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薛元红

长沙市第一医院四病室 410006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截至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按照入院顺序将之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方案的使用效果,促进患者的身体与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衰;影响

心力衰竭是指个体心脏活动突然或者完全终止[1]。心力衰竭都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导致功能丧失情况加重,将会直接导致患者心脏功能完全丧失,从而使之生命受到威胁[2]。尤其是随着我国老年患者的逐渐增加,基础性疾病会使得个体的各项功能严重受创,心力衰竭的发生可能性增加。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心脏泵血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心脏泵血功能丧失相对正常人更为严重[3]。大概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体生活能力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影响。该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心室衰竭、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呕吐、咳血等[4]。目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数量增加,临床在治疗与护理措施的研究上相对重视。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加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更好的提升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截至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按照入院顺序将之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

对照组44例患者,年龄66~80岁,平均年龄(72.79±2.62)岁,男27例,女17例;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5.21±1.21)年;心功能分级:25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

观察组44例患者,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2.71±2.72)岁,男24例,女20例;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5.18±1.34)年;心功能分级:24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慢性心衰的治疗原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包含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等。对照组在该基础上,对患者是否遵循医嘱、用药等相关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运动护理,其主要内容有:根据患者心功能的分级,制定对应的康复运动护理方案,按照方案分步实施。心功能Ⅳ级患者,要求其进行卧床休息,适当给予按摩或者活动身体关节,每次持续时间十分钟,每日三次;心功能Ⅲ级患者,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护理人员的陪同和指导下,对其进行简单的床边站立,或者适当移动,每次持续十分钟,每日两次;心功能Ⅱ级患者,可适当进行室内步行,每次持续十分钟,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次数的固定。在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时,可适当对其运动方案进行过度。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测。

1.3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其中主要包含肢体功能、社交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五个部分,总分100,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药物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手段。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合理的用药,从而促进个体的心功能恢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对症治疗[5]。但是,在多数研究中发现,该种常规治疗的效果欠佳,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却无法达到治愈或者心功能恢复的效果。尤其是老年患者,基础性疾病相对较多,用药更为复杂,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可能存在药效的抵消,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再者,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病症持续时间较长,单纯的使用药物可能会使得其对治疗丧失积极性,情绪稳定性较差,影响到其心功能。针对该种现象,临床提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治疗时,必须要提供合理的护理方案。

一般来说,在多数医院接收老年心衰患者后,都会要求其卧床静养,这样的方案很容易使得患者身体素质逐渐变差,免疫力降低,消极情绪滋长。部分患者甚至会丧失生产的积极性。针对该种现象,部分临床工作者发现,让患者适当的加强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其身体免疫力,还能充实其治疗生活,防止患者胡思乱想,从而达到治疗积极性的提高。然而,临床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多采用常规护理策略,在该护理中,没有涉及到运动指导。我院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运动康复护理是一种以患者状况为基础,针对患者的身体实际,制定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同时,在该计划中,能够明确地与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联系。在患者心功能等级发生改变时,也会对其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护理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方案的使用效果,促进患者的身体与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江雪英.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4):108-109.

[2]谢泽娟,钟晓珊,陈嘉迪.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3):236-238.

[3]王建华.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93-94.

[4]龚放华.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A].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C].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2011:3.

[5]龚放华.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08):109-110.

论文作者:薛元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薛元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