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征论文_黄华丽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西百色 533400)

【摘要】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2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病变范围及听骨损坏程度进行分级。结果:病变范围分级:S1级2例(9.5%),S2级5例(23.8%),S3级6例(28.6%),S4级6例(28.6%),S5级2例(9.5%);听骨链状况分级:O0级1例(4.8%),O1级7例(33.3%),O2级9例(42.9%),O3级4例(19.0%)。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变范围广,听骨及骨质破坏程度严重,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病变范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患者听力的存留,根治性手术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变范围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086-02

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对患者的听力产生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及时还有可能引发颅内外并发症,临床中常采取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2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1]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旨在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诊及治疗方法。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21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6.2±3.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4±0.7)年,术前患者均行耳镜检查,结合鼓膜的穿刺程度,按Tos进行分类,14耳上鼓室型,9例紧张部Ⅰ型,11例紧张部Ⅱ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CT颞骨检查,术后进行病理检查,术前术后均行听力学检查。

1.2 方法

完璧式乳突根治术:取患者耳后位置行切口,充分暴露乳突骨皮质与颧弓根,使用电钻从筛区入路,开放乳突、鼓窦、上鼓室,切除病变组织,视患者听骨损坏程度不同,选择再造或塑形听骨,最后对骨膜进行修复,外耳道填塞使用碘伏纱布,然后进行引流,予以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嘱咐患者术后保持患侧耳道干燥,杜绝耳道禁水或沾水,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选择患者耳后C型区行切口,在患者上鼓室采用电钻入室、开路,开放乳突及鼓窦,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经由乳突实施轮廓化,削低面神经嵴开放面隐窝,以便探查鼓管鼓室,最后填充固定鼓窦与窦脑膜角,填充材料来自患者自体骨粉。

1.3 疗效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听阈变化情况、气骨导差变化情况。本次治疗结果共包括四种情况,治愈:患者恢复正常听力,临床症状消失,骨膜完全愈合;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骨膜完全愈合,听力水平提高>35分贝;有效:骨膜不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听力水平提高20~30分贝;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骨膜未见愈合,听力情况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胆脂瘤病变范围分级与听骨链破坏存在一定关系,表数据反映。

术后听力测试在抽纱布10d后测得的值,治疗后患者平均气道听阈相比术前有所提高,(听阈下降>12dB)者有7例(33.3%),无显著变化(听阈相差≤12dB)者8例(38.1%),下将(听阈>12dB)6例(28.6%)术后总的平均听阈值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重建听骨链患者术后听力未见提高。

本组21例患者术后半规管瘘1例(4.8%),感音神经性聋2例(9.5%),脑脓肿1例(4.8%)),周围性面痰1例(4.8%),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9%。治愈0例(0.0%),显效9例(42.9%),有效7例(33.3%),无效5例(23.8%),总有效率为76.2%。

3.讨论

中耳炎主要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2]、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四种,长期高分贝声音刺激、吸烟、游泳等均有可能导致中耳炎发生,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特征,发现该类患者均有耳痛、呕吐、发热、流脓等临床表现,行CT检查发现中耳系统气腔密度升高,胆脂瘤型中耳炎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病情,一旦恶化可能并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脑脓肿,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Salhe所提出的胆脂瘤分级是一种依据病变范围、听骨链损伤程度为基础的分级方法,将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和发展扩散途径作为分级依据,上鼓室或中耳是胆脂瘤的原发部位,一般情况下病变扩散到的部位有鼓窦、乳突、咽鼓管、迷路、中颅窩。结合病变扩散侵及部位的对少确定病变分级范围,依据听骨受累的顺序和程度确定听骨链分级范围,该种分类方法促进人们对疾病程度、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对比的快速理解,本文研究反映出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变范围广泛且易扩散,患者听骨链受损程度严重,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对人体具有很强的侵袭性,胆脂瘤型中耳炎[3]一经诱发首先损坏砧骨,然后累及多个听骨,病变范围广泛与听骨破坏程度同步,已有研究表明儿童胆脂瘤形成的机制更加活跃,这与儿童病程短于成人有密切关系。内陷袋阶段、内陷袋增值阶段、胆脂瘤扩展阶段、骨质吸收阶段是胆脂瘤形成的4个主要阶段,儿童患者中存在的外耳道炎、鼓室负压、中耳炎症、咽鼓管功能不全等都是促进内陷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也有先关报道指出炎症在胆脂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Marcos等研究,炎症在继发性胆脂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扳机作用,有机化中耳渗出液,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在鳞状上皮的迁移中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抗感染力低下者易出现中耳的反复感染使得胆脂瘤的进展速度加快,对于胆脂瘤生长期活跃、侵袭强的确切机制目前尚待研究。

临床中,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各家持有不同意见,本文对21例患中9例患者采取完璧式乳突根治术,12例采取开放性乳突根治术,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为76.2%,本文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对患者的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听力状况、并发症等进行了综合全面评估,考虑到胆脂瘤型中耳炎侵袭性强,病变范围广,我们采取根治性术式,希望阻止病情发展,彻底清除病变,开放性手术一般会遗留一个术后护理的术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感染风险性,为术后术腔护理增加难度。提高患者听力获得安全耳是手术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组患者术后听力无显著性提高,主要与病变范围较广,听骨破坏程度较重,术前听力差等因素有关,对于胆脂瘤中耳炎的治疗首要目的是对病变进行彻底清除,重建听力为次要目标。

【参考文献】

[1]万龙,王丽,杜焱平,等.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9):1735-1736.

[2]章洺,黄秋红.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5):136-139.

[3]邓晓刚,李鹏,杨钦泰.胆脂瘤型中耳炎高分辨CT特征性的表现[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6):665-667.

论文作者:黄华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征论文_黄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