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建筑拔地而起,我国可以建设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这促使了建筑楼层越来越高,由横向向竖向发展,我国高层建筑需求越来越大,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下面就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几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高层建筑是必然产生的。高层建筑投入资源大,具有楼层数较高、体型大、施工材料要求严格、基础埋置深等一系列特点。高层建筑已经慢慢占据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地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我国民众关注的重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质量,不仅与我国城市化发展有密切联系,同时也是时刻关系到我国民众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浅析高层施工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
1.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如今混凝土在各种建筑项目中都占据主要地位。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对于混凝土的用量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混凝土拌制期间一定要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对其进行控制,并且因为高层建筑物施工的工期较长,再加上混凝土易因工作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质量问题,致使混凝土强度出现离散性扩大等情况,所以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就需要我们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1.1设计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方案
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做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严格控制,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在试验结果出来后,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
1.2注意浇筑方法,避免出现施工裂缝
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符合规定要求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情况下,浇筑按混凝土的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连续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要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
1.3合理养护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严格控制浇筑和振捣,同时要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要按照混凝土和不同水泥品种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1.4应严格实行养护体制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力度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的使用要求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但是相关调查却能够证明,有许多高层建筑工程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时,虽然对于配比、振捣以及材料的选择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但是仍然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够等情况,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养护时间不充足导致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应该严格将养护制度落实好,从而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2.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经济发展迅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相关建筑用材需求也越来越大。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较,钢结构有着强度高、自重轻及施工快等优势,因此在高层建筑中运用逐渐普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同时钢结构也有耐腐蚀性不强、耐火性差等缺点。因此需要在施工技术中提现优势特点,避免或降低由于缺点而带来的损害。
2.1钢结构的焊接技术
要注重钢结构的焊接技术,因为高层建筑的钢结构焊接技术内容相对复杂,质量要求比较高,施工任务较重,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良好的焊接工艺保证工程的质量。
2.11在焊接的时候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保证焊接质量。第一,焊缝的表面不能出现裂缝与焊瘤;第二,一级焊缝不能出现咬边和未满焊等垢病;第三,一二级焊缝不能出现夹渣、气孔及弧坑裂纹等;第四,焊缝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无损检测。
2)焊接的顺序。第一,平面内焊接:从中心向四周扩散,采用结构、节点及全方位对称的顺序进行焊接;第二,竖向上焊接:焊接顺序依次为L层框架梁、压型钢板支托、下层框架梁、玉型钢板支托、焊接检验;第三,柱柱焊接采用两人为宜,相对且两面等温与等速进行焊接;第四,柱梁节头焊接先对H型钢下翼缘板施焊,然后再焊接上翼缘板。
3)焊接工艺。本工程钢结构焊接的难度十分大,除了钢板较厚之外,还在于结构为双曲面,在设计中适用了斜撑与斜柱,使得立焊与斜立焊较多。加上本工程某段时期较为紧迫,使得工程量的巨大与之产生了矛盾,因此焊接出现了麻烦。
一般在工程中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斜立焊、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要注意焊缝层间的清理、焊丝的伸出长度等问题,要形成完整的焊接操作方法,确保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3.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施工技术
不管什么种类的高层建筑,都必须在整个建筑结构里进行转换层的安置。不过由于转换层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就需要在安排转换层时必须严格在整个施工阶段把握施工工艺,利用模板进行支撑、制作钢筋将其绑扎之后进行固定,还可以利用混凝土浇筑,并且在整个施工工程里对裂缝进行控制等措施全面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以及转换层的合理安排设计。
3.1模板工程
底模板以及支撑系统的设置:设置支撑系统时,可以利用钢管脚手架进行主要的支撑工作,将脚手架的大小控制在计算出的范围内,然后根据有关的参数标准等进行相关指标的计算,例如需要计算立杆、剪刀撑等指标,在立杆的顶端位置需要设置顶托,底端需要铺设垫板。针对转换层安置在边梁部位,要将10槽钢按照规范进行安置,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立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在处理边梁的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确保支撑系统起到正常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支撑起转换层。
在主体结构进行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为钢筋,因此其施工工艺是如果制作钢筋以及绑扎钢筋需要用到的技术所以,首先需要将一些U形的钢支架按照一定的距离固定在钢筋的四周,主要用于确保钢筋的垂直程度以及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除此之外还能够在绑扎转换梁钢筋的过程中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在对转换梁的钢筋进行绑扎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在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4.结语
我国高层建筑正在迅猛发展。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高层建筑中新性能材料、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施工不断被应用。除了上述的几个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外,还有像深基坑支护等施工技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同时从多方面监控施工质量,这样才可以保证真个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资料
[1]马钟路,马沈吱,煤矿坑道水文地质钻探工艺[J].甘肃科技,2014,12(21):134-137
[2]于炎鑫,王英杰,荣帆.试论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2(28).
[3]李美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探讨[J].大观周刊,2012(32).
[4]马雪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6)
论文作者:梁丽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强度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