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_宗卫华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_宗卫华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电力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满足电力工程实际的需要,还是满足在电力项目中保障施工方和投资方的经济利益的需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投资方以及监理单位与工程设计单位等多方共同协作根据电力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是尤为重要的,更是电力项目质量以及造价等多方面的关键。因此,投资方在电力项目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意识,并主动去引导电力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的进行,为电力建设的发展奠定扎实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对于电力工程管理而言,其属于系统性工程,并在科技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通过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才能促进电力事业长远发展。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范围较广,且资金比较密集,极易受到工程材料、电力设备等因素的干扰,若要更好对电力工程进行有效控制,对管理观念进行创新显得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改善工程质量的关键。

1 电力工程管理的特征

一是,管理行为的专业性,因为电力工程是一项基础性建设的产业,因此必须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这就要求从事电力工程的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专业素养;二是,管理目标的综合性,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具有工作环境恶劣、施工量大等特点,这就需要从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性、经济实用性与美观性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进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三是,管理对象的动态性,我国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还不够健全,电力工程的融资渠道在某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非常有限,这突显出了动态性,而且电力工程的建设经常会受到地理条件、天气状况等外界自然因素的制约,这会造成电力工程施工缺乏足够的稳定性。

2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不仅仅是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能源利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方与投资方的经济利益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建设领域中的项目管理的应用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相对较晚的项目管理起步使其还有诸多的不足之处。虽然在一些领域的建设我国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是有诸多的不足与差距。归纳一下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没有牢固的安全生产基础,安全责任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不规范的工程项目管理,一些项目的负责人将投资方、电网管理部门以及项目业主之间的关系混淆,严重的破坏了工程建设权、责以及利的完整与统一性;工艺质量不高,一些施工企业与项目法人对施工现场管理与工艺没有足够的重视。施工企业缺乏制度创新,管理基础较为薄弱,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缺乏灵活的内部经营机制;作为施工企业结构相似、功能单一,没有形成互补性;企业中员工的管理素质以及理念思想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3 完善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对策

3.1 提高电力工程从业人员的素质

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来向团队内的成员教授各种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操作技术,改善固有的工作理念和管理制度,充分考虑被选拔人员是否具有良好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管理能力,构建一个专业过硬的工作团队,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管理人员及时接触到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从业人员不断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在项目工程施工期间给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实际锻炼机会,从根本上增强电力企业的软实力,在进行技术培训时还可以设立奖惩制度,大力发展科学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完善电力工程责任机制

首先,必须要促进电力企业人员道德意识与责任意识的提高,建立以核心责任为原则的工程责任机制,始终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来完善技术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体系,减少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定期排查。其次,监理机构不仅要对电力施工项目中的施工技术进行指点,还要执行分内的工作,提升工程监理在创新管理体系中的整体形象,实行工程监督与项目管理科学结合,对项目日常施工进行技术检测和技术指导,杜绝传统管理模式中监理没有实权且形同虚设的不良现象,从根本上将创新项目管理模式与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落到实处。

3.3 注意加强运用EPC管理模式

将EPC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EPC管理模式具有更高的效率,且更为人性化,能够在追求更大效益的同时,达到以下优势:(1)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实现对优秀团队的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离不开团队支撑,要选拔一些知识、技术、经验等方面突出的人才,建立一个训练有素的项目组织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提升工程管理效果,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2)建立电力工程项目的评估、监督和考核管理机制首先要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分析工程项目的成本是否具有可行性,减少决策失误,避免盲目投资,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项目工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时,应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机制,保证电力项目工程的质量通过评估,对电力工程的建设进行分析评价,完善工程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3.4 大数据时代加强数字化工程管理技术

电力企业要加强完善的“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周边应用”的智能化电厂管理理念,融合静态数据和运行实时数据,设计适合电厂发电一体化的智能管理解决方案。据有些学者介绍,有部分企业已经进行着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巡检技术、智慧能源系统调度技术和产品等研发工作,届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电力工程物资、建筑材料、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生产、销售、贸易、租赁等供应、交易、管理。

3.5 组织机制的创新

机制的创新是电力工程管理的基础,电力工程管理想要具有持续的动力那就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不断的创新,并根据自身情况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整合推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资金管理方面在现阶段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对于资金管理的作用以及地位的重要性的认识要不断加强,将资金管理与电力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将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资金运行与动态管理更好的结合,促进电力工程管理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事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在不断发展,各地区和城市对用电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在客观程度上为我国的电力工程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科学有效进行电力工程管理成为了电力企业的工作重心,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还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快速发展进步,因此本文对创新项目管理模式与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小磊. 项目管理模式和电力工程管理创新探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329-330.

[2] 曾建梁,焦振华,刘礼涛. 浅谈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通讯世界,2017(05):241-242.

[3] 杨先才.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通讯世界,2016(01):137-138.

论文作者:宗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_宗卫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