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型的国营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拥有一支技术精良、竭诚服务的职工队伍,重视人才智能的开发和员工创造性的发挥,是企业的重要任务。因此,电力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就是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以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为内容,把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将职工素质转化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经济行为能力。
关键词:员工;教育培训;电力企业;竞争
1 前言
电力企业实施改革以来,各个电力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电力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主动获得竞争的优势地位,需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也可以说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小,稳定性高、专业性较强,电力企业要想获得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只有通过培训与开发来实现,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培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只有找出这些影响因素,才能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培养更多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2 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盲目培训,没有目标
电力企业中,大多采用的都是任务分包制度。在该种管理机制下,难免导致培训是出于形式,管理层难以对员工们深入了解,进而不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能起到时效性的员工培训方案。这会使电力企业员工的培训作用大打折扣,如果长期如此,整个电力企业在电力行业中的竞争性将大打折扣。所以,电力企业要想使培训效果明显,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培训模式上,即按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
2.2 缺乏提升、管理培训效果的相关策略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培训现状,大多数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考核形式都比较单一,教育培训期间多以职工们笔记、精神状态为评价标准,而培训结束后,又会以职工们的工作能力为考核对象,导致评估的不准确性,从而导致培训评估的科学性大大降低,影响培训计划的制定,进而影响教育培训效果。对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造成影响,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展。
2.3 电力行业员工对培训积极性不高
在电力行业建立以后,培训已是常态,但很大部分的培训都缺乏实际应用性、计划性,缺乏合理的安排以及长远的效果,尤其表面性严重,产生的效果不明显,这就导致培训后企业员工并未得到想象中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能力,甚至培训一些与其职位不相关内容,走形式主义。培训的内容普遍性、涵盖面不具体的存在,实用性不强,与员工当前电力行业工作的契合度不高,导致员工对培训活动态度怠慢,不积极。
3 提升途径
3.1提高企业对培训的认识
电力企业省、市级培训机构,其核心任务是对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进行对口培训,提升企业的人才当量。但由于无论是省级还是市级培训机构,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注重学历教育,因此,如何真正实现由学历教育向职工教育培训的全面转轨,切实履行教育培训职能,是各级培训机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首先,应从思想上、意识上提高对改革发展形势的认识,打破陈规陋习,树立大培训理念和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树立为生产一线服务的培训理念,积极探索教育培训管理新途径。及时将培训机构的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职工教育培训的轨道上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进一步明确省、市级培训机构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心。省级培训机构负责经营管理人员、专业管理、技术管理人员和II、III级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市级培训机构负责I级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与之相对应的工作重心就应向培训班学员的教育管理转移,切实提高对培训学员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按学员教育培训管理的具体要求,重新拟订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
3.2培训设计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
要想使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需要把员工培训作为实现这一要求的途径。通过各种培训设计不仅帮助员工提高了知识技能,更提升了员工促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充分考虑了员工职业发展的培训,才能被企业员工接受并积极地投入其中。完善的培训制度可以优化培训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从而引导员工实现个人的发展。培训制度如果能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相互结合起来,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会进一步提高,员工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能力,而企业也需要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员工来服务于企业发展。培训制度要与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相互结合,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同时,培训制度在执行中要不断地完善与修改,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另外,要完善培训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提高员工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开展有关培训内容的知识竞赛等,对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或者是奖金奖励等,从而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培训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3找准培训目标,提供真诚服务
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抓好学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和培训要求。学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和动机,就是让培训学员在安全、愉快的状态下有序地完成培训内容,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培训机构不能仅限于注重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也不能单纯靠制度手段来要求学生如何遵守校纪班规。学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转换角色,主动想办法、出点子,树立为企业核心业务服务的理念,站在学员的立场和角度上考虑问题。通过与送培单位的反复沟通,为学员提供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管理服务来博得各方的理解与支持,赢得学员的信任与认同,使学员通过教育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业务素养得到切实提高。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且培训内容要与学员的技能鉴定或能级考试、技能竞赛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做到让学员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上级主管部室满意,从而达到学员教育管理目的。
3.4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培训方案的测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虑,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是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培训对象吸收,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培训对象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从培训对象的角度来考虑,观察学员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度,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虑,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企业收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
4 结语
培训教育作为联系企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纽带,它对个人命运和前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企业发展和生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对电力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之时,一定要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培训。不能将培训视作一种简单投资,而应与员工的职业设计相结合,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能对充分掌握技能和知识,进而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建英.体验式培训在电力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工业,2016.
[2] 殷红霞.电力企业培训质量提升与员工素质管理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5.
[3] 刘冬.电力企业培训规范化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机电一体化,2014(3).
论文作者:刘璐1,王小涵1,陈永明1,杨圆2,明霞1,俞丽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员工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学员论文; 企业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培训机构论文; 效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