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才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2
摘要: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就被称为混凝土,也简称为“砼”。普通混凝土作为一种可靠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与整体墙面的浇筑,在土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混凝土自身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同时结合一定比例的砂、石作骨料,并加以水混合。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物的可靠度和安全性,在整个建筑过程中起着确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现在的建筑行业,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是建筑业协调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温条件;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1混凝土的配置和生产
1.1混凝土的配置设计
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骨料、矿物质、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规定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等环节必须按此标准执行。在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实际需求,结合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配比设计。进行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和料配置时,必须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在配置时的顺序、水量、时间、程度等因素必须按照严格的作业程序来完成。例如,对配置泵送较高位置的混凝土时,塌落度不应过小;配置清水混凝土时,外加剂掺合料应慎重选择,否则会造成混凝土颜色和观感异常等。
1.2混凝土的拌制与生产
混凝土的拌制与生产是将原材料按配比的数量和顺序依次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的过程,一般投料顺序是先倒砂石,再装水泥,搅拌均匀,最后加水搅拌。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宜滞后于水泥。顺序的错乱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若混凝土采用现场拌制,需对原材料质量控制(即抽样检测)和原材料的储存量进行检查已满足规范和浇筑要求;若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前需对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准备量进行复核,以及如何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浇筑连续性是否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2.1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所形成的温差
1)水泥的选取。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水泥选取埃塞俄比亚国家水泥厂所生产的42.5矿渣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和其它硅酸盐水泥比起来,3d所产生的水化热约能够降低30%。2)在水泥中加入煤灰。在掺杂的时候所需的比例为每立方米加入粉煤灰75kg,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提升混凝土的黏聚性和可泵性,还能减少水泥使用量50kg。且按照有关的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可使每立方米混凝土的使用量减少10kg,还可使水化热的过程中温度下降1~1.2℃,所以,能使混凝土里面的温度降低5~6℃。3)选取合适的外加剂。为了增加减水缓凝的效果,并起到减少坍落度所造成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选用了效果比木钙好的E.A-2型缓凝减水剂,能降低用水量的10%左右,同样也可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混凝土水化热。
2.2通过使用原材料来降低混凝土出机时的温度
由于混凝土在搅拌前后的热量不会发生变化,可知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这就证明了混凝土在出机后的温度和原材料的温度两者时间是呈现出一种正比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可对原材料进行降温:1)对堆场石子进行浇水,可使石子的温度从之前的56℃降低到29℃,并通过这种方式能使石子吸足充足的水分,避免对混凝土坍落度造成影响。2)黄砂在施工的过程中,可通过淡水进行冷却,从而降温。3)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的使用较少,但其有很大的比热,所以在搅拌混凝土时可在3只贮水池里面放入一些冰块,使水温度从31℃下降为24℃,此项操作使用了75t的冰块。因此,对出机温度T经过较为严密的计算后得出温度为32.8℃,37次检测的温度平均值为33.2℃,达到施工地点后所测得温度为34.60℃,这样能极大地降低入模的温度。
2.3采取有效方式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1)为了使施工的进度不受到影响,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不受到影响,在经过准确的计算后,确定了nagad和holhol两个地点同时进行搅拌,通过18辆6m3搅拌车进行运输,保证了一定时间之内的供应强度稳定不变,这样能有效解决相互等待的问题。2)施工过程中墩身的高度普遍超过10m,里面的气温达到了62℃,为了减少太阳的暴晒时间,造成温度的持续上升,对浇筑造成影响,因此需在墩的顶部搭设凉棚,尽量降低模板内的温度。3)为了避免混凝土在运输的时候温度过高,可在管道的附近通过麻袋进行包裹,然后,在上面不断淋水,以达到降温目的。4)为了避免混凝土在分层浇筑和装拆管道时操作太过复杂,可对斜面进行浇筑,避免了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散热较慢的问题,但需对各层之间进行合理的控制。此项操作所用的时间应当少于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出现“冷缝”的现象。且还要进行刮平操作,持续的时间为1~2h,再进行相应的打压操作,防止裂缝的产生。5)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还应当在模板上进行洒水,以此降温模板的温度;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上通过黏结剂进行黏结。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前温度应小于30℃,且塌落度要≤150mm,若在施工时塌落度过小,可适当使用外加剂保证塌落度。在夏季的时候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水分会大量流失,所以分层浇筑时每层厚度应小于30cm,避免温度过高,每层浇筑的时间要小于1h。若在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了裂缝,应通过薄膜养护剂进行养护。若施工体积较大,需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水管和温度感应器,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监测,防止出现裂缝。
2.4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措施
夏季浇筑混凝土需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通过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此减少水分的流失,且需在混凝土上使用工布进行养护,避免温差过大造成的影响,还可有效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通过这种方式,混凝土的温差保持在25℃的范围,防止了裂缝的出现。养护所需时间为14d。通过实践发现混凝土3d时间内外部的温度保持在了48~55℃的范围,很少出现裂缝。通过喷雾的方式来保证施工效果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对模板的各个位置都设置简易喷雾设施,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喷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混凝土没有出现失水变白等现象。在温度为49℃的时候使用喷雾,能使温度下降5~10s,VC值停放1.5h后并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变化。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可按照气温的变化,对养护的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本项施工墩身施工中就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养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结论
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泵送混凝土施工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抽检了360组混凝土试件,合格率达到了100%,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施工至今没有出现温度裂缝,保证了施工质量,施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德敏,黄佩雯.泵送混凝土对铝合金模板的冲击[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7,26(05):63-68.
[2]卢连长.泵送混凝土回弹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7.
[3]李鹏.泵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7(05):19-22.
[4]刘拓.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7.
论文作者:刘学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论文; 水化论文; 裂缝论文; 原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