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的写作知识教学_文学论文

新课程视野下的写作知识教学_文学论文

新课程视野下的写作知识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视野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作教学中需不需要教知识,甚至写作教学中有没有知识,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写作有知识,写作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写作有帮助;也有人认为那些所谓写作知识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纯粹是伪知识,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时间。两种观点造成不同的作文教学取向,影响了写作教学,有必要加以辨析。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尽人皆知。在我看来,《红楼梦》虽然是小说家言,但“香菱学诗”生动地描写了写作学习的过程,概括了写作中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可以看做是一个经典的写作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写作知识以及它的教学价值。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林黛玉给香菱讲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她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几句话把复杂的格律知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把有立意的“奇句”作为写作的根本追求,认识辩证全面,又出之轻松鼓励的口吻语气,消解了知识讲解的烦琐感和压迫感,香菱听后自信心大增。第二步,林黛玉指导香菱在阅读中积累揣摩,打下“底子”。她给香菱指定阅读教材,提出严格的计划和要求:“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仅阅读教材取法乎上,极有眼光,而且有学习程度的要求,有数量的保证,还有顺序步骤的安排。为什么如此重视诵读积累?因为通过优秀作品示范,学习者可以吸收积累作品的语言、情感、结构、技巧,学有榜样,为写作奠定不断进步的“底子”。作品不会自动转化为写作技能,只有经过揣摩思考,才能活化为写作的敏感、眼光和腕力,于是林黛玉启发香菱对作品“讲究讨论”。她们的讨论,不是教参式现成结论的条分缕析,而是从字句的锤炼入手,把作品还原到生活和写作中去,体会王维诗中词句选择搭配的表现力,学习遣词造句的奥妙。第三步,林黛玉让香菱反复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提高。香菱前后写了三首诗,每次黛玉都有一个切中肯綮、一针见血的评价,既有鼓励又指出改进方向。第一首“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第二首“自然算难为她了”,但“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第三首借众人之口评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使香菱不断进步。那前两首是不是工夫就白费了呢?不是。香菱在失败中摸索尝试诗歌的手法、技巧,其间,黛玉“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的诱导鼓励,宝钗“诗从胡说来”的写作心得,宝玉“三昧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的友情提醒,还有大观园众姐妹的理解及营造的气氛,加上香菱本人冷暖甘苦的体验,构建生成了她自己的写作知识,培养了勤于实践、不断超越的写作习惯,最终获得了写作的成功。

传统知识观追求知识的明确性、客观性,仅仅把学科中基本的概念、原理当做知识,学习就是把知识储藏到仓库中;而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非确定性、个人性和实践性,知识不仅指的是概念、原理等学科知识,还包括过程、体验、方法、策略以及价值观,它组成一个多维立体的结构,学习是在喧闹的工地上建筑自己的家园。这从香菱学诗“三部曲”中看得很清楚:第一步,提供必备的文体、篇章、语言等学科知识;第二步,指导阅读积累,提供写作示例,打好底子;第三步,在多次实践中生成个体写作知识,学习表达技巧,养成写作习惯,构建有灵魂的写作生活。这样,由静态的学科知识到动态的方法、策略等过程性知识,在实践中最终生成有关诗歌写作的认知、情感、技能、习惯的个体性知识,使香菱在写作上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写作教学中不仅有知识,而且有丰富的知识,写作学习需要知识,只是这种知识并不局限于教科书上介绍的写作知识,也并不仅仅指“写作知识短文”,它还包括教学中生成的过程性、方法性、情感态度等写作个体知识。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发现有关写作知识争论的两种观点都不免片面。那种坚持“有知识”“有帮助”的老师,其实是把教科书知识、“写作短文”等当做唯一知识,而强调“没知识”的老师虽然认识到静态学科知识对学生写作意义不大,但没有认识到写作个体知识的存在和价值。我们应该在现代知识观的指导下形成对写作知识全面科学的理解。

与香菱学诗的过程比较,我们发现平时的写作教学大多只有第一步和第三步,一般先让学生看看“知识短文”,介绍一下文体知识,然后布置题目写作,只有一头一尾,从开头跳到结尾。在第一步中缺少对学科知识的个性化提炼,缺少精到管用的讲解的透彻感,缺少讲学科知识而又超越学科知识的眼光和见识;而第三步又往往忽视示例、讲评、修改等一步步提高的过程指导,忽视学生写作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技法感、文体感、表达感。不能否定教科书中学科知识的教学价值,但它不是写作教学的全部,更不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应放在“我怎么写”的过程指导上,放在“原来可以这样写”的个人经验的生长、发展和结构化上,放在个人知识不断丰富带来的更高追求上,一句话,放在写作素养的整体提升的关键点上。

与教科书式的逻辑化、系统化知识不同,写作个体知识形态多样,更多具有生活化、个性化的面貌和呈现,甚至具有诗性智慧的色彩,往往是一则逸事、一句口诀、一种别致的说法、一个生活现象的评价、一次例文示范、一段批改评语等。它虽然不具备完整的形态,不免显得零碎,也就是一两句“聪明话”,充其量只是一种“准知识”,但携带着情境化的情感、策略和方法,具有某种“秘诀”的启示意味,可以有效内化为写作技能。也许写作就是这样:在某一点上看出门道,尝到甜头,往往就能带动全面的突破和提升。教师在观察、命题、指导、写作、讲评、修改等环节创设条件,展开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写作的理解,对人生的认识,可以促进学生生成丰富的写作个人知识,增加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不妨看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西南联大时,刘文典教学生写文章,仅授以“观世音菩萨”五字,学生不理解。刘文典解释说:“观,乃是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明白世故人情;音,就是要讲究音韵;菩萨,就是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学生听后,无不应声叫好。

例二:写人的记叙文中是纯粹记事不下议论好呢,还是夹叙夹议点明观点好呢?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说:“我以为文章正格是不下议论,不得已时也可夹叙夹议。”他举《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为例加以说明:文章“写窦婴、田蚡、灌夫三人都活现纸上,写田蚡的骄横,足令读者心中抱不平,若在不会做文的人,写到田蚡骄横的事,少不得要臭骂他一顿。《史记》只在末了记田蚡死后发现他一件不妥的事,帝曰:‘武安侯而在者族矣。’上面并未说武安侯如何坏法,而罪可至灭族,只借汉武帝口中的话轻轻的一点,便令读者全身轻松。这才是传记中的议论和批评的良法。”

例三: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回忆老师的作文批改。徐先生“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徐先生给作者解释道:“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例一中,刘文典教授通过一个别致的说法,就把作文与人生复杂的关系讲清楚了。抓住关键,新颖独特,深入浅出,引发学生思考,让人终生难忘。例二中,梁启超讲的是具体技法,但选择了一个经典例文,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技法带有原来故事的温热,讲得入耳入心,亲切动人。例三中,多年后梁实秋念念不忘的是老师通过批改传给他的“个人知识”,这个例子提醒我们教什么样的知识对学生写作有真价值,以及评价环节对于知识生成的作用。这些例子中,看似只是个人感悟、体会,却是最受用的“个人知识”,它把抽象的原理,化为具体的提醒和强调,分解成过程的指导、方法的示范、情感的体验、人格的铸造,具有某种心灵感应的神秘力量,让人一听就懂,一用就会,教学效果明显。课改后教学的现状是阅读热、写作冷,教学中富有个性魅力、懂作文、重视个人知识教学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多数教师只知道模式化、套路化的训练,写作教学形势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不懂个人知识在写作教学中的价值,缺少开发、开展个人知识教学的能力。

写作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包括前作文阶段、作文阶段和后作文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蕴藏着丰富的个人知识生成的契机,其中有三个部位最敏感,是个人知识的“高产区”,分别是前作文阶段的“阅读揣摩”、作文阶段的“示例模仿”以及后作文阶段的“批改讲评”。

“阅读揣摩”是学习写作的起步,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提一是“熟读”,如果是“分析”唐诗三百首,那就只能阅读写作不沾边!二是“唐诗”,是经典作品,不是任何作品的阅读都能有效转化为写作营养的;三是“三百首”,要有一定数量积累,没有数量就没有效果。尤其要重视“揣摩”。什么是“揣摩”?就是“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务求透懂,不放过一字一句,然后把它熟读成诵,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还须沉到筋肉里去。”(朱光潜)这是一种着眼于写作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的学习。

像教材中苏轼的《赤壁赋》之类的写作高级范文,只有反复揣摩,才能汲取写作营养。我在教学中,在带领学生把握住课文基本内容后,就文章“命意布局”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一段意思是作者写作时最先想到的?依据何在?学生经过思考,多数认为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为什么呢?我启发学生说:苏轼读书多,谙熟佛理,他到黄州,人生出现了危机,遭遇了人生的大忧患,于是借用佛经中“变”与“不变”的说法,来解答人生困惑,消解内心的焦虑。怎样才能把这种感悟传达出来呢?正好有一个机缘,苏轼夜游赤壁,于是他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用他的生花妙笔,描写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景色,布置了一个环境,烘托了一下气氛,一篇千古绝唱诞生了。可见,第四段是文章的“意核”,是构思中最早出现的,全文都是由这个“根”生发出来的,是构思时“添加”上去的。虽然这仅仅是想象猜测,但这样的分析还原了苏轼的写作过程,使阅读中融入更多写作的内容,把阅读与写作打通了,对学生写作有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再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仅仅是赏析理解、背诵默写就无法生成学生的写作技能。可是换一个问法,从“造句和用字”方面让学生思考:王勃是先想到上联还是下联,上下联是怎么写出来的,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通过诵读体会,我们会发现下联有一种面对自然景色脱口而出的自然感和流畅感,相比较而言,上联则规谨有余而灵动不足,所以估计是先有下联,再对出了上联。这样的分析讨论,其实就是教学生怎样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进行对偶句的构思和写作,这样就把“神而明之”的高深艺术简化成具体可学的语言操作,促进了学生个人知识的生长。不会上课,则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彼此孤立,两不相干;会上课,每节阅读课都是写作课。

写作教学中“示例模仿”这个环节不可忽视。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例,不靠多讲,恰当举例,足以启发而已。”教学中实际的情况常常是,找到好的示例材料,就有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案,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怎样使学生的分析议论深入,是议论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我先提供一组议论文片段,组成“思维引导例文”,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事先阅读,加上自己的评点,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

请看“尊重知识才是力量”这则思维例文:“培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叫‘知识就是力量’,许多人在谈论知识的问题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引用这句话。其实,培根的这句话只有在知识被尊重的环境中才是正确的,在不尊重知识的环境里,知识本身毫无力量,无能为力。因此,对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民族来说,造就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的大环境,是何等重要啊!”通过追问“知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有力量吗”,发现名言名句中的局限性,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知识只有在被尊重的社会环境中才会有力量的观点,使分析议论更加深入。

下面“沉默不是金”的思维例文,用“也许……但……也是”句式,先肯定沉默有它可以理解的、合理的地方,进而“但”一转折,指出其危害性。短短的四个句子,一下子就把“沉默”不易为人识破的危害揭示出来,加之形式上采用排比句,使议论更有气势和力量:“也许,沉默是一种无奈,但我要说,沉默也是一种默许;也许,沉默是一种抵制,但我要说,沉默更是一种纵容;也许,沉默是一种逃避,但我要说,沉默也是一种参与;也许,沉默是一种蔑视,但我要说,沉默更是一种胆怯……沉默不是金!”让学生多积累这种形式上有特点、内容上富有思维的语段,对学生议论文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概括出使议论深入的基本方法。一是“为什么式”:面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抓住现实中的问题,在寻找正面的事例的同时,用同样的热情寻找反面的事例,推翻已有的结论,深入地展开思考。二是“但是式”:既承认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辩证分析其不合理不恰当的一面,对比衬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三是“不是……而是式”:用“不是什么,而是什么”的语言形式,辨析需要分析阐发的话题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之处,通过与一些相近易混概念的辨析,使自己的话题概念更加清楚,使认识更加深入。

“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个人知识生成的突破口和敏感部位。有经验的教师都高度重视这一环节,抓住写作实践的“时间窗口”,对学生作文进行热处理,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其认识,完善其方法和技能,加速学生的成长。

5.12四川地震后,国家设立了“哀悼日”,禁止一切娱乐活动。网上有人指责:这种哀悼活动干扰了他们的生活,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认为国难默哀是一种强制侵权行为。有学生在周记中表达了同样的困惑。我给同学写了一段批语:“国家以法令的形式公祭地震中死难同胞,是限制了少数人的自由,可是它表达了多数人的自由意志,是基于现代文明理念和同胞深情的自愿行为,代表了民意——小自由应该而且必须被大自由管着——你有娱乐的自由,可是没有冷漠和麻木的自由!”我把周记连同批语读给全班同学听,提高大家的认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我的评语比较简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力求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或肯定其优点,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修改意见,或与同学讨论交流。尤其重视修改提高这一环节。在我的作文教学中,修改不是额外的要求,是一次作文写作中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就如同数理化作业做错了必须订正一样。根据第一次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纠正弥补提高,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依据修改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讲评后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总结写作得失。有个学生看问题比较偏激,喜欢“自说自话”。我和他单独交流,提出改进意见,他重写了作文,有了进步,并写下一段感言:“写文章时要理清思路,不能只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写,我尝试走到自己的对立面,替对方申辩一下,如果申辩成功,就说明我的观点有漏洞甚至完全错误,如果申辩不成功,就接着写下去,努力使自己的观点全面而有说服力。”这样的认识表明学生真正有了进步和发展,这比写一两篇符合要求的作文更有价值。说实话,我们真应该反思一下,如何对待不成功的作文。失败的作文并非毫无价值,其中蕴藏着觉醒和提升的契机,学生写作进步不大恰好从反面说明我们作文指导上还存在问题。要不抛弃不放弃,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和路径,促使他们生成全新的个人知识。

个体知识并非随心所欲的所谓创造,也不是支离破碎的一味训练。它是对写作规律的个性化学习领悟,其终极指向是养成读写结合、勤于积累、重视修改、自由表达的写作习惯。可以这样说,能否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个体知识是否生成的外在标志。说到底,写作是一门习惯的艺术,作文进步的关键是养成喜欢写作热爱写作的习惯。

标签:;  ;  ;  ;  

新课程视野下的写作知识教学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