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两个转变实现有效发展&“九五”期间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银行论文

加快两个转变实现有效发展&“九五”期间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银行论文

加快两个转变 实现高效发展——“九五”时期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商业银行论文,高效论文,研讨会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随着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分设而进入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进一步深化国家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全面按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彻底实现“两个转变”,从而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高效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秘书处、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发展规划部、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于1996 年3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召开了“‘九五’时期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探讨了“九五”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以两个转变为指针,推进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协调改革。

与会者认为,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又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国家银行的改革结合起来,协调推进。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国家银行改革的基础。国有企业与国家银行之间日益恶化的债权债务矛盾,成为阻碍企业制度创新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焦点与难点。我国国有企业与国家银行之间债务关系日益恶化,影响着银行与企业的生存与协调发展,目前国有企业负债率高达84%,其中贷款负债率为70%。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国有企业损害银行利益搞改革,借体制转换之名,行逃废银行债务之实,使原本不良的银行信贷资产“雪上加霜”,损害了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从根本上影响了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与企业的长远发展。

造成上述状况有国家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与企业方面的原因。如国家对企业的“拨改贷”,企业税负过重;银行经营机制不健全和信贷约束软化;企业产权不明晰,经营管理不善等。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国家银行的改革必须互相衔接,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国家银行改革的基础。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与国家银行协调改革的关键环节。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有限责任、法人制度和科学管理。有限责任的意义就在于减少投资风险,广泛向社会筹资,其核心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在我国产权多元化就是要求企业的部分股份应由非官办的法人和个人持有。法人制度是一种对经营产权的界定,即经营者有一切经营企业所必须的权利。而法人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对自然人企业的发展和对其缺点的克服,在于将资源集中在真正善于经营资源的人手中。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落脚点。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管理”是不稳定和偶然的,是不可靠的。科学管理就是在合理和明确界定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纵横交错的权力制衡关系或法人治理结构。如此,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转和企业生命的永续存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在用人制度和权力制衡方面有所突破,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壮大企业,发展经济,为银行的商业化提供合格的“顾客”。

(三)化解国有企业与国家银行间的不良债务是体制转换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与国家银行间的不良债务,在银行一方表现为呆滞贷款,在企业一方表现为高负债的经营困境。这种国有企业与银行间的不正常的信用联系,在严重影响企业与银行经营活动的同时,也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难题。

针对国有企业与银行间不良债务难题,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出了多种解决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1 )通过财政间接注资办法核销企业不良债务。(2 )由政策性银行或“特种信贷银行”承担银行的不良债权,让国有商业银行轻装上阵。(3 )将“拨改贷”改为“贷改投”。(4)进行债务重组。(5)破产与拍卖。

国有企业与银行间不良债务的形成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结果。企业资金供应方式发生了转变,但企业产权格局未作调整,国有产权不清,国有资产经营不善,必然在国有企业和银行间形成不正常的信用关系,致使不良债务越集越多。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企业产权改革,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完善经营机制来真正从体制上消除产生不良债务的根源。通过深化企业产权改革,在真正搞活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来解决国有企业与银行间的巨额不良债务,从而推进企业与银行改革的协调发展。

二、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契机,实现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

国家专业银行如何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在“九五”时期获取改革的效率与发展的效益,与会者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的要求,实现专业银行的全面商业化改革,就必须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专业银行是根据银行是公共薄记和社会管理机关的思想建立起来的,是产品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前,银行是第二财政,对企业实行超定额资金供给制。改革后,特别是1983年以来,企业资金供给实行“拨改贷”,企业所需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完全由银行供给,企业由过去吃财政资金大锅饭变成了吃银行的大锅饭,在资金供给上形成了一种在政府支持下企业对银行的“倒逼”机制。《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四大专业银行要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组织模式。客观地说,这一改革使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这种体制与真正的商业银行还有相当大的实质性距离。这表现在现有的国家专业银行依然是“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大一统银行,其产权分割和配置极不合理。专业银行总行作为一级法人代表行使资产管理权,却不从事具体的经营;而从事具体经营的分支行却不具有法人资格。身处前沿,时刻感受到市场变化和承受市场挑战的专业银行分支行不能自主经营,而远离市场,又不直接承受市场压力的专业银行总行却握有经营决策权。这种管理行权力集中过多,经营行权力分配过少的结果,必然是多管理、少经营、三级行吃一级经营行的大锅饭;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费用损失,经济效益不佳;同时,组织机构上的“科层式”结构与政府部门的行政级别相对应,内部机构具有强烈的行政机关性质;体制上的垂直领导与纵向管理,资金主要靠行政计划调拨分配,资金的横向流动受到人为阻碍,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横向金融流程不相适应。当然,其根本要害还在于它依然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国有”性质和权力的过度集中则是这种“附属”的基础。在实质上它仍然是受政府控制和指挥的官办银行而不是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按其本质意义来讲,是经营货币获取利润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按“三性”原则办事,讲求经济效益,在和企业发生信用关系,客观上支持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唯一的,除此而不承担任何其他政策职能和政治职能(不排斥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为此目前各专业银行应尽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使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所谓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就是指产权关系明确化、政企职能分离化、经营实体法人化、管理制度科学化。具体说,就是要用公司制模式对专业银行进行改造,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商业银行,以此具体界定银行的终极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以及银行内部的权力结构。为此,可探索多元化的产权组织形式,如国家控股制、国家参股制、法人控股制、一级法人分支行制、“母、子、孙”银行制等。同时,在银行内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聘任制。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造,搞好产权的合理分割和明晰工作,建立起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框架,为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创造制度条件。

三、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经济效益是反映国有商业银行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指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它反映的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效与耗费之间的对比关系,或者说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中央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其中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其实质就是从“重规模”、“重速度”向“重效益”转变。这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基点。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就是要突出经营效益,与会者对此达成了共识。与会者认为,国家专业银行转化成国有商业银行,要按商业银行的要求确立经营目标,选择业务发展方式,采取科学的经营战略策略,加速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手段的电子化、经营领域的国际化和经营人才的现代化。

(一)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国际商业银行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西方国家,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一种本能,更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竞争的需要。在我国国家专业银行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最大化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其二,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独资企业,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必须强化利润的主导地位,利润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其三,国有商业银行最终将走上国际舞台,具有国际声誉的商业银行必须以雄厚资本作基础。只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我国的商业银行才能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间的金融竞争。影响我国银行利润最大化的主要因素有:资金来源构成,资金运用结构,资金运作科学化程度,资金运用率高低,资金运作费用,银行队伍素质状况,以及国家金融政策、通货膨胀程度、企业效益状况、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及市场秩序、金融法规完善程度等等。实现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最大化,必须做到:明晰商业银行产权,这是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基础;科学高效地运用资金,使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总量均衡、结构合理、期限对应,这是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中心环节;此外,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核算,努力盘活信贷资产存量,建立以贷款责任管理为核心的信贷风险规避制度,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重新配置经营网点,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制度等等。

(二)经营集约化: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式。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体制转轨,按其经营目标的要求必须选择最佳的业务发展方式,这就是将集约经营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性选择。只有集约经营才能体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从而巩固体制转轨的成果。国有商业银行实现集约经营,必须实现几个转变:一是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要转变观念,即从追求规模,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经营观念向讲求质量、讲求效益,以内涵扩张为主的集约经营观念转变。二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要从按余额分配向按资产质量分配转变。三是信贷资产要从相对分散经营向相对集中经营转变。四是金融产品要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为主转变。五是银行资产组合方式要从传统型向现代商业银行运作型转变。六是营业网络要从按行政区划设置向按经济区划设置转变。七是评价经营成果要从考核存贷款增幅、成本费用、资产规模为主向考核资产边际收益、负债边际成本、资本边际收益率、人均创利额为主转变。

(三)业务发展国际化:商业银行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正日益走向国际化,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行列。随着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银行的跨国经营更是如火如荼。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建成国有商业银行,就必须走上国际舞台,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服务,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商业银行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一是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是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和形式的增多;三是我国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四是银行竞争白热化造成的金融环境的激烈动荡等原因所致。世界各国颇有建树的大商业银行都经历了一条由国内银行走向国际跨国银行的道路。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持续增长,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成长与壮大,有利于国际型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锻炼。推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其主要战略措施有三:一是加快商业银行国内各分支行的国际业务的建设;二是积极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广泛开展各类跨国银行业务。

(四)经营技术电子化:商业银行经营现代化的基本标志。银行业务电子化,包括银行业务经营电子化与管理决策电子化,是银行经营活动全面电子化。银行电子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的收集上,而是将纷繁的信息进行处理,进而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电子化可以使商业银行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创新金融工具、扩大中间业务收入,进而变革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手段电子化有利于与国际银行界接轨,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实施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门类、按区域分步推进。首先要加速实现“零售”业务服务电子化;其二要加快实现“批发”业务电子化。

(五)人才专家化:商业银行走向新世纪的必然选择。转变经营方式最根本的要求是提高员工素质。实行集约经营作为一项管理起点高、涉及范围广和操作难度大的系统工作,必须与体制转轨同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要保证二者相互衔接、配套推进,关键在于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真正掌握现代商业银行运作规则和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员工队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上,必须将它与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使商业银行各级行的领导班子由专业银行管理型向商业银行经营型转变,并在任用上切实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各类专业管理人员要立足岗位,苦练内功,并分期分批实行持证上岗和等级管理。总之,只有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国有商业银行才能在“转轨”、“变型”中实现第二次创业,才能在奋力拼搏中创造集约经营的丰硕成果。

四、以优化农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为原则,探索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特色道路。

与会者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分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就是进一步深化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全面推进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农业银行不但要研究商业银行运作的一般原则,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又要因行制宜,考虑自身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现实环境,从而形成农业银行商业化的特色道路。

(一)必须确立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农业银行转变成国有商业银行,但其支农任务远远没有结束。并且随着转轨的加快,农业银行更应该立足农村和支持农业,以支农为立足点。确立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农业银行应该利用其遍布全国城乡的经营网络和业务阵地,将市场定位在我国农村,从城乡经济全局出发,发挥整体优势,合理配置资源,继续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农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发展的加快,并以此巩固农业银行的主导地位。

(二)坚持转轨过程中信贷支农的业务定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银行是支农资金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贷支农是农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主导地位的体现和巩固的基础。坚持信贷支农,必须进一步转变支农观念,正确处理信贷支农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关系。一是坚持长期性观念。农业银行支农是一项长期性任务。要坚持农业银行转轨不转支农方向。二是经济效益观念。要坚持信贷资金的商业性使用原则,实现信贷支农的社会效益与银行效益的统一。三是坚持规模经营观念。农业银行在信贷投入时,要适当集中规模和资金,支持大农业、高效农业、市场农业的发展。

(三)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必须全面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使得经济的发展不仅出现总量的非均衡,而且结构的非均衡也较严重。农业银行的业务领域、机构设置,都横跨我国的二元经济,因此,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转轨时,要全面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使其转换进程既快捷、又稳妥。这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现实对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提出的要求。

(执笔:雷春)

标签:;  ;  ;  ;  ;  ;  ;  ;  ;  ;  

加快两个转变实现有效发展&“九五”期间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