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中的伤害——家长的不良心态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连红英

矛盾中的伤害——家长的不良心态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连红英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中心完小 264300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及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社会正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学校教育虽然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在其它诸如思想品行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大为削弱,家庭的教育愈加突出起来。但也应该看到,现实中由于家长的各种不良心态加剧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埋下阴暗的种子,产生了诸如冷漠、焦虑、反叛、抑郁等不良心态。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谈一下家长的种种不良心态对学生造成的影响,盼望对家长们有所启示。

一、望子成龙的“期望”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来讲,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激励着儿童不断向前发展。“望子成龙”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可打开电脑,搜索“望子成龙”,你会发现此类新闻是何其之多!在部分家长们近乎疯狂心态的驱使下,众多的孩子成为这种盲目行为的牺牲品——丧失信心、缺乏斗志、焦虑、忧郁、恐惧、叛逆,甚至是厌世而自杀、杀人。透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正常的心理后的不正常之处——没有正确分析子女的实际能力,没有搞清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逼着孩子去学他们不愿学的东西,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发展。于是“望子成龙”也就成了家长们的一厢情愿。非但不能促进孩子了的进步,反而给孩子带来了不应该有的负担,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沉重包袱。父母更应体谅孩子,应正确衡量子女的能力,在限度内给予适当的期望,在和谐的亲情关怀下,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孩子自然会努力,会全力以赴地学习。

二、不可理喻的“替代”

许多家长觉得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吃了许多苦头,在他们心中普遍存在——我没有得到的,孩子一定要得到;社会亏欠我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由此产生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替代心态。

从短期效果讲,这种做法是最好的,省略了一些探索过程中的挫折。但从孩子成长来看,这种替代孩子思考与选择的做法与家长教育的初衷是相反的。在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中,有些是可以传授的,有些则必需是要孩子体验的,成长的智慧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或是哪个人教会的。在替代心态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听话的机器,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注定不是一个生活的智者。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后果。

孩子的世界不只有父母,面对他的还有更广大的社会,这种无限制、无止境、无保留的替代,最终会使孩子们成为父母围城里的强者、围城外的弱者。群体意识的淡薄、社会意识的淡漠,加大了其融入集体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过分关爱的“维权”

教育应该不应该有“惩罚”——成为现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原因就在于学校中出现了一些可以说是“无法无天”的学生而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却办法甚少。批评得轻了,没当回事;批评得过于严重,就被冠以“心灵伤害”,可能被那些躲在学生身后的家长告上法庭(已经发生了多起)。说了两句都这样,如果是“打”了,那还了得。结果是教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家长这种过度维权,降低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家长的不良心态强化了孩子的受伤心灵,势必造成孩子“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这样的人格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难以与他人合作,往往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受挫。如果大家都为所谓的“维权”而不肯有一点吃亏,那他周围一定没有朋友。在孩子的伙伴交往中,各种矛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矛盾,父母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惊慌失措,和孩子一起平等地交换意见,冷静地分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宽厚待人。

四、急功近利的“浮躁”

现实中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功利思想严重,浮躁心态自然而然地产生,也自然而然地传染到了学生们的身上:轻浮急躁,没有耐性,见异思迁,好大喜功,充满“天上掉馅饼”的幻想,没有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却存在着投机取巧的自豪、侥幸成功的奢望……凡此种种,都是浮躁心态的表现。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它可能导致青少年为了侥幸成功而铤而走险,掉进违法犯罪之深渊。如何使孩子们保持一颗平常之心?越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家长越应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以清净之心做有为之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成才之道,在市场经济利己主义盛行的情况下,通过严格规范来培养孩子们纯洁高尚之品格,是抵制青少年的浮躁心态的最可行方法。

五、情绪化的“暴力”

“不打不成才”。我们的家长对这条是深信不疑的。因此在现实中催生出了不少严厉惩罚型家庭。即教育孩子态度生硬,对子女缺乏感情,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常挖苦责备,打骂孩子则是经常的事。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动手之后,都会为自己的鲁莽而悔恨不已,一遍遍地责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其背后往往是长期不良教法的积累与升华。所以在家庭中应该尽量推行民主,凡事多与孩子沟通,分析孩子的优点与缺点,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有用的人,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过大的压力,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或许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论文作者:连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矛盾中的伤害——家长的不良心态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连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