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之一,发展型资助视角的提出为资助育人的实现提供了方向。资助工作不仅要真正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减轻经济压力,更要从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其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资助育人;综合能力
发展型资助视角致力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高质量的生命发展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1]。
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有心理上的自卑、脆弱等心理问題,如不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将很难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心理和精神上的贫困将直接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活幸福感,对贫困大学生今后的就业、生活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因此,积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对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经济上的困难可能会限制经济困难学生获取学习资源以及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径,而语言类的专业对于学生多语言多文化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上的自卑和脆弱往往会导致其很难融入身边的环境,因此,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融入自己身边的“小社会”,进而提升其感知社会、融入社会大环境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全面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发展型资助视角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生命发展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活动。这些活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这样的探究能为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生命发展能力方面
所谓“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育人工作,看到贫困生的主体性发展需求,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关注贫困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注重精神资助,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促进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生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引导学生正视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在生命发展能力方面,昆工外文院结合专业的心理讲座以及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缓解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能力,从而维持其高质量的生命发展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心理中心开展的“心理营养大课堂”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刚入校的大一经济困难学生,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以及身边的集体。我院30名大一经济困难学生中有23名参与了此次活动,学院在活动结束后对这23名同学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满意度达到了100%,本次心理活动对大一的经济困难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和适应大学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本次活动中也反映出了大部分新入学的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正常融入集体和适应新生活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新入学的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要进入就业市场,等待社会对他们进行检验和考核。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择业,能否实现个人的职位晋升,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3]。
作为外语类学生,大部分的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前期环境、资源的限制,语言功底和文化背景都不是很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通过才艺大赛、英语沙龙、学术年会以及雅思讲座等学术活动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认识,并以此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此外,在职场面对面讲座和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活动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更直接地与职场人士以及优秀的学长学姐对话,从而获取更多在求职、考研甚至是国外大学的研究生申请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对今后的人生方向做出规划。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大学生毕业之后必然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大学生社会化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诸如社会认知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等[4]。
我院结合素质拓展活动、感恩教育以及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融入自己身边的“小社会”,进而提升其感知社会、融入社会大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素质拓展增加经济困难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形成具有合作意识、凝聚力的团队;感恩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自我成长,回报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带领经济困难学生服务帮助他人,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以上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宽了其看待世界的视野,提升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到目前为止,各项活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从数据量化的结果看,经济困难学生无论是在活动的参与度还是获奖面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我们要做的远不止于此。“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关注学生发展的变化和需要,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更加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内部需求和心理诉求,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关注和培养,提升其竞争力,让他们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让资助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勤.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9):180-182.
[2]吕玉.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8(02):60-63.
[3]闻羽.高校发展型资助助力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59-60.
[4]王琳.“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建构[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8):92-93.
[5]郭立新.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92.
[6]曹轶蕾,石宁宁.高校资助工作的范式转换与实践——基于发展型资助的研究[J].才智,2018(15):166-167.
论文作者:王梦瑶,代海燕,李雪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经济困难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心理论文; 社会论文; 视角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