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
李德顺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 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生产力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能力。
理解文化生产力首先要从理解文化生产开始。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知 识、思想、理论、观念等)生产、个人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 形式、普遍形式。“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 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0页)总体 意义上的文化生产,是指人类全部生活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生产渗透于人 类三大生产之中,是它们的共同内容和共同成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生产,是狭义的 文化生产,主要是指精神生产。人类的精神生产既包括关于自然和社会一切知识、理论 等思想形式的生产,也包括价值观念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 而上和语言之中的精神生产。最初的精神生产并不具有独立形式,而是作为“隐形”或 辅助因素,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直接交织在一起。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精神 生产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日益丰富多样,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到了今天,不仅人类的全 部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都已经渗透着精神文化生产的成果,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 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 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物质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运动一样,文化生产也是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实现。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能力。由于精神文化产品往 往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信念、政治取向、道德操守、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生活样式 、人生境界等,它们可以附着、也可以不附着于一定物品上,所以文化生产力的构成主 要不在于外在的实体(硬件),而在于内在要素(软件)。一般说来,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基 本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主要是他们的素质、积极性和 社会组织状况;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是指作为文化创造来源的对 象和条件,如一切可资凭据或有待开发的思想材料、风格样式、技术手段、人文环境等 。生产力从来不是静止凝固的,而是不断变动前进的。从动态上看,文化生产力是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因此,文化体制、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互动机制以及文化生产力自我更新的效率等等,也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基本动态要素。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上,文化生产力的动态发展正在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竞争的制胜因素。
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各种文化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有着极其多样化的链条和环节,它们 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或层次,相应地,文化生产力也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或环节 :
一是以科学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为代表的基础性或“原创 型”精神生产。这种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创造力本身的发展和成果的前沿性、开创性。可 以说,一个社会在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方面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第一个“基本的文化 生产力”,或直接意义上的“第一文化生产力”。因此,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 学和文学艺术创作,是解放和发展我国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是以文化教育、大众传播和推广普及为代表的应用性或“中介型”再创造活动,是 精神文化的再生产。它是将科学理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创新成果推向社会,通过 对公众进行宣传普及或制定相应政策等加以实施,进一步实现和检验原创型文化产品的 价值,同时也对其作出丰富和发展。这一文化再生产环节具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 性。这种在再生产环节上的文化创新能力,事实上已经构成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文化生产 力。因此,通过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发展文化产业来解放和壮大我国这一层次的文化生 产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是以社会和大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生活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参与活动,是推动文化生 产力发展的原动力。消费是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占有和享用,消费的结果则会产生新的需 要。可以说,消费既是文化生产的终点,也是新的生产的起点。我们的文化是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要充分尊重并 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权利,始终面向大众、贴近大众,形成文化生产与消费“良性 互动、和谐发展”的局面。这既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之一,也是它的目标之一。
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路
欧阳坚
党中央对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高度重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体制 改革稳步推进。但是,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
适应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科学设置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执法机构,解决政 出多门和多头执法的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为我们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 了方向。只有针对当前文化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不断探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办 法,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党中央对进 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高度重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但是,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 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影响着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导致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管办不分,既造成政府不堪重负,又使社会和民间发展文化 产业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缺乏分类管理 和指导,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使部分政府文化资源和大量社会文化资源处于闲 置和浪费状态;四是文化结构不合理,文化事业部分偏大,文化产业部分偏小;五是文 化产业缺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规范的文化企业,国有文化单位事企不分、 机制不活,民营文化企业长不大、做不强;六是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文化市场监管政 出多门、多头执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尚未建立起来;七是既懂文 化,又善经营的人才严重不足。因此,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 产力。
加大改革力度,逐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对公益性国有文化单位,应进 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 全面推行领导聘任制、职工聘用制。对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应进行转企改制、重组, 使其真正成为文化企业;使其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进入市场实现保值增值;让人员 实现身份转换,逐步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对垄断性文化单位,凡属经营性部分应逐步 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实现自我发展。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解决缺位与越位的问题。政府职能应由过去既管文化又办文 化向引导、监管、服务转变,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交给社会来 办。这样既可以使政府集中财力、人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又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创 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适应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科学设置文 化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执法机构,解决政出多门和多头执法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 有效整合各类文化机构,既可以大幅度降低文化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成本,提高国有文化 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为它们迅速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创造条件。
发展规范的文化企业,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和微观基础。在国有经营性 文化单位分期分批地转企改制为文化企业的同时,应积极引入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投资文 化产业,鼓励和扶持个人开发文化产品或创办文化实体。为了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 和国际竞争力,还应当在税收标准、债务冲销、资产处置、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和 人员安置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 条件。
新实践新认识
韩永进
当前,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 建设的环境、任务、内容、形式、对象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性决定了在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必 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包括解放和 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内的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又是增强 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这为研究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 制改革问题。中央多次强调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 碍”。之所以这样突出强调文化体制改革,是因为当前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 环境、传播条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会引起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 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精神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文化建设的环 境、任务、内容、形式、对象等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我国现行文化体制出 现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相适应、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 应、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不相适 应的一些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这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根本出路。
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文化产品一般具有两重性,既有意识形态 属性,又有商品属性。正是这种两重性使得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 。所以在讲到文化体制改革时,中央总是强调两个前提,即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辩证地处理 好文化产品的两重性,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 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的统一。在改革中努力探索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有效机制。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性决定了 在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这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要坚持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干部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 革、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的具体体现。群众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的主体,他们通过市场来选择和实现自己的文化消费。要把着力 点放在群众上,就必须面向市场,赢得市场。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重点是培育 市场主体。文化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独立的文化企业应当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 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同时企业 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 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企业集团形成的关键是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坚持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促进文化事业全 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先进文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张晓明
文化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生产 的调节,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从计划转向了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文化生产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往往具有商品 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两者是应该而且可以统一的。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文化生产,解放和发 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先进文化的两种基本形式。自党的十 五届五中全会将发展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以来,我国文化领域进入了一个理论与实践 创新的活跃阶段。十六大第一次将我国的文化生产机构分成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单 位,使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显示出了基本轮廓。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分别提出了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 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对我们进 一步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具有重要意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 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我国文化生产单位进行事业和产业的区分,是实现文化体制改 革目标的关键。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文化体 制改革的总的出发点。文化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部分,将经济和文 化发展作“二元化”的理解,在体制上加以割裂,以市场的方式从事经济建设,以行政 的方式进行文化建设,显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 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生产的调节,已经在 相当大程度上从计划转向了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消费需求日益高涨,各种文化产品的竞争性供给越 来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主要通过自主创造生产、自主选择消费的形式实现。文 化体制改革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实践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政 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党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主要内容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生产单位进行分类定位研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 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单位首先是一个经济主体,遵循市场 经济的一般规律,实行自主经营,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主体,遵循文化生产的特殊 规律,需要对其辅之以市场之外其他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调节机制。当前,对我国文化 生产单位进行分类,首先应从公共经济学的原理出发,根据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 公益性”和“私益性”加以一般区分,然后根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进行特殊区分 ,最后根据我国制度环境下文化产品与服务特定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行分类定位。应该认 识到,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文化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 务往往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商品属性是普遍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殊的,两 者是应该而且可以统一的。因此,在进行分类研究的时候,既不能由于文化产品具有商 品的一般属性而忽略了其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也不能因为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而 轻易否定其商品的一般属性。
充分认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中不断开拓前进。长期以 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文化生产单位形成了事业型管理体制。随着改革 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生产单位的管理体制逐步放开,向一般商业性企业转型。在 这一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体制性障碍。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 文化生产力,就需要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探索体现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市场发展的新体制、引导 精神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新机制、活跃文化生产的新组织形式。
提高中华文化竞争力
贾旭东
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 效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
离开对消费者心理及其需求的理解和把握,离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增强文化竞 争力就是一句空话。
增强文化竞争力,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文化作为“软实力”,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 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实施 “走出去”战略。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和文化交流实现的。“走出 去”战略,既是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文化产品竞争力 。文化离不开某种形式的载体,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化,都要通过一定的产品或服务( 可统称为产品)来表现。文化产品竞争力,是指文化产品引起消费者注意、唤起消费者 共鸣、促使消费者购买的能力。二是文化企业竞争力。文化产品是由文化企业(事业单 位也可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研发生产出来的,企业要可持续地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 品,就必须具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是指文化企业的原创能力、 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抓住消费者的营销能力等。三是文化品牌竞争力。文化产品和文化企 业,都有品牌。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文化竞争力中举足轻重。文化 品牌竞争力,是指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效提升该品牌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竞 争力的能力。四是文化形象竞争力。文化整体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文化产品竞争力 、文化企业竞争力和文化品牌竞争力,而且还将影响到普通产品的竞争力。文化形象竞 争力,是指文化整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提高文化竞争力,依赖于文化创新能力,需要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加以培育。可持续 的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战 略的本质,就在于可持续地提高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文化发展战略,通常是 指国家层面上的文化发展战略。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战略应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可能;第二,为文化的可 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保障;第三,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宽松的社会舆论 环境和氛围;第四,为文化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第五,为文化的可持 续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和动力。可以说,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文化发展战略,就是以提升 文化整体形象的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直接目的,以提升企业和品 牌竞争力为媒介和手段的战略。
文化竞争力还蕴藏于消费者的需求之中。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竞争力就是发现消费者 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并寻求其喜爱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是用文化的民族特 色为包括文化产品在内的各种产品赋予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离开对消费者心理 及其需求的理解和把握,离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增强文化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 国际影响力,就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使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变为文化产业大国。
标签: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文化事业论文; 文化属性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