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栋烨 绍兴市元培中学
摘 要:文章立足绍兴印染业发达的地域文化,围绕印花纹样资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主题,以初中美术课程主题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推进,证明了将印花纹样资源文化与现代基础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并就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识。
关键词:印花纹样、初中美术、主题教学、实践
教改项目:绍兴市教育科学2018年规划课题《水彩印花造型设计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编号:SJG18355)研究成果。
在去年教学之初,笔者就在课堂探索水彩课程建设体系,力图让学生学会一种美术技能的同时又能将水彩技能延伸到生活中。笔者结合学生熟悉、又有绍兴市地域特色的纺织品印花设计为切入点,从纸面绘画延伸到布面印花花型设计,丰富水彩创作内容的同时还能顺利的开展以初中美术课堂为载体的相关主题教学实践。
一、何为主题教学活动
主题教学是一个关于教与学的、具有极强“互动性特征”的教学方法。能做到形式与实质的有机统一,合作交流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统一。这样一种整体性的设计教学,是以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去引导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需求的一种实质性教学设计。之于教师,它是一种将知识与技能、方式与方法,以启发、诱导为主要方式,最大限度的传输给品质各异的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之于学生,则要求在充分理解教学意图和主题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教师给出的一定条件和预期目标,在对相关问题大量的探索性研究过程中寻求“表达”与“实现”的方法,从而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二、纹样设计延伸到印花造型设计主题教学实践应用
1.教学目标设计,让学生了解设计的环节
首先通过图片欣赏等认知与体验欣赏绍兴传统印染业中的经典纺织印染作品,了解其文化背景和美学技法等。再以具体的图案及纹样作为线索,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手绘纺织印花纹样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然后进行主题实践与创新练习,鼓励学生利用水彩等工具绘出基本图形。尝试将构思出的图形为基本元素扩展到整张纸上形成一幅印花纹样平面设计作品,同时利用色彩配置,丰富作品的形式。最后通过主题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学过程,
笔者的主题教学实践过程借鉴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个步骤,不过立足于美术课堂的实践教学需要把这四个步骤的顺序进行先后调整。
(1)问,了解生活的点滴
第一,以贴近生活的话题为导入,激发学生的情致和兴趣。笔者的学生大部分是外来民工子弟,多数父母从事印花行业的(纺织商品买卖、加工、设计等),平时对印染行业比较熟悉。引入印花纹样的主题教学实践情景,提出创意性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自由联想,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中心。
(2)闻,发挥敏锐的嗅觉
第一,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观察不同印染纹样的特征、构造、组合,并启发学生主动探究纹样的基本构成元素和造型规律,请学生用美术语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内容。第二,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对绍兴传统印染纹样的造型特点进行总结。第三,在师生交流中,揭示流行文化促使传统纹样的增添时尚。在整体地了解绍兴典型印染纹样的形式特点之后,提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造型特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印染业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讨论揭示印花行业的审美取向随流行和市场需求的改变而变化。
(3)切,展现运用技能的魅力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以铅笔来进行简单的印染纹样草图构思。然后让学生尝试将构思出单一的图形,并以一定的方式进行重复排列和组合,构成一幅完整的纹样图案。利用水彩可薄可厚的特点,辅以色彩的表现增添图案的美感。
(4)望,多元评价促进师生关系
作品完成后,组织学生相互欣赏与评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阶段注重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反馈与尊重。
三、教学反思及总结
1.注重教学的延伸,使兴趣转化为情感态度。
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会把学习活动变成为沉重、枯燥、单调乏味的事。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对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的学习仅限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而并没有将其延伸到课堂之外。因此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教师还应多加考量,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出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题教学实践在丰富了学生视觉的同时,还有努力保持还早着的愉悦心情。通过一系列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努力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课程资源开发要注重本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结合
主题教学实践必须结合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使学生对本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经过不同时代、社会的冲刷,形成了各具特色同时又互相影响的文化体系。因此,中国的不同民间文化、生活方式和自然风貌都存在共性,若是把它们完全独立地开发出来,难免对学生视野的拓展有所局限。从而做到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了解本地的自然文化资源,还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目标。
3.注重评价功能的多样化
主题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学评价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维度。从这三个维度的评价描述来看,其层层递进的关系体现了多个层面的不同要求。但从课堂评价的方式来看,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文章论述的美术教学评价更多关注的是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略了评价的改善和促进功能。
首先,评价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其次,促进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改进。笔者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在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教学的反思与分析更深刻,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作者简介:孔栋烨(1982-),男,一级教师,绍兴市元培中学,主要研究方向水彩技能、初中动漫教学。
论文作者:孔栋烨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纹样论文; 印花论文; 学生论文; 主题论文; 美术论文; 评价论文; 水彩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