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比较与分析_品德与社会论文

中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比较与分析_品德与社会论文

中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比较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中日论文,教材论文,小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传递和复制着社会文化,同时也受其规范和制约。《品德与社会》教材是对《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既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指导教学评价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教学过程。我们在文中通过将我国的《品德与社会》与日本的《新社会》教材以比较的视角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希望能借鉴历史和外国先进经验理论,对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材的开发有一定的建设性价值。

一、中日教材的分析

我们在众多教材中选取了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简称中国版)与日本东京学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社会》教材(简称日本版)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1.编制的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制是在“面向儿童、生活、社会”的新的教材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主旨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试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同时《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具体地提出了“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要整合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开展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习;要精选教材内容;教材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等要求[1]。

2.中国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

(1)强调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性、开放性、现实性、发展性。综合性即努力实现了各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合,既有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又有道德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多重目标的综合,即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发展。

开放性表现在教材内容设计注意适当延伸到课堂以外,联系学生、家庭、社区的实际;展现出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问题讨论多为开放式,不追求统一的或唯一的结论,为学生留有了选择、开拓、创新的余地。

发展性指按照儿童生活的逻辑和儿童认知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重视学生目前的生活经验,着重选择了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乐于学习的内容,体现了教材的现实性和发展性。

(2)突出了“体验感悟”“探究”“研讨”“活动”“研究性”等学习方式。一方面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世界和认识世界,感受到的东西才有利于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验,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代人做事等多元观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设计情景和活动、语言提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帮助学生生成问题;通过涉及问题研讨活动、具有启发性问题等,引导他们认识事物;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常识等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

(3)教材的呈现形式活泼、多样,图文并茂,语言更加贴近儿童化。新教材语言文字符号相对减少,视觉符号增多。主要采用了一些图片、照片,展示社会生活、社会现象、学生生活、学习的各种场景等。教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设置了多个卡通小主人公,运用儿童的语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对儿童的视觉冲击,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4)教材内容的叙述上也呈现出了多种形式。教材在内容的叙述上兼有事项罗列型、举例叙述说明型、语文教材型等多种形式,兼有标题文字、主题文字、旁白文字、对话框文字、资料性文字等多种文字形式。

(5)教材内容根据了《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六个主题。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为主线编制的,而且每个内容又不是完全封闭的,内容之间体现了一定的渗透性和交融性的特点。

(6)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社会公德等情感价值观的纠正与引导,而且还渗透了许多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爱国主义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德育的总目标。

(二)日本版《新社会》教材分析

1.编制的依据

最新的《日本小学校学习指导纲要》指出:“小学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谋求学生掌握作为个人、作为国家社会的一员要进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基础,同时,在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的同时,还应通过与自然、与社会、与文化、与人等等各种各样对象的交往,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自立心”。社会课的教育目标则是:“谋求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培养对日本国土和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培养能适应国际社会,作为民主的、和平的国家和社会建设者所必需的公民基本素养”。[2]

2.《新社会》教材特点

(1)教材的内容是依据《学习纲要》确立的。编排上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远及近,呈同心圆的形式。从三年级至六年级依次为:我生活的地方——我的县——我国各地人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土——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与环境——我国的历史——我国的政治——世界中的历史。

(2)教材内容具有基础性、代表性、综合性。基础性即教材充分实现了《学习纲要》中“教授的内容必须是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应选择在校外活动和将来社会活动时需掌握的适当内容,还应避免一些单纯知识传授性的和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内容”的要求。

代表性即在选择内容上,多以当今日本社会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和现象展现给学生[2]。例如:在四年级上《为了健康安全生活》一单元中,教材选择了《垃圾同我们的居住生活》主题,从这一简单的生活现象来探究垃圾的处理及环保等一系列问题。

教材内容的综合性是日本教材最让人欣赏的地方,一方面,教材中以地理和历史为主的知识学习虽然在某个学习年龄阶段有所偏重,但地理、历史考察基本上贯穿了全部年级,而且内容丰富、系统,不仅包含了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使用地图、制作地图、读表、制表、调查、访谈等等学习能力的内容;另一方面社会课虽并不是按照地理和历史学科体系设计的,但却是以地理和历史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从时间、空间上对综合主题展开学习的,而且随年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3]。

(3)教材内容组织上大多采用问题解决型的编排方式,而且呈现给学生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材多是出现4位小主人公根据提出的问题开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中非常重视学生亲自去体验,而且对过程和探究方法(包括有计划的调查、合作、访谈、讨论、学习、制作、总结汇报以及情感情绪)的每一步都有细致的指导、提示,方便学生和老师实践与操作。

(4)教材中版面设计非常精彩,画面生动活泼,色彩明快,语言具有趣味性、真实性。教材中的图形符号选择同语言符号同样重要。这套教材中的画面非常有特色,大多采用真实的照片,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对于调查的材料也多是用真实的照片来给学生以视觉的感悟,教材中整版的文字、知识点也多是从画面中引出的。而且每个单元的导入,大多都以生动的真实的照片或图画集中提示了该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同时借画面引出问题,吸引学生进行下一步探究。不仅让学生感觉到真实、趣味,而且还会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道德品质。

(5)教材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致力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采用范例式学习(案例学习)适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够让他们感悟到教材中的内容正是他们身边真实的情况。

二、中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比较

(一)教材内容知识点的数量、系统性、深度、广度上比较

从知识点的数量、系统性、深度上来讲,中国版的《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因为是原有两门学科的综合,所以所列的单元表面上看起来较日本版《新社会》的数量为多,但深究起来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深度上却都较日本版《新社会》有些偏浅,在教材内容呈现上是将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些生活、社会现象、场景简单地“复制”到教材上,多是关于某一主题众多方方面面的罗列,而且在《品德与社会》中基本上找不到知识点连续的影子,只能点点滴滴找到知识的片断,知识的系统性上较日本版《新社会》略显不足。

(二)教材内容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三者综合性上的比较

中国版《品德与社会》处处体现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兼带对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所列举的生活、社会事件多从道德教育的视角去观察、分析,相比之下略显淡化了知识、技能那一面,忽略了对于知识本身的社会建构,具体表现在教材中知识内容内在联系不严密,知识被片断化。而且这星星点点的知识点,在内容上也略显有些表面化、肤浅化,以至于让人多少感觉《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像是一门单纯的道德课程。

相比之下日本版《新社会》更加重视的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同时也兼顾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优良品质的养成,教材多从地理、历史、经济、政治、价值观等多视角、多维度剖析生活、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视角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未来多变的世界的能力,可以说日本版《新社会》教材基本上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三者的平衡点。

(三)教材内容的组织上

中国版的《品德与社会》坚持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意发展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首先在单元的导入上通过设计一些围绕着单元学习内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学习,教材内容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探究活动,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问题解决学习;日本版《新社会》中也主要使用了问题解决(学习)型,只是为适应当代社会略有改良。但《品德与社会》与日本版《新社会》教材在问题导入及总结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品德与社会》导入的问题都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而日本版《新社会》则都从大型画面,大多数是从真实的照片中提出问题来导入。而在最终问题解决的成果总结上,中国版的教材大多设计出总结报告的空表,让学生自行填写,而日本教材则会以数位主人公的名义,列出几份总结报告或成果供学生参考。

(四)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教学、学习方法上

中国版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呈现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儿童的对话、图片及图片的说明、资料框、瞭望台、故事与思考等等,同时也对开展调查、访谈、体验、合作研究、小组讨论等学习研究方式的使用给出了建议。

日本版《新社会》的内容呈现形式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大量图片特别是真实照片的使用,这不仅包括城市的照片、古迹的照片、历史的照片、公众活动的照片,还包括学生每一步活动过程,进行调查、采访的照片。在学习方法上日本版《新社会》具体入微介绍了各种学习研究方法,包括具体访谈提纲制作方法、调查的步骤、调查需走的路径。具有实践可操作性但也略显复杂,有些挤占学生的创造、发挥空间。同时教材中大量的图片和文字都在鼓励和要求学生亲身到生活和社会现场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第一手的直接经验,在这一点上学生不仅增加了对于教材上知识的可信度,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三、分析比较后的反思

在对我国和日本德育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之后,感觉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应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他国有益经验,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教材应正确处理道德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依目前中国的国情,将“思想品德”和“社会”两者整合,将道德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社会行为上的课程设置和整合的方式,可以认为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4]。因此本文认为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让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关键在于寻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三个教育目标在教材上的平衡点。

(二)教材应精选具有代表性、基础性的内容,同时应注意加强主题的深度而不是数量

我国《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提出了许多问题,设计了许多主题,却让人都感觉到内容有些肤浅,没有连续性、发展性,有些“眼花缭乱”,特别是一些主题单元大多从某一个视角看问题,没有从多元的角度、思维方式考察问题。日本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非常注意能够结合日本的传统与现代,体现日本特色的内容,例如在日本产业的介绍中,教材选择了日本传统陶瓷产业进行了介绍。在了解日本产业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日本历史、传统的情感,这是我国品德与社会科教材建设中应该借鉴的地方。

(三)采用能够感染学生的呈现方式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通过问题方式的设计,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好奇心,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探究空间,但如果像现在我国教材这样设计的问题过多,而且设计了不少的问号、省略号的句式,导致教材多少带有儿童读物之嫌。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我们应多选择一些真实的资料、数据、照片,通过感染学生来培养他们的实证精神,从小学生做起,促进“诚信社会”的发展。

(四)教材应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方式不应该和整体的教材内容及教学过程相割裂,不应只是某种具体的活动形式,而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思路,是渗透在整个教材中的灵魂。而且我们也需要呈现合理的结论以文章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也要注意单元间或某项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使教育具有实效性。

(五)提高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文认为这在目前来讲可以说是一种理想化。就拿品德与社会课来说,课程需要教师拥有历史、地理、经济、政治、道德、常识等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以目前的师资水平来讲,这样的人已经很难求了,再要求他们用一本需要自行发挥、设计、创新、可操作性不强的教材来教,这就更难了。在日本的师范学院中专门有培养社会课教师的本科专业,即便是这样日本的教材仍然编制的非常细,可操作性、实践性都很强。我国更应充分考虑目前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高的国情,循序渐进,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谋求长远发展。

标签:;  ;  

中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比较与分析_品德与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