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论文_杨宏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论文_杨宏玉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32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常应用于建筑物的地下结构中,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其显著特点是体积大,且还具有结构厚、钢筋密、工序复杂、混凝土数量多等特点,在施工中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而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要求较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施工控制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通常来说,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当砂、石等材料质量存在问题时,再加上水泥和水混合时,比例掌握的不够标准,导致制造出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时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出现问题,造成的混凝土裂缝,这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将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各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一旦发现是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一定要严肃对待。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一、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成因

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种是负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受到外界压力或者自身压力的时候,混凝土自身会产生一种承载力,当外界或自身压力大于自身的承载力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外界或自身压力严重过大时,混凝土会开始倒塌。

第二种是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我国北方地区年温差较大,日照时间较长,会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特殊而复杂的天气,这些自然因素的变化,极大程度上的改变了混凝土的内部构造。再加上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导致混凝土严重变形,出现裂纹。

第三种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过关引起的裂缝。由于建筑行业日益发达,决定投资建筑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也不免鱼目混杂,一些没有建筑资格的建筑企业投资建造出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而产生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优选和配合比优化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一直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首先混凝土是由水和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所以施工人员应该对这些原料的选取进行严格把关。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该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可以优先选择用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水泥。其次施工人员在将水和水泥、砂石等材料进行混合时,应该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这样制造出来的混凝土才足够结实。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四分之三。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选用。需要强调的是,粗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应小于或等于百分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细骨料宜采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小于或等于百分之二。最后在进行混合搅拌时,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把握时间的准确性,时间不可过短,也不可过长。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若发现其质量不合格,应立刻将其送回生产场地,进行重新制造。

2、混凝土拌制质量控制

混凝土水灰比是影响强度和裂纹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大坍落度是靠掺外加剂来获得,坍落度大不等于水灰比大。但是施工现场临时掺水很普遍,所以要特别注意因掺水而造成的大坍落度。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以不超过18cm为宜。

3、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混凝土的水化温升,与混凝土浇筑温度关系非常密切。浇筑温度太高,必然导致混凝土最高水化温升增大和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引起温度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采用合理的浇筑工艺来实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1)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包括控制混凝土搅拌前的原材料温度,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温度,混凝土运输过程的温度,我们主要采用如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①混凝土搅拌前,将砂子、石子堆放于覆盖避免日光暴晒。

②避免使用温度高的热水泥。

③搅拌台及输送混凝土的主要线路搭设凉棚,避免日光暴晒。

④采用2台60m3/h机同时搅拌混凝土,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现场加强指挥,缩短混凝土运输和停歇时间。

(2)采用合理的浇筑工艺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拨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2小时至6小时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用铁板压光。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

4、加强混凝土养护

当混凝土材料浇筑过后,混凝土材料的养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室内外温度存在差异,没有经过养护的混凝土材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所以在此之前应该在混凝土材料的本身涂上一层保养涂层,防止混凝土材料因为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而产生的裂缝。

5、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技术措施,还要有组织、管理措施。为了保证施工处于受控状态,建立了由施工、设计、监理和监督等部门共同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加强统一管理,保证指挥部与施工、设计、监理和监督部门能够及时联系,在施工现场设置了电话通讯系统,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组织了具有一定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示范操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材料的主流方向,做好大體积混凝土施工,就必须对其开裂问题做出明确的分析,并研究出更加有利的方案,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刘龙龙.江西建材.2017(01)55-57.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华秋艳,葛志文.江西建材.2015(01)22-24.

[3]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陈保国.中国建材科技.2014(05)44-46.

论文作者:杨宏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论文_杨宏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