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在行车与运营管理中有各种各样很复杂的系统组成,但总结出来也无非是人、机、环三者互相配合的系统,并且这三个系统很难独立割裂。因此要保证地铁中的行车安全就必须协调和平衡人、机、环三方面。通过几年来我国地铁事故分析可知:人、设备、社会灾害是影响地铁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文章就地铁行车安全中降低事故发生率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铁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引言
现阶段,地铁是我国城市交通中最关键的交通用具,由于其具有实际空间大、运费成本少、运行速度快等优势,是我国市内交通的最基本形式,因此,地铁行车安全备受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要想有效确保行车安全,必须要加强安全风险监管工作,以此从根源上确保货物安全与旅客的生命安全。
1地铁运营事故主要类型
1.1踩踏事故
这是地铁运营中比较常见的事故类型,地铁建设是高密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靠地铁出行的人很多,地铁的载客量非常大,一旦出现拥挤的情况,如乘客一旦摔倒就很容易造成踩踏事故。另外,踩踏事故产生的另外一种原因则是扶梯发生故障。北京地铁在2008年和2009年都因电梯设备故障而发生踩踏事故,其原因是安全维修工作未做到位,没有定期对扶梯和电梯等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没有及时发现电梯和扶梯中已经出现了零件损坏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火灾
地铁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需大量的供电设备维持其正常运营,对于地铁安全运行管理来说,火灾因素是必须重视的。因为任何设备出现了故障,就有可能引发火灾,地铁车站内瞬间就会充满烟雾,后果非常严重。另外一些乘客会携带危险品乘坐地铁,一些易燃易爆物品也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因此对于地铁安全运营管理来说,预防火灾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3恐怖袭击
地铁运营事故的类型还包括恐怖袭击,地铁是人口密集的场所,若在如此情况下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是非常大的。从以往的恐怖袭击事件来看,世界各国都发生过恐怖袭击。例如,2005年英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52名乘客死亡;2010年3月29日俄罗斯在同一天时间内发生了两次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达34人,后果非常严重。
2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
2.1人的因素
在地铁运营中,涉及的人员较多,其中既包括工作人员,也包括乘客,在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中,人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也是比较不容易控制的因素。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操作失误、现场处置方式不合理、养护维修不到位,都有可能引起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上述现象的发生主要与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责任心等方面有关。乘客作为地铁运营的主体,他们的不安全行为对地铁的安全运营影响较为严重,如上下地铁时拥挤、强行扒开车门、跳下站台等等。
2.2设备原因
导致列车行车安全的设备有轨道、信号、供电、车辆等等,设备的安全性也是列车行驶中是否能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第一,导致列车事故的主要因素在于列车脱轨。例如,在2003年英国伦敦就在运行中脱轨导致列车撞在了隧道墙上,造成多名乘客受到伤害。第二,列车供电是否稳定也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上海地铁因列车突然停电导致列车停止运行了一个多小时。事后发现是由于列车蓄电池亏电过量导致突然停电。第三,信号系统因素。信号是指引列车正常运行的指示,一旦信号出现异常将会导致列车排队出现晚点等一系列问题。
2.3管理因素
在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所有因素当中,管理因素是可控性最强、最易于改进和完善的一个因素,并且也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途径。在地铁运行指挥过程中,人作为整个运行工作开展的 核心,运转管理人员整体水平直接决定了地铁运行工作的开 展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是行车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在与调度人员进行相 互之间的配合时,唯有更具协调性才能准确理解调度员调度 指令的内涵,最终完成调度任务,保证行车安全。除此之外,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若是制度不完善,则会导致管理职责不清,从而对管理过程的流畅性造成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地铁的运营安全也将受到影响。
3如何防范地铁行车安全事故的方法研究
3.1加强地铁安全检查
由于地铗等相关场所是城市中人流量最密集公共场所之一,已成为很多恐怖分子等相关危险性人员危害社会的首选之地。因此,就需要地铁等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进站乘客的安全检查。利用先进的设备对进站乘客进行安全检查,防止一些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人地铁中危害社会安全。例如,伦敦地铁在发生恐怖袭击之后就引进了X光安检机以及警犬,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乘客将违禁品带入地铁之中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3.2加强地铁行车的管理工作
3.2.1相关人员需要完善地铁行车的调度指挥系统
地铁行车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信号、行车故障等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距离缩短,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此种情况下,地铁行车调度员就需要发挥自身作用,时刻关注地铁行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距离,掌握地铁行车间隔,如果遇到地铁行车故障,不得已停车时,需要及时告知紧急调度中心,避免发生地铁行车冲突状况。
3.2.2完善地铁行车的信号系统
相关人员在进行地铁行车信号系统设计时,需要从整体出发,严格遵循“故障-安全”设计理念对信号系统进行设计,最好在地铁行车信号系统中安装ATP系统,通过此系统对地铁行车速度进行控制,降低地铁行车间发生追尾的情况。
3.3加大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
应从乘客的角度考虑地铁的安全运营,注意乘客的安全教育。地铁运营商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乘车知识,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输工作。此外,还应提升乘客在面对危险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措施,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确保其在遇到任何异常情况时都能保持良好情绪,不会出现慌乱的情况。
3.4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检测系统
地铁设备是否安全可靠与车辆能否正常运行有很大关系,要保障所用设备都必须符合标准,车辆车厢内必须要有通风设备和完善的报警设施。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也要加以重视,保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保持安全状态。对于地铁安全管理来说,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和制度,以预防为主,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地铁作为大城市之中的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便捷、快速、准时准点、安全等受到了城市市民的青睐。对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城市市民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地铁行车安全需要每个市民的关注,需要每个人的力量才能保障列车运行的健康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庆明,丁坤.基于C管理模式的地铁安全管理组织构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09):22-25.
[2]闫世伟.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158-159.
[3]韩春梅,邓世舜,赵振江.地铁运营风险管理[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04):51-53.
[4]杨松林,王梦恕,张成平,师红云,张帆.城市地铁安全施工第三方监测的研究与实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0):76-79+3.
[5]谢正光.北京地铁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4(04):17-20+3.
论文作者:侯越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地铁论文; 行车论文; 乘客论文; 列车论文; 发生论文; 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