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现状与发展途径_台湾经济论文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现状与发展途径_台湾经济论文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现状和发展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峡两岸论文,途径论文,现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海峡两岸现存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为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可能。进一步规划和发展两岸产业分工,是研究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任务。

一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依据

西方经济学中古典学派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分工的理论,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力增加的原因之一。他的后继者进一步指出,分工的重要本质在于生产过程各阶段的联合,若无各生产阶段的联合,分工所增加的劳动生产力将不会太大。可见,产业分工是指生产过程各阶段的分工与联合,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是联合的完善和丰富过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分工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客观趋势,这些经济条件包括:

生产力因素。一切分工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世界经济史上,迄今出现的三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了生产领域的深刻变化,工艺技术、劳动过程、生产程序的不断改善,使各国社会分工以至国际分工日益显著,从国家、部门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分工不断演深,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和“混合型”分工逐步过渡,从工业制成品向中间产品、技术产品、劳务贸易依次扩展,划出了分工发展的轨迹。

自然条件因素。自然条件是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将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一般而论,一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土质、矿藏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都是自然界长期变化、运动的结果。自然界运动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对于影响各国在生产资源上的差异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了分工的必要性。

利益因素。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是分工的内在动因。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就提出了“绝对成本说”,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意义深远的“比较成本说”,说明通过国际间的生产专业化和商品交换即可获取经济利益。本世纪上半叶,赫克歇尔,俄林和萨缪尔森等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说”,认为要素禀赋不仅包括劳动生产率,还包括资本、生产规模、自然资源等一切可列入“要素”名下的生产性投入物,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可进口或出口本国禀赋充裕程度不同的产品,以获取经济利益。对经济利益的渴望,必然驱使各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国际经济因素。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是分工发展的助推器。二战后,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以及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国际化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必然导致国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关系的发展和加深,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区域化的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离开与它国的互动而独立生存和发展本国经济。

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扩大和发展两岸产业分工是大势所趋。同时,两岸现实的经贸关系也为扩大和发展产业分工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首先,两岸产业分工是双方民众的共识和经贸政策的重要内容。两岸经济是一个国家内部整体经济的不同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根基和特征,两岸产业分工实质上是一国之内的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台湾权威人士认为,鉴于目前世界经济演变的一个趋势是各国都集中注意大陆市场的开拓,台湾处于地缘、语言的有利地位,如刻意忽略甚至予以放弃此一广大市场,将会陷于孤立主义,这将不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台湾经济界和工商界人士在两岸贸易与赴大陆投资实践中也体会到,大陆是台湾获取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升级最可靠的对象,与大陆进行产业合作是首选目标。在民意的促动下,台湾的大陆经贸政策逐步放宽,并确立了“现阶段两岸关系是以经贸为主轴”的方针,以及“开放性”经贸构架,从进出口商品到对大陆投资的限制项目都不断放宽。

大陆一向承认台湾经济的先进性,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扩大与台商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台资,以学习台湾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为此,大陆先后制定了鼓励台商投资和对台贸易的各种优惠政策,推动了两岸经贸政策的正向互动,为两岸分工提供了必要条件。

其次,两岸产业分工是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两岸经贸关系经过80年代的启动和缓步发展,进入90年代形成高潮,从商品贸易到技术、劳务交流,从对大陆产业投资到金融合作,从农业合作到海洋联合开发全方位、多层面发展。1994年两岸经香港间接贸易金额达163 亿美元,台商对大陆投资增长率1993年和1994年分别比1987年增长150多倍。 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带动了两岸产业分工的发展。

二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现实考察

产业分工的基本形态是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海峡两岸的产业分工具有双重特征。

从产品竞争力的差异并由此而表现出的产品贸易结构类型的不同来考察,台湾总体上在生产劳动密集型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优势,处于亚太地区阶梯性垂直分工的第二级,而大陆总体上在生产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和传统产品中具有优势。处于阶梯性垂直分工的第三级。因而,两岸具有垂直分工的特征。

同时,从决定产业分工形态的其他因素来考察,两岸产业又具有水平分工的特征,表现在:

从决定产业分工形态的基础——生产力水平来看,生产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于产业结构。台湾在60年代实现了,第一、二产业结构的重大转换,建立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结构。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已达一半以上,工业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达90%以上。同时,由于60年代外向型轻工业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台湾抓住时机,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中间原料工业,使产业结构从轻型为主向重型为主转变,由下游加工业向中上游原材料工业提升,虽然在两次石油危机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下,产业升级战略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但还是推动了重化工业的发展。第一、二次产业的变化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经过40多年来台湾产业的几次阶段性调整,产业结构攀上较高水平,1992年第一产业比重仅占3.5%, 第二产业占41.5%,第三产业占55.1%。〔1〕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台湾的社会资源配置也出现了较大变化。首先是农业劳动力大幅度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由1952年的56.1%降至90年代的12%,而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分别上升至40%以上。其次,第一、二产业的投资快速增长, 60 年代至80年代,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率一直低于整体经济的增长率,第二产业投资增幅与整体经济增长率相近,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率高于整体产业而处于领先地位。最后,各产业的成长贡献率也存在较大差异,60年代三次产业的成长贡献率为12.59%、37.39%、50.02%,70年代为8.15%、 48.73%、43.12%,80年代为6.38%、51.29%、49.33%。即第一产业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不断提高,为三次产业之首,第三产业成长贡献率平均值最高,达46.6%。〔2〕上面这些方面的变化表明, 第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出大于投入,支持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产业在增加积累和投入的基础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增长平缓又预示着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需求弹性趋于饱和,产业层次有待提高。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它作为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的必要条件,可以对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提供可能。

大陆的产业结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初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之后大陆并未遵循工业化国家的一般发展逻辑,而是跳跃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轻型结构”阶段,选择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为指导的以重化工业为起点,并向重化工业高度倾斜且自我服务的战略,产业结构转型直接进入重化工业的进口替代阶段。60至70年代,大陆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60年代大陆工业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高达30%左右,1975年高达34.5%,大大高于中等发达国家,甚至高出当时的发达国家。制造业中,全工业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尤其是机械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高达近30%,高于中等发达国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倾斜推进的战略实施的结果,不但使产业结构层次有了很大提高,也带来了重化工业本身及整体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也形成了农业基础簿弱、轻工业长期落后、重工业规模庞大、质量不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难以带动整体产业高级化的矛盾。80年代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生产者主权扩大,加之轻工业原料的开发,与消费生产相关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手段的完整、成熟,农村剩余劳动大量向工业转移等因素的作用,使市场需求扩张和生产要素支撑对产业结构演变进行拉动和推进,大陆开始了需求导向型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了新兴消费工业为主导的阶段。其标志是,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新兴耐用消费品和高档日用消费品生产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增加。同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乡镇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吸纳了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大大增加了加工工业产品的供应,迅速填补了加工工业发展的空间,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总量扩张进入上规模、上档次的新阶段,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8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大大改变了产业的总体结构,第一产业的劳动密集度逐步降低,吸收劳动力的部门转向第二、三产业。第三产业在80年代起步后开始了高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率达10.9%,同期工业增长10.7%,农业增长5.2%。1992年大陆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是23.9%、48.2%、27.9 %,〔3〕产业结构得到提升。

两岸相比,大陆的阶段性产业结构水平低于台湾,但由于大陆产业结构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存在着令人瞩目的“二无”特征。表现在,首先,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农业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重化工业同时并存,而且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导,借此,才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农、轻、重兼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这是大陆产业结构的优势,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坚固基础。目前大陆已拥有近1万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和7000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净值, 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带动资本存量和技术质量的提高,对促进经济进步和产业高度化意义重大。其次,工业内部手工、半手工生产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同时并存。虽然大陆存在着产业低度化的矛盾, 但重工业化率(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992年达50.1%。90年代是大陆重化工业继续发展的年代,中央规划了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重化工业的发展将大大降低标志工业化程度的霍夫曼系数,拉近两岸工业化的差距,决定了两岸在产业分工中各具优势。优势互补必然使垂直分工中兼有水平分工形态。

从决定产业分工形态的前提条件——要素禀赋来看。海峡两岸土地面积悬殊,自然条件各异,要素禀赋存在很大差别。大陆土地面积辽阔,自然资源较丰富,人口12亿,地理、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空间,工业生产规模大,市场广布,消费潜力很大,劳动力充裕,物价水平低,生产成本低,科技开发力强。这些正是台湾进行产业升级迫切需要的,台湾要实施《六年国建计划》和《振兴经济方案》需借助大陆的要素禀赋优势。同时,台湾得天独厚的海岛位置,多年积累的制造技术,雄厚的资金等也是大陆进行结构调整,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少的。两岸要素禀赋的差异是进行水平分工的先决条件。而且,台商在大陆投资热已造成了两岸水平分工。由于岛内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移至大陆,带动大量原料向大陆输入,改变了对大陆贸易的商品结构。同时,近两年来台商在大陆投资主体向大企业集团发展,使台商在大陆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不仅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业造、新兴产业在大陆建厂,第三产业的投资也大大增加,大企业内部两岸的跨地区生产经营,使两岸产业分工出现了垂直与水平交叉的局面。尤其是台湾一些大企业在大陆通过投资对大型国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使两岸企业不同优势尽在一个企业中发挥,使部门、产业间分工合作发展到产品生产经营中的合作。正在酝酿和筹备中赴大陆投资的台电、台盐、电信、中油等大企业与大陆企业的合作与共同开发,将大大提高两岸产业水平分工的深度和广度。

从决定产业分工形态的客观标准——比较利益优势来看。两岸生产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相互交错,各具优势,加工制造业中,纺织、成衣、家具、塑胶制品、金属制品、电力及电子机器器材等,大陆的竞争力提高,台湾的竞争力下降;烟草、化工、石油制品、金属工业、机械设备制造、运输工具、精密器械等,两岸都较具竞争力;橡胶制品台湾有竞争力;食品、造纸、非金属矿物制品两岸均丧失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中,航天、能源、核能产业大陆竞争力大于台湾;消费性电子、资讯、自动化产业台湾胜于大陆;通讯、高级材料、污染防治、医疗保健等两岸各具所长。两岸只有从生产的现实出发,开展水平分工,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取得比较利益。

近年来两岸贸易结构的互补和贸易额的迅猛增长也是产业水平分工的标志。两岸商品贸易在1991年以前,由于台湾政策上的原因,台湾自大陆进口的产品主要有中药材、纺织原料、矿产品、工业原料、土特产品和水产品类,多为原料性初级产品,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低。台湾转口输往大陆的产品主要是纺织材料和制品、轻工消费品、机电产品和半成品。多为制成品,加工层次高,附加值高。这使两岸形成垂直分工形态,台湾参预分工的主要是加工技术,大陆参与分工的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但近几年来,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拓展,使两岸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台湾向大陆出口商品由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到高技术产品,自大陆进口的商品从初级产品到半成品和制成品。贸易结构的改变使两岸的原料、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成品相互补充,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相互交流,生产企业与销售市场相互依存,形成了地区间的水平分工。不但如此,两岸商品贸易十几年来迅速增长,1994年比1979年增加了211倍, 贸易金额自1993年至今均超过1989年前十年的总和。两岸贸易额的大幅度发展,说明两岸经济的相互依存加深。据台湾官方统计,1993年台湾对大陆贸易的依存度达9.32%,1994年更上升至15%,大陆已成为台湾第四大贸易伙伴。同时,大陆对台湾的商品贸易也是进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两岸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也是两岸水平分工的例证。

决定产业分工形态的诸因素及其在两岸经济中的展开,充分说明两岸产业分工是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纵横交错的二元分工结构,其中水平分工是主导形态,是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发展途径

两岸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主客观条件均已成熟,随着两岸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工必然在更广大领域向纵深发展。规划两岸产业分工战略,选择产业分工取向,是促进两岸产业分工发展的关键。

两岸产业分工的原则是互补互利,共同繁荣。在此指导下,两岸应从产业关联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发,对总体分工,部门层次和产业层次分工、产品层次分工分别进行布置,确立分工取向。

两岸总体层次的产业分工依据是各自的经济优势,包括生产力布局、外贸结构层次、生产规模效益、要素禀赋、科技研发、信息开发等。在这些方面上,两岸产业分工取向是垂直发展的。台湾由于服务业日益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支柱性产业,其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即从1993年的56%攀升至2000年的64%,净增8个百分点, 服务业就业人口结构比重周期也将从49%提高到65%,上升1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台湾的经济资源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集中。在服务业比重迅速提高的同时,生产部门的地位逐渐下降,农业附加值基本维持在零增长状态,其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从1993年的3.5%下降为2000年的2%左右,下滑1.5个百分点,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2 %降至3%,下滑幅度达9个百分点,农业就业人员将从目前的100 万缩至30万。制造业附加值占岛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将从目前的32%降至26%,下降6个百分点,而轻工比重也将大幅下滑至一成以下, 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9%降至23%。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将走向弹性化、自动化和精致化,其发展将愈来愈依靠国际分工。岛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从而带动贸易的成长,有助于出口的扩张。同时,因岛内产业升级而形成的技术进口需求将不断扩大,进而使进口贸易成长。至本世纪末,台湾的贸易出超将进一步缩小,在外贸产品结构上,工业品仍是贸易的主体,农产品地位将下降,服务业劳动贸易的比重将上升。其中出口贸易中,制造业产品占8成以上, 主要是资本密集型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业出口将占1成以上, 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将降至3%。在进口贸易方面, 制造业产品比率将从目前的8成降至7成,服务业进口将从1成升至2成,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则从9%降至7%。大陆未来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趋势将是继续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进一步利用技术转移来有效地促进已经形成的需求导向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进而改善贸易结构,形成连续不断的大规模的“技术转移——产业发展——外贸结构改善——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模式。在技术上,将由现在的以中低技术为主,产业技术素质向中低和高新两极同时演化,逐步过渡到以高新技术为主,中低技术并存并有机衔接的单向演进模式。在行业构成上,在基础产业有效发展的基础上,新兴工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从而由现在的“硬件引进——组装加工——最终产品”模式逐步转向“基础生产——中间加工——深加工和组装——最终产品”的各行业部门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生产结构模式。大陆需求导向型产业结构,及其由此决定的一系列生产力布局、外贸结构等与台湾的服务主导型经济结构及由此决定的生产力布局、外贸结构形成互补递进之势,两岸可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消费工业品和高技术产品之间形成垂直分工,以发挥比较利益优势,并协调生产与消费关系。

在科技研发和信息开发上,依两岸先进程度的差异,分工也应朝垂直方向发展。大陆在基础科技研究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且实力强、门类齐全、人才济济、研究成本低,在基础研究和先期开发上应以大陆为主体。在科技研发的前期准备阶段和后期生产阶段,应发挥台湾的长处。由于台湾信息灵通、快捷,又有长期国际竞争的经验,可以迅速、准确地搜集国际商情和进行研制,而且又具有较高的加工技术优势和国际行销经验,能够尽快扩大新技术在生产开发上的效应,因而形成在科技研发的不同阶段,两岸发挥所长,分工合作。

在生产规模效益和要素禀赋上,两岸分工取向是水平发展。大陆经过几十年建设,传统产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的规模生产力得到释放,一些基础较好,技术壁垒较高、行业管理较强的产业,如棉纺、通用设备、机床、卷烟、平板玻璃、氧化铝等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较高,而新兴产业和原材料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较低。台湾在电子、原材料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较高,而一般消费品工业产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高达97%,决定其规模经济水平低。两岸产业分工应从各自的规模经济优势出发,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分别以规模经济水平较高的部门为主体。对于规模经济限制不大的产业,两岸凭借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分别占有附加值较高的项目,而将附加值低的项目让给对方。两岸要素禀赋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水平分工的态势势在必行。

两岸部门、产业层次分工的依据是现行的经济政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部门、产业层次的分工大致分布于石化、电子、纺织、机械、食品、制药、钢铁、建材、汽车、家电、通讯、资讯等十二个行业。

石化工业在台湾工业部门中关联效应最大,它的发展对制造业、营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制造业的20%。但近年来,受岛内资源、环保、工资等因素困扰,台湾石化业面临原料短缺、下游产业外移、国际竞争激烈、市场供求失衡等一系列矛盾。大陆石化工业也占重要地位,其对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合成化学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纺织工业、塑料、橡胶制品业等关联性很大。大陆石化业发展快,品种较多,但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水平不高,市场空白较多,上下游产业配合欠缺,加工能力不足。两岸在石化工业中的分工是石化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根据现状,石化基本原料和中游的化纤、橡胶原料及中间产品滞留台湾,生产过剩的部分赴大陆投资。下游的塑胶、纺织、化学制品等高单价产品在台湾生产,低单价产品在大陆生产,并通过中下游产业的分工,带动两岸石化工业上、中、下游产业的一体化体系的建立。

电子工业是两岸代表未来工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的电子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外向度较高,很多产品数量质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也存在着“两头低,中间高”的矛盾。这正与大陆电子产品结构形成反差。两岸电子工业分工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中间产品在台湾生产,发挥其规模经济优势,高低级产品在大陆生产,发挥其技术和劳动力优势。

纺织业均系两岸传统产业。台湾纺织业已走向萎缩,生产指数逐年下降,产业大量外移,迫切需要加快升级。大陆的纺织业仍是出口创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产业。两岸在纺织业的分工是,台湾生产高级纤维和高附加值产品,大陆生产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原料及低附加值产品,同时通过相互提供原料和市场,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两岸的机械工业都是外向型产业,出口比重较大,产品属于轻型结构。在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上台湾领先。目前台湾已开放大部分机械项目赴大陆投资,但代表先进技术的关键零部件、主导性新产品还在禁止之列。两岸机械产品的分工宜延伸至更多的项目,充分进行两岸上中下游产品的整合。

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两岸的传统产业,亦是市场潜力大的产业,根据食品工业对资源依赖性大的特点,大陆可以提供生产原料,台湾提供配方、研究开发、生产设备,产品生产和销售在两地进行。并需利用大陆的基础科技和台湾的外销渠道,进行新产品开发,扩大外销市场。

制药工业尤其是中药制造,全要依靠自然资源。大陆应生产药用原料、中间产品和药剂配方,也可作为一般药物生产基地。技术精密的原料和部分化学性药品可在台湾生产。

钢铁工业。大陆矿产较台湾丰富,上游和中游产品宜在大陆生产,下游产品大陆也优于台湾,钢铁生产以大陆为主,技术开发上两岸可共同合作。

建材工业。包括:水泥业,台湾负责研磨,由大陆生产;平板玻璃业,大陆只生产矿砂,其他由台湾生产,装饰陶瓷业,大陆提供原料,台湾生产成品;石材业,大陆供应原石,台湾进行加工;合板业,大陆生产中间产品,台湾负责加工;耐火材料业,大陆提供原料,台湾进行加工。

两岸产品层次的分工,是产品有连接关系的企业间生产、经营上的分工,或合资、合作、企业内部的分工。根据产品生产过程,可分为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生产阶段包括信息搜集、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控制等。销售阶段包括市场调研与预测、市场形势分析、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占有率提高、维修服务、促销、产品安全退出市场等。两岸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主要依企业类型而定,要充分发挥双方企业在各方面的长处。一般而言,信息搜集、新产品研制、质量管理、市场情报、销售渠道开拓等以台湾为主,其他方面以大陆为主,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以台湾为主。

两岸产业分工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对缓解两岸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振兴中华民族经济,提高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两岸应携手同心,共负民族重任。

注释:

〔1〕《Taiwan Statistical DataBook,1993》第42页。

〔2〕《转型期的台湾经济与社会》第83页,1991 年实事出版社出版。

〔3〕《1993年中国经济年鉴》第719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现状与发展途径_台湾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