果。开发工作完成后,该系统需要经过多次的运行测试,完全能够弥补以往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该系统在满足从业人员的基础上,众多优势也体现出来,一方面展示银行的业务能力,促进银行办公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促进银行向技术性企业迈进,转变工作模式,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进而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提高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姬政鹏[5](2019)在《铁路运输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日常办公逐渐开始趋向于自动化,以现代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继而取代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办公自动化系统使企业高效、快速、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办公自动化Enterprise Office Automation(以下简称EOA),是将网络通信技术与企业办公自动化平台相互结合的一种模式。通过通信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处理日常办公业务,既能优化原有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单位内的协同办公,还能实现企业决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本文梳理并总结了企业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以朔黄铁路公司为例,结合公司日常办公现状及员工计算机技术水平,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公司的基于Lotus Domino/Notes平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方案,并完成了方案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了基于Domino的数据库设计,搭建了公文管理子系统与个人事务子系统,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自定义工作流、模板套打、修改痕迹保留等功能,使公司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整个系统是基于B/S结构搭建,采用RSA数字签名算法进行加密,保证了公文的安全可靠;经模块测试和系统集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稳定且实用;本文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刘强[6](2017)在《办公自动化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伴随计算机不断普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如今,计算机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信息化时代,处理信息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办公效率。特别是对行政部门而言,因为该部门的工作大多与信息发布、文件传递有关。当前行政部门主要存在审批延误、消息滞后等问题。为了适应当今快节奏的时代,必须通过加强高校行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来提升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围绕办公自动化系统(OA)展开研究,目的是通过开发这一系统,帮助行政部门解决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高校办公自动化行政信息管理系统为背景,对OA系统的功能及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办公管理方法,构建对应办公管理系统。在系统开发过程当中所选择的开发语言为ASP.NET,采用UML建模工具以及类图、用例图以及流程图等开展设计工作,具体包括行政办公、用户登录、系统桌面、网络寻呼、个人办公、公文管理各种系统功能。系统选择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及MVC设计模式。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0,并采用SQL Server 2014来作为系统数据库。在测试阶段选择完善、全面的测试用来测试系统各项功能。完成开发工作之后,通过展开内部安装及测试能够证明该系统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用户体验,而且维护和升级也相对便捷,数据安全性较高,且查询的响应速度业较快。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较好地满足行政部门办公需求。

庞峰[7](2017)在《基于Android的##类公司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移动办公自动化管理是公司信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公司文档的自动化、电子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公司员工的办事效率,加强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而且能够带动公司信息化产业更进一步的发展。本课题根据某移动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实际需求,结合此公司在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并综合考虑了此管理系统的自身特点和数据库的兼容性等优势,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移动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全新的设计方案。针对公司管理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进行一定的考察,总结公司管理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对##类公司移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Android开发、Hybrid开发模式、网络开发等技术的特点,对系统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主要是从系统体系结构部分、功能结构部分和拓扑结构部分三大部分展开描述,设计出了一套基于Android的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从功能上进行划分,系统可以划分为工作流子系统与移动助理子系统两部分,工作流子系统包括:公文处理、行政办公、人事管理等,移动助理子系统包括:日程管理、工作日志管理、任务提醒、通信管理等功能。本文对移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不同的模块进行功能上的测试和验证,保证系统功能可以顺利实现,运行使用,并对系统的不同需求功能、系统不同阶段的办公信息数据等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处理和验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此外,为确保系统使用的便捷、高效、可靠和安全,本文对系统响应速度、系统的简易操作、系统的效率等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测试。通过验证得到,此系统适用于公司进行移动办公工作,并可以大大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性、可靠性。

刘向锋[8](2016)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办公自动化实现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办公自动化实现问题。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优化设计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转化传统纸张办公弊端,实现无纸自动化办公;分析基于计算技术设计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从而能够从系统功能结构、计算机技术应用、办公数据库、软件代码设计部分,设计实现该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也分析在实际中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价值。结果表明,优化设计计算机技术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助于实现企业自动化办公,将纸张办公转化为无纸办公,提升办公效率,提升80%,发挥积极实现价值。结论证实,在办公自化实现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升办公自动化效率,发挥积极应用效益。

王月红[9](2016)在《邮储银行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融合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众多机关单位开始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以提高其办公效率。办公自动化建设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响应国家信息化建设,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等都在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实现日常公务的协同性和高效性。实际工作中,机关单位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单位公务文书的实时、灵活流转与处理,即关键是想提供公文流转环节的协同性和高效性。工作流正是基于这种优化思想,依据合理的业务逻辑对办公活动进行相应的任务分解和角色定义,并其事先制定好的规则下自动地完成业务中的各个活动,实现组织群体的协同工作,进而达到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府机关办公业务的协同程度和管理水平。因此,很有必要结合单位实际需求特征,设计开发一套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公文流转系统。就本文的逻辑结构看,文章依次介绍了课题的背景、意义和相关理论,并结合某银行网上办公的实际需求,构建出该公文流转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各模块功能,并针对某银行的实际业务进行工作流分析,进一步对核心业务流程及数据库进行了总体设计。在合理的系统设计基础上,顺利实现了该系统的发文管理、收文管理以及归档等各个核心功能模块,最后通过系统测试降低了系统缺陷,为其投入实际应用做了充分准备。系统在具体实施中选用了当前主流的开发技术和工具,程序开发技术选择ASP.NET技术,编程语言则选用了灵活高效的C#,最后,从智能性、安全高效性等综合角度考虑下,系统所用数据库平台确定为SQL Server 2008。系统的架构设计则为最常见的Browser/Server结构形成。本文设计的公文流转系统已经在相关单位得到应用。实践表明,基于工作流的公文流转系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关单位的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平。

郑茗月[10](2015)在《秦皇岛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全球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如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政府绩效成为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实现现代化管理和运转协调、灵活高效政企的必然要求,办公自动化直接促进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且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五位”一体建设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秦皇岛市政府办公效率和科学决策,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行政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信息化时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取代了工业社会的笔墨纸张,有效降低了政府行政的工作成本,使机关行政的各项工作的效率更高,质量更优,最为重要的是实现了人力资源的节约,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绩效被迫切需要。因此,研究开发秦皇岛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我们设计实现了一个秦皇岛市政府B/S架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课题,该课题是以秦皇岛市政府机关的办公业务为出发点,在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S架构模式,基于J2EE平台的Web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秦皇岛市政府自动化办公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日常管理、公告管理、考勤管理、职工信息管理、个人信息办公管理、通讯录管理等。课题主要使用html+css+js技术实现表示层,优化用户和系统的交互性;运用MVC设计模型的Struts框架和Hibernate对象关系映射框架;采用中间件技术使系统开发简便、开发周期缩短,也减少了系统的维护、运行和管理的工作量;选取开源的MySQL作为系统数据库,能满足系统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总体成本。通过秦皇岛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浏览器登录系统便可以实现对秦皇岛市政府日常工作的管理,及时快速的了解当前的工作状态,可以及时跟进工作动态,解决突发状况及问题,方便有效地促进了秦皇岛市政府机关内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交流,加强了部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协同性,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二、办公自动化中公文安全传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公自动化中公文安全传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斜沟煤矿自动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
    2.1 工作流技术
    2.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2.3 .Net四层架构
第三章 斜沟煤矿办公系统需求分析
    3.1 实际功能需求
    3.2 个人办公模块
    3.3 公文管理模块
    3.4 人事管理模块
    3.5 项目管理模块
    3.6 档案管理模块
    3.7 客户管理模块
    3.8 视频会议管理模块
    3.9 系统管理模块
    3.10 系统非功能需求
    3.12 系统其他方面的需求
第四章 总体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1.1 信息系统的易用性
        4.1.2 实用性与适应性
        4.1.3 整体保障原则
        4.1.4 先进性和发展性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工作流模型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个人办公数据库设计
        4.4.2 公文管理数据库设计
        4.4.3 人事管理数据库设计
        4.4.4 项目管理数据库设计
        4.4.5 档案管理数据库设计
        4.4.6 客户管理数据库设计
        4.4.7 视频会议管理数据库设计
        4.4.8 工作流模型中的数据表设计
第五章 斜沟煤矿自动办公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5.2 个人办公功能模块的实现
        5.2.1 电子邮件
        5.2.2 公告通知
        5.2.3 通讯簿
    5.3 公文管理模块设计
        5.3.1 工作流设计表单管理详细设计与实现
        5.3.2 工作流流程设计
    5.4 人事管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5 项目管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6 档案管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7 客户管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8 会议管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9 车辆管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10 系统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1.1 系统测试的硬件环境
        6.1.2 系统测试的软件环境
    6.2 系统功能测试
        6.2.1 登录及权限测试用例
        6.2.2 邮件管理测试用例
        6.2.3 人事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6.2.4 会议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6.3 系统性能测试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
    2.1 面向服务的技术框架(SOA)
    2.2 基于多层架构的设计
    2.3 数据接口技术
        2.3.1 Web Service技术
        2.3.2 Xml技术
    2.4 工作流相关技术
    2.5 HTML5相关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信息门户
        3.2.2 公文处理
        3.2.3 事务管理
        3.2.4 绩效督办业务
        3.2.5 移动办公及安全即时通讯功能
        3.2.6 数据交换共享接口
    3.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3.1 系统基本性能需求分析
        3.3.2 系统主要性能需求分析
        3.3.3 业务量分析
    3.4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策略
    4.2 总体建设框架设计
    4.3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建设原则
        4.4.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5.1 基础支撑工作平台
        4.5.2 协同办公子系统
        4.5.3 移动协同办公子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工作流平台的实现
    5.3 发文流程的实现
    5.4 正文在线编辑插件调用实现
    5.5 移动端用户免登实现
    5.6 业务协同通用接口
    5.7 测试环境
    5.8 性能测试
    5.9 功能测试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银行自动化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组织构架
第2章 系统可行性和需求分析
    2.1 系统应用背景介绍
        2.1.1 系统当前存在的弊端
        2.1.2 意义分析
        2.1.3 解决方案
    2.2 系统可行性分析
        2.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2.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2.3 系统功能需求
        2.3.1 首页功能需求分析
        2.3.2 我的工作功能需求
        2.3.3 办公管理需求分析
        2.3.4 文件查询模块分析
        2.3.5 信息发布需求分析
        2.3.6 档案系统需求分析
        2.3.7 个人设置需求分析
    2.4 系统业务流程图分析
    2.5 系统性能需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构架设计
        3.2.1 系统的网络拓扑设计
        3.2.2 系统体系整体架构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1 首页功能模块设计
        3.3.2 我的工作模块设计
        3.3.3 办公管理模块设计
        3.3.4 文件查询模块设计
        3.3.5 信息发布模块设计
        3.3.6 档案系统模块设计
        3.3.7 个人设置模块设计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3.4.1 系统数据流图
        3.4.2 系统主要数据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实现
    4.1 系统实现环境
    4.2 系统实现公共程序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4.3.1 系统登录模块
        4.3.2 我的工作模块
        4.3.3 办公管理模块
        4.3.4 文件查询模块
        4.3.5 信息发布模块
        4.3.6 个人设置模块
    4.4 Notes数据库一致性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描述
    5.2 系统工作测试
    5.3 系统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铁路运输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动办公发展
        1.2.2 公文流转的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LOTUS NOTES/DOMINO技术
        2.2.1 Lotus Domino/Notes简介
        2.2.2 Lotus Domino/Notes应用范围
        2.2.3 Lotus Domino/Notes的优越性
        2.2.4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2.3 重点技术的详细说明
        2.3.1 Lotus Domino基本内容
        2.3.2 Java Script语言介绍
        2.3.2.1 Java Script基本内容
        2.3.2.2 Java Script的应用
        2.3.3 jQuery语言
        2.3.3.1 jQuery简介
        2.3.3.2 jQuery的应用
        2.3.4 Dojo
        2.3.4.1 Dojo基本内容
        2.3.4.2 Dojo的应用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
        3.1.1 公文管理子系统
        3.1.2 个人事务子系统基本内容
        3.1.2.1 总体优化设计目标
        3.1.2.2 待办事宜库查询算法
        3.1.2.3 与流程引擎及流程应用的接口
    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1 系统技术架构
        3.3.2 系统应用架构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4.1 DOMINO表单
        4.1.1 功能描述
        4.1.2 权限分配
        4.1.3 Domino表单设计
        4.1.4 Domino代理设计
    4.2 视图设计
        4.2.1 视图的概念
        4.2.2 视图的外观和类型
        4.2.3 视图的功能及特点
    4.3 代理
        4.3.1 代理的概念
        4.3.2 代理的功能
        4.3.3 代理的命名规范
    4.4 页面
第五章 系统功能设计实现
    5.1 公司发文
        5.1.1 发文界面功能实现
        5.1.2 公文拟稿实现
        5.1.3 公文核稿实现
        5.1.4 会签
        5.1.5 过程审批功能实现
        5.1.6 清稿
        5.1.7 复核
        5.1.8 签发
        5.1.9 编号、清稿、模板套打
        5.1.10 发文盖章简介
        5.1.11 归档内容
    5.2 个人事务子系统主要组成
        5.2.1 系统待办功能
        5.2.2 通讯录
        5.2.3 日程安排功能
    5.3 数字签名算法
        5.3.1 算法原理
        5.3.2 算法应用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环境主要内容
    6.2 系统功能性测试
    6.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6.3.1 测试目标
        6.3.2 压力测试工具
        6.3.3 并发测试
        6.3.4 压力测试
        6.3.5 测试活动总结
        6.3.6 测试活动评价
        6.3.7 系统质量评估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办公自动化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UML建模技术
    2.2 开发环境
    2.3 SQL Server2014关系数据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求调研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用户登录模块
        3.2.2 系统桌面模块
        3.2.3 个人办公模块
        3.2.4 行政办公模块
        3.2.5 公文管理模块
        3.2.6 网络寻呼模块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故障处理要求
        3.3.2 软件质量属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办公管理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架构设计
        4.1.2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划分
    4.2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办公管理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2.1 用户登录模块
        5.2.2 系统桌面模块
        5.2.3 个人办公模块
        5.2.4 行政办公模块
        5.2.5 公文管理模块
        5.2.6 网络寻呼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办公管理系统测试
    6.1 软件测试概述
    6.2 测试用例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Android的##类公司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2.1 Android开发技术研究
        2.1.1 安全开发技术
        2.1.2 网络编程技术
        2.1.3 Android多线程编程
    2.2 关键技术选型和开发环境
        2.2.1 Hybrid开发模式
        2.2.2 数据通信协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背景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3.3 功能性需求
    3.4 非功能性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1.1 系统设计任务
        4.1.2 系统设计原则
    4.2 总体架构设计
        4.2.1 功能模块划分
        4.2.2 MVC架构设计
        4.2.3 网络架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4 系统包设计
    4.5 系统安全性设计
    4.6 系统可靠性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开发环境
    5.2 工作流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2.1 数据同步的设计与实现
        5.2.2 通用可视化流程的设计与实现
        5.2.3 公文处理业务流程设计与实现
        5.2.4 行政办公业务流程设计与实现
        5.2.5 人事管理流程设计与实现
        5.2.6 财务管理流程设计与实现
    5.3 移动助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5.3.1 主界面设计与实现
        5.3.2 日程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5.3.3 工作日志功能设计与实现
        5.3.4 任务提醒功能设计与实现
        5.3.5 通信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5.3.6 新闻公告功能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与测试环境
    6.2 测试方法与测试内容
        6.2.1 测试方法
        6.2.2 测试内容
    6.3 测试用例与测试结果
        6.3.1 工作流主界面用例测试
        6.3.2 工作办理业务流程用例测试
        6.3.3 移动助理待办任务提醒
        6.3.4 系统性能测试
    6.4 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办公自动化实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计算机技术
2 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及需求
    2.1 意义分析
    2.2 需求分析
3 实现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3.1 系统功能结构
    3.2 计算机技术应用
        (1)数据处理技术应用
        (2)网络技术应用
    3.3 网络自动办公数据库
4 实现效益分析
5 结论

(9)邮储银行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特色与创新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业务与技术基础
    2.1 公文流转系统概述
        2.1.1 系统特征
        2.1.2 系统功能及发展趋势
    2.2 工作流理论概要
        2.2.1 工作流定义
        2.2.2 相关概念
        2.2.3 工作流应用模式
    2.3 相关开发技术
        2.3.1 ASP.NET概述
        2.3.2 C#语言介绍
        2.3.3 JavaScript介绍
        2.3.4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设计目标
    3.2 可行性分析
        3.2.1 操作可行性分析
        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3.2.3 经济可行性分析
    3.3 应用需求分析
    3.4 系统用例模型分析
    3.5 功能需求分析
    3.6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6.1 安全性需求
        3.6.2 性能需求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架构
    4.3 各模块流程设计
        4.3.1 发文流程管理模块
        4.3.2 收文管理流程模块
        4.3.3 签报管理流程模块
        4.3.4 归档管理流程模块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概念结构设计
        4.4.2 逻辑结构设计
    4.5 系统接口设计
        4.5.1 内部接口
        4.5.2 外部接口
    4.6 性能及安全性设计
        4.6.1 性能设计
        4.6.2 安全性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开发环境
    5.2 系统管理界面实现
    5.3 发文模块实现
    5.4 收文模块实现
    5.5 其他功能的实现
    5.6 系统测试
        5.6.1 测试环境
        5.6.2 测试方法
        5.6.3 功能测试
        5.6.4 性能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秦皇岛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理论
    2.1 J2EE架构
    2.2 Struts、Hibernate框架
        2.2.1 Struts
        2.2.2 Hibernate
    2.3 B/S架构
    2.4 MySQL数据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可行性研究
        3.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3.2.3 操作可行性分析
        3.2.4 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3.3 需求分析
        3.3.1 功能需求
        3.3.2 技术需求
        3.3.3 运行环境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4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4.2 数据库设计步骤
        4.4.3 系统模块属性及E-R图分析
    4.5 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
        4.5.1 前台门户
        4.5.2 后台数据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
    5.1 登录管理模块的实现
    5.2 日常管理模块的实现
    5.3 公文管理模块的实现
    5.4 考勤管理模块的实现
    5.5 职工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5.6 个人办公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5.7 通讯录管理模块的实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目的和意义
    6.2 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
    6.3 系统测试的方法
    6.4 本系统测试
    6.5 测试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办公自动化中公文安全传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斜沟煤矿自动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马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D]. 廖焕双. 广西大学, 2019(02)
  • [4]银行自动化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士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3)
  • [5]铁路运输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 姬政鹏.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5)
  • [6]办公自动化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强. 河北工业大学, 2017(12)
  • [7]基于Android的##类公司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庞峰. 吉林大学, 2017(10)
  • [8]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办公自动化实现分析[J]. 刘向锋.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6(09)
  • [9]邮储银行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月红. 天津大学, 2016(07)
  • [10]秦皇岛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郑茗月. 东北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办公自动化中文件安全传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