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亚外交70年:从周边外交到全球外交的飞跃论文

中国东北亚外交70年:从周边外交到全球外交的飞跃论文

中国东北亚外交70年:从周边外交到全球外交的飞跃

沈海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特别是东北亚外交已经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外交与共和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息息相关。作为东北亚主要国家,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建立和发展同周边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过程中,眼界视野逐渐开阔,战略格局不断提升,方式手段日益丰富,成果贡献日益显著。中国外交特别是东北亚外交70年,见证了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从地区大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大国、为东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断做出贡献的历史过程。

一、我国东北亚外交的战略定位

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就面对着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国际环境与周边地区形势一直都对我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工作形成巨大压力。针对东北亚地区国家的周边外交,始终处于我国外交工作的核心地位,这种状况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改变。

由于模块化系统具有结构层次特点,且模块化系统并非建立后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技术和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吸收新技术、新模块.因此,层次性原理与层次分析法、动态性原理与动态思维法的合理运用也是开展模块化分析的重要原理和手段.

向培养好的菌液中滴加指示剂后,空白对照组与鲁氏酵母菌的3组平行试验均未出现红色圆环,而大肠杆菌中出现红色圆环,由图6可知,鲁氏酵母菌的吲哚试验结果呈阴性,大肠杆菌的吲哚试验结果呈阳性。吲哚试验结果表明,鲁氏酵母菌不会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类物质。

众所周知,东北亚地区是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变革中的特殊存在。这里不仅是战后大国利益相互碰撞的战略舞台,也是民族问题、领土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和历史问题相互交织的地区。在战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东北亚地区作为东西方冷战对立前沿,不仅发生过抗美援朝战争这样的热战,而且更多展现了冷战格局大背景下美国、苏联(包括俄罗斯)对该地区的战略控制和战略利益的争夺,同时也展示了日本、中国等国家在冷战格局和冷战结束后地区国际秩序变化过程中的国际参与和作用发挥。东北亚地区集中了世界最主要大国和政治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经济增长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一直都是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舞台。无论是近代东亚国际关系发展变化,还是战后东亚国际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外交工作,特别是周边外交工作布局中,东北亚外交地位极为重要。这不仅由于东北亚是我国周边外交的发生之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展示我国形象与力量的国际舞台,而且因为东北亚在我国周边国际环境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对的最大国际环境压力就来自于东北亚方向。东北亚地区战后问题的处理、东西方两个阵营对立局面的形成、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以及战后东亚国际社会民主与和平风潮的兴起等,给中国外交提供了最初的舞台。我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工作正是由此起步,在国际社会亮相,展示中国新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主要对象集中在东北亚地区,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俄罗斯(苏联)、日本、朝鲜和韩国都与近代中国国家命运跌宕起伏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我国与世界接轨的最初平台。从这里国际社会见识了中国的外交形象和外交力量。

第三,我国外交工作之所以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能够日益提高并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东北亚外交贯彻了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和平友好、互惠共赢的外交方针,并在处理东北亚地区重大外交问题上能够积极主动和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稳定地区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化解朝核危机及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与我国在东北亚外交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我国的东北亚外交已经成为国家发挥世界性大国主导作用的重要舞台之一。

截至2月15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801万亩(120.1万hm2),主要分布在甘肃、河北、云南等省;有313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平均值80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二、东北亚外交见证中国外交成长历程

(1)中约两国在人口和经济总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两国的贸易地位极度不对称,2016年,中国对约旦贸易额占约旦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1.85%,而中约两国的贸易额度仅占中国贸易总额的0.086%。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约旦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约旦虽然贸易总额不大,但是双边贸易增速快,年均增长率达到11.4%,中国呈现贸易顺差过大,而且差额还在扩大。

毋庸置疑,东北亚不仅是我国立足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也是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进行国际往来,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平台。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格局的形成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东北亚外交工作重心偏重于发展同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时,我国也积极开展同日本等国家的非官方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争取建设和平的周边国际环境。由于战后东北亚特殊的国际关系结构,决定了我国的东北亚外交不得不采取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大原则下,妥善处理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努力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一时期,我国的东北亚外交尽管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但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问题上,则坚持了新中国成立伊始确定的外交立场和基本方针。

我国的东北亚外交经历了兴起、成长和成熟的不同历史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原则。东北亚外交就是在这个大的原则框架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同苏联和朝鲜建立外交关系、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展外交斗争,以及万隆会议上努力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展示了新生社会主义中国致力于建设不同于旧时代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原则。中国自主独立、和平友好的外交形象由此屹立于世界东方,为中国成长和外交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外交立场和基本原则,直到现在依然是指导我国东北亚外交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东北亚外交是我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应当明确东北亚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定位,这是正确评估东北亚外交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对外关系重心长期偏向东北方向。即使在“全国一盘棋”的历史时期,对东北亚国家的外交工作也没有一时一刻的放松。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变动和我国周边外交方针的确立,东北亚外交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东北亚地区,我国外交工作较之前一时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重点。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成为我国东北亚外交的两大亮点。随着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的自觉意识与责任担当也越来越体现在东北亚外交工作上。在围绕朝核问题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过程中,我国的外交努力和成果有目共睹。中国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推动地区一体化与经济合作的努力,也使我国的东北亚外交有了更多内涵。正是中国全面开展东北亚外交,才使得该地区经受住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受住了朝核危机带给地区的安全震荡。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东北亚外交开始从地区周边外交向全球外交的高度和广度迈进,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开始在世界范围确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周边外交政策有了更加符合时代主题的发展变化。从“亲诚惠容”到睦邻友好、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周边外交政策,再到建立以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倡议,无一不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与发展。在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合作发展问题上,我国外交理念得到有关国家普遍认同。以中日韩经济合作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正在向机制化、制度化方向努力。“一带一路”倡议也在东北亚地区得到了积极响应。在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议题上,中国持续发挥主体性、建设性作用,地区和平稳定得到了有效维护。

纵观70年我国东北亚外交的成长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国家在推进外交工作方面与时俱进、锐意创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外交从地区周边外交逐渐走向世界大国外交的历史演进过程。

三、我国东北亚外交的地位与作用

1970年代至1990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中美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中苏(俄)关系正常化以及中韩建交,中国所处的东北亚国际环境有了巨大改观。这一方面是由于世界范围內冷战终结给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带来的巨大变化契机,使中国的东北亚外交跃升到一个新高度;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对东北亚外交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我国外交工作顺应了国际环境变化,抓住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从而使得我国的东北亚外交取得较大成效。积极主动的东北亚外交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但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东北亚外交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建立和改善双边关系层面,对于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总体把握和参与并没有明显着力。

第二,由于东北亚地区的特殊性,世界性大国在其中占有重要分量。因此,我国的东北亚外交具有世界意义。无论是中日关系(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中美关系)、中俄关系,还是朝鲜半岛问题,影响范围和参与者的广度都已经不再是局部的、区域的,所以我国的东北亚外交已经超出了周边外交范畴。这一点,无论从横向的地区和平稳定与经济合作的维度,还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亚地区乃至东亚地区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冷战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作为世界主要大国,我国外交工作从周边外交进入全球外交新领域,但东北亚外交依然在我国外交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东北亚外交既是我国周边外交的核心,也是我国开展全球大国外交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70年来的东北亚外交历程还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中国外交已经超越意识形态束缚和理想主义外交理念,富有现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在冷战时期,我国的东北亚外交已经做出了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注重国家利益和国际格局的战略选择。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东北亚外交更加注重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充分考虑到国家根本利益和地区整体利益的平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与政治和社会制度相异的国家建立起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赢得了战略机遇期。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北亚外交是中国全方位大国外交的一个缩影。

因此,使用茶叶防伪溯源系统即可以减轻消费者对的茶叶食品安全问题的顾虑,又可以降低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可能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四、中国外交舞台的根基依然在东北亚

纵观70年我国东北亚外交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成为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放眼望去,在广阔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中国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与日俱增。从周边外交到全球外交,中国逐步树立了成熟与自信的形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增值税优惠。煤炭企业所涉及到的整个流程是十分复杂的,在进行煤炭加工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不能用作销售。但是这些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用作煤炭企业下设的电力、热力公司作为燃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轻污染,还可以产生额外的效益。我国对这部分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社会文化和历史根基仍然在东亚,特别是在东北亚,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同样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东北亚地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

今后如何推进东北亚外交,笔者有两点建议。第一,推进东北亚外交,格局要大,眼界要高,“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充分考虑东北亚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把东北亚外交作为我国外交工作重要组成进行全面战略考量,不能把眼光局限于东北亚一隅。东北亚外交要超越东北亚,才能使东北亚外交服务于我国全球外交的大战略。第二,鉴于东北亚地区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有长远战略眼光,有勇气“抓大放小”,卸掉不必要的包袱,增强自信,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终将惠及这一地区所有成员,我国和平发展理念也终将得到各国理解。未来,中国的东北亚外交成就值得全世界的关注和期待。

本文作者: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教授

责任编辑: 李 冰

DOI: 10.19498/j.cnki.dbyxk.2019.05.004

标签:;  ;  ;  ;  ;  ;  ;  ;  ;  

中国东北亚外交70年:从周边外交到全球外交的飞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